一粥一饭思袁老

作者: 三号老钮 | 来源:发表于2021-05-23 10:08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儿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2021年5月22日,下午,我打开手机,看到一条让我震惊的消息——袁隆平逝世。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一次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时,我还是学生,在课本上认识了袁老。

那时候我每顿都能吃一大碗米饭,吃得饱饱的,才能在课堂上专注地听课。自从那次在课本上认识了袁老,知道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我打心底感谢和佩服袁老。

要不是他,我哪有精力安心学习呢。

现在,我已经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我一度认为袁老肯定已经安度晚年了,没想到我看到孩子们的课本上依旧有袁隆平的名字。

原来,他还在工作。

我告诉女儿,我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袁隆平。

女儿惊讶又佩服,她说,袁老这么大年纪还工作在杂交水稻的田地里,真是了不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学校每天的午饭时间,我都能看到学生们倒剩饭,一团团白米饭就被倒进剩饭桶。哪怕我一再强调不要盛多,吃多少盛多少,还是有学生把米饭倒掉。

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知道吃不饱是什么感觉了,他们看不上白米饭,他们现在有汉堡、披萨、意面。

他们不知道自己现在看不上眼的白米饭曾经是多少人的梦想,也不知道为了白米饭有多少人为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心血。

我小时候,买米还需要凭粮票。我记得自己跟着母亲拿着大口袋到粮店的窗口,把粮票递给营业员,他就会接过大口袋,给我们装米。

买米回家,母亲把米倒进米缸,吃饭的时候要定量,不能多吃。

后来,买米不再需要粮票,我可以敞开了吃白米饭。满满一大碗米饭,香喷喷冒着热气,它带给我无限快乐与满足。

母亲说她小时候没有米饭吃,吃的最多的是玉米面窝头。

那时候的玉米面窝头哪像现在这样精细,只不过让人吃个新鲜劲儿。那时候的玉米面窝头是真正意义上的粗粮,母亲说,窝头吃了嗓子疼,因为面太粗糙。她不愿意吃,外婆就骂她,有得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等到了能吃白米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吃两碗饭,她说,香喷喷的米饭比什么都好吃。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袁隆平经历过饥饿,他知道吃不饱有多难受,他见过那些啃树皮、吃草根的人,也见过饿死的人。

他数十年来一心扑在杂交水稻的繁育上,追求一个让每一个人都吃饱的未来。

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当代神农氏》,把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

炎帝教会民众开垦荒地,耕种粮食,使社会从渔猎走向农耕。

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危机。他说,自己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已经做到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袁老,一路走好。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0篇,1063字,累计19694字。

第二周命题作业:缅怀袁隆平

相关文章

  • 一粥一饭思袁老

    齐帆齐微课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

  • 一粥一饭当思袁爷爷

    上午体检完毕,刚惊闻袁隆平辞世之噩耗,马上又辟谣说是袁爷爷只是在医院而已,心情刚放松,待乘车回到家中,新闻正播袁爷...

  • 致敬国之脊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对袁老最大的缅怀!

  • 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

    文/风花雪月 你小时候也种过地吗?? 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提起粮食,就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跟父母一起干农活的场景。 ...

  • 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

    前两天,在看视频的时候,看到一则“43度高温下,四川老人赤脚收玉米,背篓里却没有一颗完好的”视频。 视频中,一位古...

  • 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一双人 喜欢你,就是想和你一起吃无数顿饭。 最简单的生活,最真实的日子,过得安心踏实。

  • 一粥 一饭

    “何以抵抗无味的世界?” “一起遍尝,苦辣酸甜。”

  • 一粥一饭

    前些日子情绪不太好,做什么都懒懒的,一日三餐能凑合就凑合,孩子的学习也不想管,会计课程也不想学习,一天天的日子就这...

  • 一粥一饭

    最抚慰人心不过一日三餐。 想吃就得早起,早早起床,打小米南瓜糊,煮玉米,洗头发,吹头发,然后煎鸡蛋,炒胡萝卜丝,一...

  • 一粥一饭

    圣严法师(1931-2009年),佛学大师、教育家。 圣严法师曾说:“如果现代人能淡泊名利、不去计较,用‘一粥一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粥一饭思袁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ia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