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学,让我们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其行为更理解、更包容。之前我们有很多不理解,都是因为我们自身知识不足限制的。

比如,一位奶奶,近年经常莫名其妙生气、吵闹。原因是:
奶奶心中“独立能干”的理想形象,因自身身体原因不能实现,随着年岁的增长,理想形象与真实差距大到她自己无法忍受,于是她开始逃离自我,寻找安慰。
于是,她把自己不喜欢的倾向或品质,视为他人身上存在的东西。或者,她把对自己的懊恼,感受为别人正在懊恼她。于是,就有吵闹、生气的现象发生。
上述,是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真实自我之间的冲突。(合理的自我形象是鞭策性的、动态的,而理想的自我形象是僵化的)
那么,未解决的冲突以什么样的方式剥夺我们的生活乐趣?
1.
目标不明确
如一位女人,既想当贤妻良母,又想当女强人,又想做社交达人。无意识地挥霍精力,分散精力在多件事上。
2.
犹豫不决
如一位笔者认为自己有非常好的想法,想通过会议明确下来。如果在会议上发言,却又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会让会场上所有人认同。于是,他就无法正常思考。
3.
耗散精力
当一个人面对压力,身心俱疲仍不放弃,他的潜能就会崩发出来。但冲突,阻碍效率。
他感到被强迫干事,因此无意识地反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