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心得
NO.170:少教多学

NO.170:少教多学

作者: 水晶之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6-20 19:57 被阅读2次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之一。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课本研读全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内容而定,从结果上看,最好能做到三个“让”字:其一,一册书学完,能让学生通读一遍,并把重点反复研习几遍;其二,一册书用完,能让学生在书上有大量的圈点和批注;其三,一学期结束,能让学生将课本摸旧,一眼看去就能认出是自己用熟过的书。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

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学习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但从状态上讲,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畅淋漓生命活动代替学生自我奋斗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以“自我感觉”满意来取代学生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应当做到“四统一”: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内容空间上,做到“入书”与“出书”和谐统一;在范围空间上,做到“入(课)室”与“出(课)室”和谐统一;关注奇速英语,分享更多教学经验。在教学的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

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操作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传统教学全部问题的肯綮都在于体验的失败。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

其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其二,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

其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

相关文章

  • NO.170:少教多学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

  •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

  • 思考:少教多学有用吗?

    从17年第一届hope卓越教师大会开始,跟着金政国老师一路学习,开始对“少教多学”这四个字有着逐步深刻的认识。最开...

  • 535.龚雄飞学本教学模式

    首先,表现在教学关系的调整。 “教”应该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定教;“学”才是决定教的先后、决定教的...

  •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

  •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 学生“多学”?

    文章来源:新校长传媒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

  • 16日早读笔记

    在目的上要“为学而教”,在顺序上可“先学后教”,在时间上宜“多学少教”,在内容上要“以学定教”,在方法上要“顺学而...

  • 信息技术助教育腾飞

    “ 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多学;使得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烦厌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

  • 如何体现“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

    有人说:好的语文老师就必须是一个好的导演。我很赞同这句话,怎样才算是好的语文老师呢?我觉得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在...

  • 【新教育  教师随笔】积淀网络知识      迎接全新挑战

    伊川县直中学 尚义娜 “ 寻找一种教学的方法,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多学;使得学校因此可以少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170:少教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cs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