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中,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人在凹晶馆联诗,你上句我下句,十分尽兴,就在最好的句子“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句子吟出来的时候,妙玉从山石后转出来了,止住了她俩,劝告她们不必做此“颓败凄楚”的诗句。
原来,妙玉也趁此良宵出来赏月,“顺脚走到这里”,可见,她来此地,不是一次两次了,也算是熟地。从“顺脚”这两个字中,就可以看出来妙玉对贾府对尘世都有着无限的羡慕。
接下来,妙玉将她们请到栊翠庵,现烹茶给她们,将她们刚才写的诗句记录下来,并亲自动笔续写完成了这首长诗。
黛玉对妙玉十分尊重,先是主动让她评价诗句:“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若不见你这样高兴,我也不敢唐突请教,这还可以见教否?若不堪时,便就烧了;若还可政,即请改正改正。”听说她要续诗,马上又说:“果然如此,我们的虽不好,亦可以带好了。”及至看了她写的诗,又和湘云“赞赏不已”。——黛玉最擅长的就是诗才,对于所有懂诗的人,也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尊重,对妙玉更是如此。
妙玉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一直都很主动:主动地出现在黛玉和湘云面前,主动评论她们的诗作,主动邀她们到自己的住处,主动替她们誊诗,主动要写续诗,在她们离开之后,还“送至门外,看她们去远,方掩门进来。”这在妙玉,可是并不常见的呢!在第四十一回中,贾母带众人来栊翠庵,在起身离开时,妙玉也不过是“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初进贾府的时候,妙玉对所有的人都表现得十分冷淡,到了此时,她已跟这个家族中的一些人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交往:宝玉过生日,她特地写了贴子祝贺;老太太中秋赏月,她听说了,也进到园子中来了;黛玉和湘云写诗,她也有意地跟她们书写同一首诗。
在收结长诗之前,妙玉就定了诗的基调,提出不要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可见,妙玉虽然带发修行,却并没有真的把自己当出家人看,她到底还是将自己也当作是跟黛玉、湘云一样的闺阁少女看的。
或者说,以妙玉的身份,只好远着众人,哪怕是钗黛等姊妹们,她也不愿过多亲近,深恐落得个巴结奉迎的恶名,然而,她又是多么希望能与她们多多交往啊!当她将黛玉和湘云送走,站在门外望着她们的背影时,一定也会对她们充满了羡慕吧?她们虽然也有烦恼或忧虑,可是,她们是生在富贵乡的,也都有一个可以憧憬的光明前景,而妙玉的人生,已经不大可能有什么光明或温暖了,世事无常,要是能在贾府中长久地居住下去,清静无为地了此一生,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一个有才有貌的青春少女,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一眼望到了人生的尽头,该是怎样的寂寞与悲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