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长学校《正念教育》工作坊学习笔记
一、为什么参加这次学习
交流开始,童慧琦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正念练习,练习中,不断被问及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来这里?我的答案很直接:为了见一诺,了解一土学校。这两个月,自己超迷一诺,得知她要来这个工作坊后,立马报名。事实上,她的确没有让我失望,依旧如此的真实,正如奴隶社会的slogen:不端不装,有梦有趣。
关于一诺,容我再多说几句。我提前半个小时到场,抢了个极佳的位置(坐在一诺身后),一诺两点准时到场,没有化妆,穿得也很淡雅,看上去有些娇小。但是,当她发言的时候,感觉跟诺言课程和其他公开演讲完全一致,语速超快,没有假大空的官话套话,很会拉进与观众的距离。她说她也有焦虑,有的是一地鸡毛,还有,孩子评论自己是AngryMom,还自我安慰:起码孩子愿意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她。后来圆桌会议,做分享时,提到爸爸,身边有个有为青年做了精彩分享,而她接过来地第一句话:“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老公,打着一万个灯笼都很难找…”哈哈!笑死我了,感觉一诺活得是如此的通透,用武志红老师的话术来说,这就是活出了自己。
二、关于「正念教育」
关于正念和冥想,自己还算熟悉,所以听童老师的分享,感觉比较轻松,而把正念运用在「亲子关系」中,依旧是不评判地觉察自我。童老师举了个例子:当我们家长做错事时,会怎么办?很多家长的回应是,和孩子道歉。能做到和孩子道歉,确实不简单,但我们有没有把道歉流于形式?有没有真的去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除了真诚地道歉,还有就是信守自己道歉时的诺言,只有发自内心的醒悟,才能打动孩子。
有个妈妈提出,3岁半的儿子跟她对着干,总是气她,向老师和嘉宾求救。而一诺的想法,3岁半的孩子,本身不太会诚心挑衅家长。所以,会不会是我们家长自己预设的问题?我们有没有真正弄清孩子的本意?究竟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我们的确需要静下心来,觉察自我。
圆桌讨论三、最大受益点
这次学习,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孩子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种状态,我们无法否定或回避,话说回来,我们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呀。童老师还举了个例子,在美国,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是:某某事情,你做得不太好,但是请相信,妈妈依然是爱你的。而在国内,对于孩子的评价,往往是「恩,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或者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通过对某件事的判断,上升到对人的评价。不仅是对孩子,对他人,也是会对人不对事。
四、一诺给出的几点建议
那么,如何改变?一诺给出了几个小Tips:
1、接纳自己,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很多时候,是我们对自己过于苛刻,如果可以适当放低要求,给自己「不好的地方」一个爱意的回应。
2、刻意地换位思考
一诺举了个例子,她带孩子去纽约的一个博物馆,这么高大上的地方,有个孩子竟然在耍脾气躺在地上,如果是我们肯定觉得孩子这样,很没面子,但那个老美家长,竟然也和孩子一起躺在地上,看天花板说,我也看看,你在看什么…
转换了视角,观点、立场自然会发生改变。
3、不作为,允许「无」的存在。
看见而不评判,不作为,很难,努力去觉察以往没有注意到东西吧~
五、学习后的两点思考
1、将心比心
当孩子小的时候,TA的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我们很容易知道孩子的喜好,甚至以此为要挟条件,让孩子去满足我们的想法。但是,伴随着孩子的长大,TA不在喜形于色,或许会用相同的计策,对付我们,戳我们的痛处,到时候,真是感觉无计可施。
但如果可以换个方式,满足孩子的心愿,尽量不去碰触TA的边界,真心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相信TA以后也会慢慢懂地尊重我们,愿意和我们分享更多的想法。
2、因材施教
这次去学习,我的目的很直接,也准备了一个问题:想问一诺和小月(一土校长),在目前大环境的前提下,假设她们只是普通家庭的父母,没有一土,孩子只能上个普通公立学校,那么她们打算怎样培养孩子?有什么具体做法?
虽然我最后没有得到机会向一诺抛出这个问题,但是带着问题听分享后,我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无论她们给出什么答案,都不重要,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道路都不尽相同。她们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或许并不适用于自己的孩子。而我能做的是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留白,让她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