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第七天》讲述主人公杨飞死后七天的遭遇,他的灵魂一路跌跌撞撞,每一天他都遇到不同的人或者灵魂,见到一群和他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的亡魂,这其中有作者的亲人,邻居,也有陌生人。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接触到人间的炼狱。主人公的幽灵杨飞,一路行进,从殡仪馆出发,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遭遇到各种惨死。他们中有跳楼死的、有被车撞死的、有卖肾死的、有治不起病死的,还有被强拆死的。这些底层的死者死后因买不起墓地,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够得到安息。 这其中掺杂着回忆与虚妄、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揭露、对的社会责任感,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关心。
故事七张篇幅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天中杨飞回顾身世,母亲在火车快进站时上厕所生下自己,又因为意外从厕所滑落到铁路上被年仅21岁铁路工人杨金彪捡到,从此开始他们之间父子情深的故事,读之很受感动和感慨!
缘分让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父爱,为这个意外得到的儿子找寻奶水,织衣服,上工他将小杨飞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给小杨飞吃。他能够根据小杨飞的声音判断他是否饿了、渴了,还是需要换尿布。因为杨飞的存在,他拒绝了所有的女孩,终身未娶。当杨飞要与亲生父母相见时,他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为杨飞置办行装。为了杨飞能够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支持杨飞到北方城市工作;当他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时,为了不连累杨飞又离家出走。杨金彪一生善良勤劳,为了杨飞舍弃自己的爱情,为曾经“遗弃”杨飞二十四小时而内疚一生,死于异乡后,为了能够与杨飞见一面,他自愿在殡仪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维护着公平正义这样的人物故事总让人记忆深刻。
还有小说的第四天“鼠妹”的故事,,鼠妹带杨飞来到“死无葬身之地”在那里他又又认识了其他人知道了别人的故事、、、、、、死亡,曾经对于我而言是没有真正认真思索的问题,可这些年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长辈的老去,同学的离世对于“死亡”我内心有了不同于以前的害怕。
死亡,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悲伤,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余华却并未将死亡写的冷漠、悲痛,反而更多是解脱、自由、平等、和善、欢乐以及新生!小说结尾:“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小说的魔幻让人久久悲伤,灵魂的经历让人伤感的同时体会到死亡也是另外一种新生!
敬畏生命,珍惜当下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