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欣走好

作者: 耳坠摇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8 14:37 被阅读9次

有一天,媳告诉我:一个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小女孩,被邻居借走参加婚礼,晚上没给送回来,那邻居是一对男女租户。

我有些吃惊:呀,这爷爷奶奶,心好大!

又问孩子多大?儿媳说七岁。我哦了一声,觉得问题可能不会太严重,即使有什么不利,七岁的孩子应该有些判别和逃生能力,何况他们也不会要骗一个七岁孩子去贩卖吧,除非饥不择食或脑子有问题。

更险恶的念头脑中一闪:摘器官?

不不,不会!立即赶跑这个想法。显然,这个念头吓到了我。

最多,最多打残了去做小乞丐?

虽然也足够残忍,但终究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又两日,儿媳又告诉我,那女孩还没找到。我轻叹一声,感觉凶多吉少,还是脑补一些美好的可能性,比如他们领孩子在某地被风雨阻隔了。

够不靠谱,也不知有没有和人家里联系?我问。儿媳说,据说有过联系。哦,似乎印证了我“美好”的遐想。

我不是太喜欢这些“八卦”,又专注于孩子,也就没深问这件事。

再两日,儿媳告诉我,在某水域发现了那两个人的尸体,鉴定是自杀,我就很不淡定了,忽略诸如这俩人情况的信息急切问:那孩子呢?

没找到!

啊?!哦,这也许是好事吧,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对吧,保佑孩子平安回家吧。

终究那孩子的遗体也被发现,随后的各种版本开始涌进我的大脑。

比较早的有从简书上看到的描述女孩家庭如何糟糕的,文字不乏愤怒,又看到很多人在网上声讨谩骂这一家人,更有人去爷爷奶奶的水果摊或家里施展“文武之道”。

我叹到:唉,这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实在是给这家人雪上加霜啊。

不断看到这个名字后记住了,这孩子叫子欣。

媳孕期和他们的住处相距较远,说好陪媳产检,自立的她又不愿多耗费我的精力去接她,约好各自从家里出发,在她住所较近的妇幼保健院汇合。

去的公交上遇到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女孩,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车行几站后,母亲从座位上起身,经过我去问司机:到保健院在哪一站下车?

司机告诉她站名后,我热情地说,你跟我走就是。有些怯懦的母亲感激地千恩万谢回到座位,把自己的情况全盘告诉了我。

她跟丈夫带着小女在北京打工,这是趁假如把大女接来给她看看皮肤病,其实也是第一次来这个较远的医院,大女孩始终抱着车里的金属柱子一言不发,也很少看我们,更不愿暴露她脖颈的皮肤病。

车到站前我提醒她们准备下车,并指给她们看那个高高悬挂在楼体上的医院的牌子。

虽然大楼近在咫尺,却是要三两个湾才能进去的,由于公交车路过校区赶上送孩子的车阵耽误了些时间,这母女仨又走的缓慢些,在确定上面没有岔路她们不会走迷后我决定先走,能够尽量早些去排挂号的队伍。

当我迈开步子前行时,这个母亲提出请求:把我这老大带上好吗?并催促大女孩“快去,快跟上阿姨。”

我在几步外回过头,看到女孩的抗拒。我笑着释怀:你看,你的孩子都比你有戒备心呢,你就不怕我拐跑了她?

她也笑了:我看你不是坏人啊。

不是坏人?坏人脸上写着字吗?像电影里的坏蛋那么好人吗?

我好言告诫一句“你可不能掉以轻心,一个不慎以后会都来不及”后继续赶路。

再次告诉媳这段发生在跟她会面前的故事后说,因为他们本身纯朴善良才相信人性的善良啊,并不是多大的恶才至于此的。

假如那女孩真的高高兴兴想跟我走,我会答应吗?假如答应了,我会加害于她吗?

结果当然都是否定的,我真的不希望那孩子有不设防的习惯。如果是十几岁的姑娘,我到真有可能先领了她去,那时,我们都相信她的能力不处在弱势。

听说孩子的父亲祈求人们不要再对爷爷奶奶进行攻击,他们已经不堪重负。

如果真有这样的言语,我真的欣赏这位悲伤父亲的担当。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因为妈妈还没下班,五六岁女孩就先由父亲带着去参加聚餐。大人的聚餐对孩子总是无趣的,于是到外面跟同龄的孩子们玩耍了一会,回来后开始在父亲怀里困顿,母亲到来后感觉不对,赶紧就医。

女儿被救了回来,原因是在和孩子们玩耍时摔了一跤,引起脑出血。

故事本身结局不错,很为女孩和这个家庭高兴,然而我又替他们后怕,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如果抢救不回来我就恨死他了!肯定是过不下去了。

孩子摔一跤磕破哪儿再正常不过,不正常的是出现了脑出血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看护者想必已经懊恼,假如再出现恶果,我不知道他会怎样的自责。

在家里,把后果作为评判一个人的过错大小是一条错误的思路。

“自责”的和“怀恨”的,都想想看,你能绝对杜绝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摔跤”吗?果然能,哼哼,我不知道你将付出怎样的艰辛,养出怎样的巨婴。

家人,是用来互相取暖支持鼓励的,而不是用来相互批评指责抱怨的,尤其遇到事情,更是显示家庭功能是否良好的试金石。

很早就看到过一张照片,是一家七八口人与身后熊熊燃烧的家的合影,没人都笑得毫不勉强,感到很震撼。

那次给我的震撼让我陷于思考:不是该揪出家里“纵火者”一顿责骂或哭嚎损失或至少愁眉苦脸的吗?他们傻乐什么?

