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倒计时68天
01 拥抱不确定性
人本能喜欢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人会有种无所是从的感觉,相信这种感觉你我都曾经有过,或许你我都正在经历。第一次听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的时候,她说了一个词语“灰色地带”,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非黑即白。当时,我有种感觉到镜元神经受到了刺激,大脑在那个瞬间似乎被电击了一下。
加入到新的公司,工作比以前的节奏快的多了,现有公司的业务线复杂,产品种类繁多,同类型的工具多个团队都在开发,新技术不断的被周围的同事研究与应用。根本没有以前的那种确定性,业务变化非常快,自然产品迭代就快。对于参与产品测试的人而言,如果不能从以前的那种慢迭代,标准化和流程化的大公司的模式下抽离出来,很容易变得痛苦,并且有些不知所措。
我入职新公司的前2个月的时候,这种感觉非常的明显,每一天都感觉如坐针毡,脑海中的想法与现实充满了各种冲突。
后来,我适应了这种文化,这种节奏。那些冲突还在,只是对于我而言那些都不在是天大的事儿,我已经从内心愿意去拥抱这种变化,面对这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感觉像极了马云老师在阿里巴巴校友会所讲的那样,未来肯定有各种挑战,各种困难,各种这个世界上,前人都没有干活的事儿,哪有什么可参考的解决方案,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前方还有很多困难,我们又怕过谁。我们怕又有什么用,不如正面迎战。
02 说说今天的周会
小组会议
早上,我们小组开了每周一次的周会。这是我来新公司后,第一次感觉在周会上,在工作汇报的环节,不在怯懦,不再忐忑,不再迎合,实事求是的描述了本周的工作内容。
人总是为了迎合别人,为了让他人感觉,我们很牛,而开始了各种表演。又担心表演不够精彩,于是给表演的内容,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添油加醋。因为是表演,如果观众不买单,就变得局促与不安。我想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表演,太想在开始的时候,得到别人的认可。
当我明白了,我所做的事情,是为了自己。我自然不会在工作的时候浪费时间,我不在不需要别人的监督,我本能的想办法去提升工作的效率,我本能的想要把工作干好,这一切只为对得起,那些不可能再重来的人生与时间。
当我自己问心无愧的时候,自然人就不再拧巴。内心就不再有怯懦与恐惧,行动上就更加的真实与自信。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这个好的品质,我需要从今天开始持续的保持,刻意地练习。
项目组周会
今天的项目组周会,除了常规的工作内容,有几个同事身上所呈现的品质,让为之赞叹。
说话的艺术与自我反省的真诚
数据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位男生,年纪不大,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相比同龄人他就可以当leader呢?如果这个人换成我,可否?从今天的周会上我找到了答案:他身上的这个品质,目前的我还真的不具备。
第一:会说话。这种会说话,体现在不刻意地讨好,却真诚地称赞。无论提出意见的人,这个意见正确与否,首先真沉地感谢,然后针对这个意见给予客观的答复。
第二:懂得自我反思。这位同事的职位,在我们眼中算是一个leader,可是每一次面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建议,即便当场意见向左,后期如果其发现自己做的确实不足,会主动在周会上承认,自己可能哪些方面考虑不周,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改进。
第三:客观。说实话,初创的公司有很多内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可每一次他的发言,都让人对于未来充满了希望。总是告诉或者是引领团队去认真做事,让团队成员从日常琐事中挖掘不断成长的关键点。在他的眼中,似乎这些问题,都是成长的机会。
蓬勃地好奇心与精益求精地认真劲
第一:认真的劲。我第一次与这个开发接触的时候,就强烈的感受到了,那种对于编码极致的要求,还有认真扣每一个细节的强烈的责任感。
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的影子,可是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地增长,我的那种热情似乎在慢慢地消减。他这面镜子,恰好于这个合适的时候提醒我,记得保持初心。
第二:对于知识强烈的渴求。有一天不小心看到了他书桌上的技术书籍,厚厚地沓,每一本书都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记了目前书看的进度,每一本都让我感觉震惊,每一本都让我感到自愧不如,那种认真的程度是我从小到大,都未曾做到的。
我怀着好奇心问了一句:这么多书,你都看啊?他笑着说:对啊,每天看一点点。我在心里暗暗地嘀咕:难怪,我问的很多东西,他都懂!再回头看看我自己,有哪一本技术书籍看完过,又有多少本只是买了,竟然从未翻开过
每当我抱怨技术原地踏步的时候,每当我感慨突破困难的时候,我都应该回忆起这个画面,更应该问问自己,究竟为技术的积累,投入了多少时间去学习!
03 总结与反思
写作是难得的一段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回顾的过程。如果不去记录,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只能在当下给我一些触动,过后这些事情,这些细节,都被遗忘,就好像当初从未发生过一样。
通过今天的记录,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也观察到了自己的不足。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