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课堂变革絮语(2)警惕“合作痛”
共同体的课堂变革走到今天,似乎大家都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没有形成协同学习的课堂,一定不能称之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但令人堪忧的是,太多的课堂上充斥着虚假合作、低效合作。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 有一次,我走进一间教室听课,看到课桌凳已经按四人小组排列好了,孩子们也做出了小组合作的架势。我悄悄地问身边的一个孩子:“你们的课桌是什么时候这样摆布的?”答曰:“昨天下午。”原来是为了应付来人听课临时应急的。
镜头二:有个班级学生的座位已经按小组合作的方式变成了四人围坐式的,可是一节课下来,老师只安排了一次分组讨论,而且这样的讨论似乎是不需要合作的“合作”,每个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个体的独学找到答案。
镜头三:老师开始提问了,问题刚一抛出,不到10秒的功夫就有学生举手了。于是老师立即示意那位反应快的学生作答。老师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便对那位学生一番表扬,转入新的教学环节。
镜头四:老师宣布分小组讨论开始,于是小组内便有一个“领袖”迅速冒出来,并由他(她)控制着小组内的活动,几乎霸占着小组的话语权,组内的学困生只是凑在一起看热闹。
小组合作以如此的面目出现,合作学习自然便成了一种摆设,更谈不上深度学习了。有人甚至因为看到了浅合作带来的弊端,竟怀疑课堂低效高耗都是合作学习的错。
那么何谓协同学习?是不是以小组方式围坐在一起讨论讨论就是协同学习?纵观当下课堂上所谓的合作学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痛”:
一是合作只有形式。'就如同我所观察到的课例一样,以为把孩子的座位拼凑到一块,就是合作学习了。只有合座,没有合作,典型的形式主义。如果不组织合作学习,还不如在秧田式的课堂里那样有效率呢。
二是合作内容泛化。学习任务的答案能脱口而出,或能很快找到现成的答案,也组织合作学习,造成了合作学习的泛化。处处皆合作,容易让一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合作内容过多,讨论时间过短,导致浅层次交流或完不成任务。
三是合作对象丧失。小组讨论是组织起来了,但是每个小组都有或明或暗的小组长,他们充当着小老师的角色,把控着合作的话语权,代替老师在“教化”同伴,有的甚至发展为由传统的老师灌异化为学生灌,学困生在小组内可有可无,基本上被边缘化了。
四是合作任务模糊。学生是在小组内讨论起来,但对合作学习任务不甚了了,讨论起来天马行空,容易偏离学科本质,偏离探究属性,造成了合作学习的低效高耗局面,以至于有的老师以为这都是合作的错。
五是合作结论单一。在完成合作学习进入公众发表时,往往变成表演性的展示,只关注懂的、正确的,不关注不理解的、错误的,没有形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状况。
学习共同体所追求的协同学习是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彼此激励的学习活动,往往能够达到个人学习、同步学习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是不是形成了协同学习,关键要看小组活动中是否唤醒了每个小组成员的“探究”意识。“协同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互惠学习”。
钟启泉教授认为,构成协同学习必须满足五个基本要素:一是互惠的协作关系,小组内的伙伴能够感受到彼此相连的关系,彼此是“共沉浮的伙伴”,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不可少的,而不是“搭便车”的角色。二是面对面的积极的相互交流,在共同作业的过程中,彼此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三是双重责任:小组责任与个人责任,每个成员都意识到小组的最终成果里面有自己的责任,同时自己的作用又是独特的。四是小组中的社交技能,借助共同学习锻炼表达的方式,讲话的技巧,以及听取他人意见时边听边点头的反应,形成洗耳恭听的态度。五是改进小组活动的步骤,在小组内反思在怎样的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目标,是否形成了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协作关系。
解决“合作痛”,让每个儿童都能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得生长,是课堂变革亟待关注的问题。形成积极有效的协同学习,需要厘清几个核心问题的:
第一,为什么要协同学习?只有从教师到学生都认识到与他人一起探讨课题,不仅可以促进自己提高,也可以促进全员提高,这样的协同才是有价值的。如果协同没能形成互惠关系,只是为协同而协同的形式主义,学习的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第二,在什么问题上协同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需要协同学习的,过于简易,浪费时间;难度过大,容易挫伤积极性。难易适度是一条重要原则,孩子们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话题是最适合协同学习的。
第三,协同学习时要建立何种规则?共同体课堂宁静、润泽的氛围是靠规则建立起来的,没有规则的协同,容易造成乱糟糟的局面。因此,很有必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与学生一起建立起诸如倾听的规则、小组发言的规则、公共发表的规则,以保障探究性对话关系的形成,每个孩子认知能力的改善。
第四,协同学习的结果最应该关注什么?我以为要从关注达成共识到发现不同,从展示答案到分享问题、思考,从关注学生会的到关注学生不会的,从关注群学到关注独学,从关注表达到关注倾听,从关注学生说到关注学会问。
从浅表合作到深度协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深度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旨在连接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方式,构建能够保障让每个孩子安心的场所,激活儿童的个性与多样性。
警惕“合作痛”,避免课堂转型中的烦恼,大家一起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