哦,他们开心于家人全部都在,而且完好无损,多好!这是多大的幸运!其他,都不叫事儿!

人是应该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的,那时我知道我原来学到的范本都错了。

后来发现,我们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美好的家庭。

或许写到这里又有人说这不能比吧,毕竟,子欣是不在了。

也看到过一个国外的故事,妻子的疏忽导致了孩子的死亡,那“疏忽”是什么不记得了,只记着那是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疏忽的事情,更记得一个由描述而想象的画面:丈夫拥抱着悔恨不已的妻子,不断的说着“我爱你”。我的解读是:我们失去了孩子,我不能再失去你!

这是个损失最小的结局。

也但愿他们能互相体谅,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

以此,网络上又展开了人性的善恶讨论,一时间,不要高估人性的恶占了上风。

然而网络是健忘的,一旦出来让人感动的事情,又会愧疚于对善良的怀疑,就像一对明星天长地久了,就开始相信爱情,不久他们分手了,就又开始怀疑起爱情。爱情是别人的,你的爱情在你的遇见和守护里,管别人如何?

在子欣家人,固然有他们的疏忽,但受本性和局限影响,并没有预见到可能的恶果,就像祥林嫂没有预料到孩子会被狼叼走一样,已使这个家庭每个成员悲痛万分,网络,就手下留情吧。

诚然,这个家庭是有问题的,不仅离异,且忽略了对孩子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这又能怪谁呢?爷爷奶奶都没有这样的意识,如何教的了孩子,他们承担起本不属于他们的养育责任,已经够勉为其难,又怎么忍心再去责怪他们!

那些义愤填膺指责他们的人,应该是没有上过当,没有被骗过的人,我要追问一句,是没遇到骗子的幸运呢,还是遇到了骗子机智摆脱了呢?

怪父母吗?

离婚在我国不是个例,且各有各的难处不能带在身边的也不少,或者就是不负责任的抛给父母吧,可他们也算给孩子做了当下最妥的安排,总比跟着他们要好。

据说,孩子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爱中,这种爱随着父母的离异而消失,让孩子格外珍惜别人对她的“好”。

不知这是不是促成孩子被借走的原因,至少这样的性格很易受伤受骗是真的。

几年前在福利院见到过一个小女孩,能歌善舞,乖巧可人,很得大家喜爱,但是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孩子哭的悲痛欲绝,与其他孤儿对比鲜明。

院长说,这孩子每次见到来看望的人都是这样的“流程”,以至于我心中一直记着她,希望能为她做些什么来矫正她的这一行为。然而终因路遥和信息沟通等原因无奈放弃这个念头。

最后的最后。

我想,痛定思痛,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能为这样的孩子做些什么,让子欣们更加安全,才是子欣事件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子欣走好

    一 有一天,媳告诉我:一个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小女孩,被邻居借走参加婚礼,晚上没给送回来,那邻居是一对男女租户。 我有...

  • 欣子

    九月份我从奶奶口中得知了她的消息,奶奶说,前段时间欣子的母亲突发脑梗塞去世了,听到这个时,我整个人都懵掉了,心里觉...

  • 子淇子欣

  • 嘿,谢谢你,月老(连载中)

    一、母胎单身——莫子欣 莫子欣:女 年龄:32。 情感经历:无, 恋爱经验:零。 ...

  • 爱的钥匙

    “子欣,我们分手吧!我爱上了别的女孩。”某天的一个晚上,宇涵给子欣发来一条这样的信息。 正在做项目计划的子欣,一下...

  • 走好,老爷子

    这两天真的不是什么好日子,咏哥刚走,大侠金老爷子随后驾鹤西游,让人扼腕叹息。陪伴我走过小学、中学、大学,老爷...

  • 青口

    初识青口,是看《单身男女》,方启宏和子欣第一次吃饭,在餐厅里点了青口。后来,几年之后,方启宏和子欣重逢,启宏给子欣...

  • 【开舟渡我】 17:认错

    <<返回目录 彭枫则忙着跟其它舍友打了热水,放在子豫面前。 奕欣碰了碰子豫,子豫没动,奕欣又说了声:“...

  • 杭州失联小女孩你在哪里?老人帮带孩子只是情分,为人父母须尽责

    杭州9岁的子欣小朋友,被两个租房客从自家屋里带走,至今下落不明,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子欣的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而子欣...

  • 灰子解字—欣

    灰子曰: 欣者,向荣也! 若春之嫩芽, 夏之翠荷, 秋之雏菊, 冬之梅花! 有蓬勃之力, 绽绚丽之美! (灰常出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子欣走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tk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