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读书码字。兴致所至,随手写下那一刻的感觉,倒也能感受到无限的快乐。我是一介书生,离开读书写字,别的我也不会。说起来惭愧,几十年前就已开始接触写作,可其间被琐事所累,中断了很多年。直到去年初我才重新拿起笔,不时涂鸦一些文字,记录教书生活,没想竟改变了心境,心底的烦闷也像风儿一样飞走了。文字是媒介也是载体,传递心声的同时也表达感情。我一直也不敢忘怀爸爸的教诲,更铭记着爸爸生前给我买书的情形。最让我敬佩的是爸爸的毅力和恒心,他从一九八二年恢复记日记,直到二OO九年去世的当天。正是受爸爸的影响,我才有了码字的内生动力与心智支撑。
外人看来枯燥无聊的事,我却能从中找到乐趣。在我看来,阅读不是任务,而是人生历程的组成部分。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身心的光合作用,带我们发现新的风景。书读多了,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写作的冲动,想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我本无心,可插下的柳枝居然汇成了小小的树荫。去年那篇《我的家乡魏家坡》,不少的人看过当即表露想去看看的想法,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的家乡魏家坡有渊源也有故事还有看点,只是呆在深闺没有被人认识。我可以斗胆预想,不久的将来,魏家坡肯定会有络绎不绝的人前去游玩,观赏田园风光,感受醇美乡情。还有那篇记录教学生活的《一个小学老师一天的工作》,让局外人了解了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辛苦和奉献。社会对老师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可对老师内心的需求却很少关注,甚至无端指责。其实,老师并不奢求待遇有多高,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理解与尊重。其他职业也是如此,换位思考,呼唤的是温暖的眼神和春天般的话语。就连前几天的《坡上郁金香》也得到了朋友们的欢迎,细致的观察后产生丰富的联想,再用细腻温婉的笔触表达出来,立体效果顿时显现无遗。学习文学和写作,首先需要的是想象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似乎掩盖了想象的展开。其实不然,想象能为科技插上翅膀。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沦为信息技术的奴隶,玩游戏,折腾手机,纠缠电脑,能超脱的成了珍稀物种。我也离不开手机,利用手机看新闻,现在干脆在上面写东西,灵活方便,还能随身携带,想写就写,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真是比兄弟还亲。手机电脑只是工具与手段,绝不是目的和归宿。我的业余生活,单调而单一,除了维持身体所需,就是读书码字。枯燥之外,更多的是亲近与快乐。我已习惯于这样,倘若改变倒显得不适应。我是书生,只能从读书和写作中找到快乐,找到价值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