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欣走好

作者: 耳坠摇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4:37 被阅读9次

    有一天,媳告诉我:一个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小女孩,被邻居借走参加婚礼,晚上没给送回来,那邻居是一对男女租户。

    我有些吃惊:呀,这爷爷奶奶,心好大!

    又问孩子多大?儿媳说七岁。我哦了一声,觉得问题可能不会太严重,即使有什么不利,七岁的孩子应该有些判别和逃生能力,何况他们也不会要骗一个七岁孩子去贩卖吧,除非饥不择食或脑子有问题。

    更险恶的念头脑中一闪:摘器官?

    不不,不会!立即赶跑这个想法。显然,这个念头吓到了我。

    最多,最多打残了去做小乞丐?

    虽然也足够残忍,但终究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又两日,儿媳又告诉我,那女孩还没找到。我轻叹一声,感觉凶多吉少,还是脑补一些美好的可能性,比如他们领孩子在某地被风雨阻隔了。

    够不靠谱,也不知有没有和人家里联系?我问。儿媳说,据说有过联系。哦,似乎印证了我“美好”的遐想。

    我不是太喜欢这些“八卦”,又专注于孩子,也就没深问这件事。

    再两日,儿媳告诉我,在某水域发现了那两个人的尸体,鉴定是自杀,我就很不淡定了,忽略诸如这俩人情况的信息急切问:那孩子呢?

    没找到!

    啊?!哦,这也许是好事吧,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对吧,保佑孩子平安回家吧。

    终究那孩子的遗体也被发现,随后的各种版本开始涌进我的大脑。

    比较早的有从简书上看到的描述女孩家庭如何糟糕的,文字不乏愤怒,又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声讨谩骂这一家人,更有人去爷爷奶奶的水果摊或家里施展“文武之道”。

    我叹到:唉,这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实在是给这家人雪上加霜啊。

    不断看到这个名字后记住了,这孩子叫子欣。

    媳孕期和他们的住处相距较远,说好陪媳产检,自立的她又不愿多耗费我的精力去接她,约好各自从家里出发,在她住所较近的妇幼保健院汇合。

    去的公交上遇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女孩,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车行几站后,母亲从座位上起身,经过我去问司机:到保健院在哪一站下车?

    司机告诉她站名后,我热情地说,你跟我走就是。有些怯懦的母亲感激地千恩万谢回到座位,把自己的情况全盘告诉了我。

    她跟丈夫带着小女在北京打工,这是趁假如把大女接来给她看看皮肤病,其实也是第一次来这个较远的医院,大女孩始终抱着车里的金属柱子一言不发,也很少看我们,更不愿暴露她脖颈的皮肤病。

    车到站前我提醒她们准备下车,并指给她们看那个高高悬挂在楼体上的医院的牌子。

    虽然大楼近在咫尺,却是要三两个湾才能进去的,由于公交车路过校区赶上送孩子的车阵耽误了些时间,这母女仨又走的缓慢些,在确定上面没有岔路她们不会走迷后我决定先走,能够尽量早些去排挂号的队伍。

    当我迈开步子前行时,这个母亲提出请求:把我这老大带上好吗?并催促大女孩“快去,快跟上阿姨。”

    我在几步外回过头,看到女孩的抗拒。我笑着释怀:你看,你的孩子都比你有戒备心呢,你就不怕我拐跑了她?

    她也笑了:我看你不是坏人啊。

    不是坏人?坏人脸上写着字吗?像电影里的坏蛋那么好人吗?

    我好言告诫一句“你可不能掉以轻心,一个不慎以后会都来不及”后继续赶路。

    再次告诉媳这段发生在跟她会面前的故事后说,因为他们本身纯朴善良才相信人性的善良啊,并不是多大的恶才至于此的。

    假如那女孩真的高高兴兴想跟我走,我会答应吗?假如答应了,我会加害于她吗?

