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点评集锦
清风的点评(四十九)

清风的点评(四十九)

作者: 清风的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19:13 被阅读0次

    【点评文章】追寻大觉寺

    【文章作者】南飞雨燕

    【文章来源】伯乐推文

    大觉寺坐落在横山南坡,距滦州古城仅五里,滦州八景之一的“横井浮烟”就出自这里。

    佛塔群落,这座饱经风霜的千年古刹,于黛山秀木结伴,与燕山滦水相邻,度化和庇佑过多少芸芸众生!

    其中最著名的是:1928年6月,少帅张学良曾在这里度过11个夜晚后,做出了东北军易帜的重大决策,从而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轨迹与世事的布局。

    “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大梦谁先觉。”为什么作者来到大觉寺,却联想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诸葛亮?

    感慨着:一生中,任何地方都可生长,任何地方,都难称归宿。

    是怎样的家国梦?让烟火凡尘的作者嘴角含笑。

    又怎样在一场宿愿的牵引下遇见大觉寺?在一段传奇史事的追寻中遇见张学良?

    请阅读原文,找出答案。

    一、作者写作功底很深,文章以悬念开篇,合理布局,情感(大觉)线呈逐步上升的走向。

    在此只分析文章第一段。

    文章第一句是:“要去滦州大觉寺,我心一瞬间就覆羽了馨香。”

    读者读到这句话,就生起了一个悬念:是什么缘由?让作者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似乎是接着就作了解释:“每年农历八月我必和姐妹们一起去南岳朝圣,已经连续十年,今年因身体抱恙,未去。”

    正当读者感到恍然,准备把悬念缓松下来时,作者却用上了排比和连续的疑问。

    如“……不曾预料的一场赶赴是宿愿的牵引还是对一段曾处在风口浪尖的往事的追寻?”

    这是在强化悬念,从而吸引读者紧紧追随着作者前行。

    二、要写好一篇散文,就要把握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要领。

    这篇散文始终在紧紧围绕着“追寻大觉”这条主线。

    如写:“大觉寺位于滦州古城北五里的横山南坡,滦州八景之一的“横井浮烟”说的就是这千年……”

    这是说“我”与大觉寺有缘,是我“追寻大觉“的缘起。

    接着写大觉寺的风光、传说和现状。

    如:“南坡山势延绵,柔和平缓,虽是深秋,山色还正凝翠含绿……”;“千年古刹?怎么看也是气宇轩昂,少了点朴旧沧桑。”; “来到大觉寺,历史的涛声依旧,摇橹而来……”

    这几段是作者开始觉悟,怎样达到如诸葛亮般,高瞻远瞩,洞察世事,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境界?也是在“追寻大觉”。

    之后作者更是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描写少帅张学良在寺里的情形和觉悟。

    因涉及的段落很多,就不一一枚举了。

    三、文章是以“我”得到顿悟为结尾,和开篇“我”与大觉寺有缘,形成了首位呼应,相互印证,能让读者无可质疑并记忆深刻。

    《佛说四十二章经》里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一个人,即使他掌握了很多的知识,也不能保证他会过好这一生;烧手之患,是人的宿命。

    怎么办呢?

    《六祖坛经》告诉我们:“世人性本清净,万法自从性生;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持一颗参禅悟道的心吧,让我们的灵魂洁净如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风的点评(四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xt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