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一新

作者: 月明夜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06:00 被阅读15次

        题记:这是一个最初的草稿,那一次听完课后,是激情满怀,本想着好好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可无奈的是那天晚上临时有事,准备第二天写。后来,一忙就把这件事给忙忘了,今天,终于想起来了,同时也有时间,希望能拾起我的记忆,还原到我当时的感受中。

耳目一新

          每次听课,总会收获满满。今天也不例外。

          一、心中有数,方可走远

        一个演员为了能够登台演出,发现自己体重过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对,要减肥,只有减肥才能降下体重,只有降下了体重,才能达到标准身材,才能登上银幕演出。所以,减肥是关键。那作为教师,要带着自己的学生更好地去学一门课程,可是教师自己对这个课程的学习的不是太专业,那怎么办?很简单,先弄清楚自己在这门课程前有哪些欠缺的内容,面对这些内容,就应该自己积极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只有深度思考,积极补习,才会轻易驾驭这门学科,也只有教师先自己彻底弄懂弄透了,才能带着自己的学生去学习这门课程。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应了农村那句老话——心急吃不上热豆腐。

          记得一次考试前,我的搭班教师杨老师在叮嘱学生考前注意事项时,说到这样有辩证意义的一句话——考数学中,快就是慢,慢就是快!这对教语文的我来说,有点匪夷所思。记得当时也不好意思问别人,就自己独自琢磨。后来,在不断思索着,才逐渐明了。原来作为小学生,尤其做数学题时,孩子一做得快,就容易出错,当你做完了,检查时,发现错误太多,逐一去改时,相当于在做第二遍,这样最终完成的速度,反而是慢了。而做的认真了,速度就满了,但却做一道题对一道题,哪怕你一遍做完,已经到交卷时间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做的是全对,这样一比对,就是杨老师所说的意思了。其实,不论做得快,还是做的慢,你必须掌握了这些题的做法,你才会做好它,也就是心中有数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是的,心中有数,方可走远!

      二、抱团同行,方可走远

        一个人的旅行,是孤单的。一个人的行走,是艰难的。只有有了优秀的同行者,才可走远!

        记得最清的一件事是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那时的我也是雄心勃勃,要强的不得了。我决定在课余时间,提高我的文化素养,于是,酷爱古诗词的我,决定每天晚上背一首诗词,最初,还坚持的挺好,大约有一星期左右,我真的积累不少。可当第二个星期的时候,同事李找我来交流班级学生的管理情况,其实准确地说,就是来吐槽班级那些调皮鬼。我总不能不接待吧。 当时我们的学校要求住校,我们都在学校住着。 于是陪着她感慨了一番,结果,女人就是话多,我们唠着唠着就到了11点多,同事李才提出告辞,我送她出去后,赶紧洗刷完毕准备背诵诗词,可发现那时的自己哈欠连连,实在困得不行,于是我就告诉自己,算了,还是明天补背吧。于是倒头就睡。本来安排第二天补背头一天诗词。得,计划总没有变化快。那天镇教办安排第二天听课,我就是必听得一个,于是,那天的空闲时间全用来备课,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不到上课那一刻,课就没有真正备好过。于是,那天晚上的诗词再次搁浅。而人有时很有意思,就像那“破窗效应”一样,只要有了一块玻璃被敲碎,其余的玻璃接二连三被破坏一样。于是,曾经的豪气万丈,曾经的坚持就这样轰然倒塌,我的诗词背诵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一直到一年后,我们学校又分了两个新教师,她们也如曾经的我一样,开始了诗词记忆。并邀请我参加,我再次重拾曾经的雄心,我们三个在背诵过程中,也曾因种种原因差点搁浅,但最终因为其中一人的不放弃,我们重新进行下去。那一次的背诵坚持了足足一年,最后,因为各自成家,当了妈妈才最终解散。所以,当吴校长讲到只有抱团前行,才能走远时,我深信无疑。因为我曾经亲身体验过。

          当然,吴校长还讲到了,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才可以成为各自的动力,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喜欢彩铅,就找彩铅群,喜欢 唱歌 ,就找找唱歌群,大家要听课,就找课程群,大家要练字,就找写字群啊。这样一来,用吴校长的话说,就是为了找到同行的伙伴,在这个伙伴群里面你会发现伙伴们都在奋勇向前,你就不好意思偷懒,你也不好意思掉队,你更不好意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于是呢,慢慢地二十一天过去后,你会发现自己去做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不仅做了,还做得特别好!

   

耳目一新

        三、分清缓急,稳步前行

        我们教师,大家都知道,一开学那真是忙得底朝天,焦头烂额。年年如此,我也不例外,但我却从没有深入思考过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今晚吴虹校长的分享,让我耳目一新。原来我们也可以在开学初画一个四宫格。把手头的事分为四个方面。重要而紧急的,这是头号事情,我们立马处理。重要而不紧急的我们可以稍缓一些时候再处理。紧急而不重要的我们可以把它排放的第二位。最后一位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可以等我们有了空闲时间再去处理。 这样一捋,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较之以前的一团麻,显而易见好处理多了。其实这种四宫格不仅仅用在开学季,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这样做。这样,你的事情,就有一个轻重缓急之分。你在处理的时候也会条理清晰,有的放矢。不至于手忙脚乱,没有重点。那么你在完成工作时就会稳步前行。

      每次青椒大课,总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这种收获中,我也在稳步成长。

耳目一新

相关文章

  • 至此看见

    参与繁华 遇视角耳目一新

  • 耳目一新

    题记:这是一个最初的草稿,那一次听完课后,是激情满怀,本想着好好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可无奈的是那天晚上临时...

  • 耳目一新

    上个学期,我们教室安装一个新式教学设备——XW白板。只知道它比原先的白板功能多,但具体有哪些功能,我并不是很清楚。...

  • 耳目一新

    耳目一新 这节课是最近几天听过的最轻松的一节课。这节课是一位年轻老师讲授的道德与法治中的《集体的邀请》 。老师的课...

  • 《启示录》读书笔记(二)

    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各种产品层出不求,更新迭代速度无比之快,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能让人耳目一新、充...

  • IBM,耳目一新

    大概从3月份开始面试直到现在,前前后后面试了大概7、8家公司,从互联网巨头到创业公司,也算是熟悉了一些面试的套路,...

  • 东拼西凑,耳目一新

    自然界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意灵感来源,虽然我们是做网页设计或APPUI、平面设计这些,不仅仅是技能学习,也不要局限于纯...

  • 不教之教,耳目一新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当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品质,就会显得粗鲁,当内在的品质胜过...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听课体会县直二小    孟便利

    听了程老师的课,给人耳目一新感觉。学习之处:

  • 随笔

    手痒便舞文弄墨, 追求且耳目一新。 并非觉班门弄斧, 方知恨才疏学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耳目一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gf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