    结果当然都是否定的,我真的不希望那孩子有不设防的习惯。如果是十几岁的姑娘,我到真有可能先领了她去,那时,我们都相信她的能力不处在弱势。

    听说孩子的父亲祈求人们不要再对爷爷奶奶进行攻击,他们已经不堪重负。

    如果真有这样的言语,我真的欣赏这位悲伤父亲的担当。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因为妈妈还没下班,五六岁女孩就先由父亲带着去参加聚餐。大人的聚餐对孩子总是无趣的,于是到外面跟同龄的孩子们玩耍了一会,回来后开始在父亲怀里困顿,母亲到来后感觉不对,赶紧就医。

    女儿被救了回来,原因是在和孩子们玩耍时摔了一跤,引起脑出血。

    故事本身结局不错,很为女孩和这个家庭高兴,然而我又替他们后怕,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如果抢救不回来我就恨死他了!肯定是过不下去了。

    孩子摔一跤磕破哪儿再正常不过,不正常的是出现了脑出血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看护者想必已经懊恼,假如再出现恶果,我不知道他会怎样的自责。

    在家里,把后果作为评判一个人的过错大小是一条错误的思路。

    “自责”的和“怀恨”的,都想想看,你能绝对杜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摔跤”吗?果然能,哼哼,我不知道你将付出怎样的艰辛,养出怎样的巨婴。

    家人,是用来互相取暖支持鼓励的,而不是用来相互批评指责抱怨的,尤其遇到事情,更是显示家庭功能是否良好的试金石。

    很早就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家七八口人与身后熊熊燃烧的家的合影,没人都笑得毫不勉强,感到很震撼。

    那次给我的震撼让我陷于思考:不是该揪出家里“纵火者”一顿责骂或哭嚎损失或至少愁眉苦脸的吗?他们傻乐什么?

    哦,他们开心于家人全部都在,而且完好无损,多好!这是多大的幸运!其他,都不叫事儿!

    人是应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那时我知道我原来学到的范本都错了。

    后来发现,我们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美好的家庭。

    或许写到这里又有人说这不能比吧,毕竟,子欣是不在了。

    也看到过一个国外的故事,妻子的疏忽导致了孩子的死亡,那“疏忽”是什么不记得了,只记着那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疏忽的事情,更记得一个由描述而想象的画面:丈夫拥抱着悔恨不已的妻子,不断的说着“我爱你”。我的解读是:我们失去了孩子,我不能再失去你!

    这是个损失最小的结局。

    也但愿他们能互相体谅,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以此,网络上又展开了人性的善恶讨论,一时间,不要高估人性的恶占了上风。

    然而网络是健忘的,一旦出来让人感动的事情,又会愧疚于对善良的怀疑,就像一对明星天长地久了,就开始相信爱情,不久他们分手了,就又开始怀疑起爱情。爱情是别人的,你的爱情在你的遇见和守护里,管别人如何?

    在子欣家人,固然有他们的疏忽,但受本性和局限影响,并没有预见到可能的恶果,就像祥林嫂没有预料到孩子会被狼叼走一样,已使这个家庭每个成员悲痛万分,网络,就手下留情吧。

    诚然,这个家庭是有问题的,不仅离异,且忽略了对孩子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这又能怪谁呢?爷爷奶奶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如何教的了孩子,他们承担起本不属于他们的养育责任,已经够勉为其难,又怎么忍心再去责怪他们!

    那些义愤填膺指责他们的人,应该是没有上过当,没有被骗过的人,我要追问一句,是没遇到骗子的幸运呢,还是遇到了骗子机智摆脱了呢?

    怪父母吗?

    离婚在我国不是个例,且各有各的难处不能带在身边的也不少,或者就是不负责任的抛给父母吧,可他们也算给孩子做了当下最妥的安排,总比跟着他们要好。

    据说,孩子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爱中,这种爱随着父母的离异而消失,让孩子格外珍惜别人对她的“好”。

    不知这是不是促成孩子被借走的原因,至少这样的性格很易受伤受骗是真的。

    几年前在福利院见到过一个小女孩,能歌善舞,乖巧可人,很得大家喜爱,但是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孩子哭的悲痛欲绝,与其他孤儿对比鲜明。

    院长说,这孩子每次见到来看望的人都是这样的“流程”,以至于我心中一直记着她,希望能为她做些什么来矫正她的这一行为。然而终因路遥和信息沟通等原因无奈放弃这个念头。

    最后的最后。

    我想,痛定思痛,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能为这样的孩子做些什么,让子欣们更加安全,才是子欣事件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欣走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t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