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买了一本《瓦尔登湖》,但每天忙碌着,竟然没顾得上打开一睹芳颜,索性用微信读书来听一听吧。
读书的人声音沉稳又不失安静之力,就算是把它当成背景音乐,也总有让你瞬间静下来的魅力。犹如漫步瓦尔登湖畔,看风吹湖面涟漪荡漾,调皮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为湖水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情趣。如果说湖水是大地的眼睛,那么湖里的鱼儿就是湖水的灵魂吧?
突然想起我们的日照水库,那平静优美的一池碧水,犹如一枚翡翠吊坠镶嵌在群山之间,经春历冬,容颜不改。
如果我走近她,是否也会发现她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如果我愿意倾听,她是否也会与我诉说岁月的沧桑如何抹平湖面的涟漪?如果我蹲下身,捧起那一池清澈,感受那一抹温柔,是否也会被嘻戏的鱼儿溅湿了眉头?
从西湖到北疃,从南湖到瞻埠潭,静谧的湖水默默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伴着风吹雨打,承受着湖水流连,岩石也在季节轮回中变得愈加圆滑,它们用各种奇异怪诞的姿态吸引着路过的游人。
湖边的游人,有的来垂钓,有的来采风,有的来写生,有的来放生,这一片湖水,养育了沿途生灵,滋润了土地禾苗,也吸引了无数有需求的人。在周末,湖边犹为热闹。
而静静的湖水并没有觉察到这份荣耀,风儿依旧轻轻吹拂,鱼儿依然嬉戏游玩,岸边的垂柳,低垂着长长的发丝,荡在水面与调皮的鱼儿捉着迷藏。
虽然老家就住在日照水库最上游,没事的时候,站在村前的大桥上,看河水悠然东去,知是去了不远处的日照水库,可是水库有多大?我却不甚了解。也曾在周末与家人一起来到水库大坝,看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也曾在旱季看着龟裂的河床黯然神伤,也曾饶有兴趣地听老人讲水库里大鳖精的故事,也曾跟随佛友捧着鱼儿在岸边虔诚祝福放生物命。而真正认识日照水库,是在瞻埠潭村李志平老师的故事里,是在李老师浓浓的家国情怀里,更是在他娓娓道来的陈年往事里。
翻开县志,日照水库其实非常年轻,她只有六十多岁,正拥有着睿智深沉风姿卓越的美好,当年为整治水患造福沿岸百姓,日照水库在日照人民的努力下应运而生。她的脉动里,流淌着洪水肆虐的恐怖;包含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也低吟着为建造水库而异地搬迁的老百姓难舍故土的悲怆声。
听老师讲,当时为了建造日照水库,村里的人一点一点往高处迁移,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让脚步慢来不及搬走的村里人损失了很多财产,那猪啊羊啊来不及赶走,也都被洪水淹没,还有好多家的祖坟来不及迁走,也都没在了深深的湖底……
当我随着采风的文人墨客徜徉在美丽的瞻埠潭湖岸,听湖水拍打着岸边的清脆;当我爬上瞻埠潭村后的山丘,来到“宝姑洞”看那天然雕饰的洞府一线天;当我看那依偎在一起似在诉说着久远故事的“宝姑石”;当我闭上眼睛,感受风声划过耳畔的呜咽;夕阳西沉,登高临下,群山环绕下烟波浩渺暮霭沉沉的湖面如同大师笔下的丹青水墨,超凡脱俗,美轮美奂。我相信,这无与伦比的人间仙境,李老师《瞻埠潭的故事》里,那美丽的小龙女,英俊的韩湘子一定是醉在了这片朦胧的山水之间,忘记了是仙灵还是梦境,才沉醉其中情定终生的吧?
其实,无论是《瓦尔登湖》还是日照水库,湖水还是那袭湖水,一直在流动的却是我们的心情,我们的感知,我们的判断,我们赋予她那无穷无尽的故事。
与湖水相伴,当心灵如湖水般澄净,当情绪如湖面般平静,当垂柳的发丝不再溅起你的涟漪,当跃出的鱼儿不再引起你的注意,你是否就已与湖水合而为一?而世间的千般算计,万般牵挂,赳赳激昂,莫莫消沉,似乎都已无足轻重,不足挂齿。
悟到才能悟道,感谢这一湖澄碧,解了万千烦恼,我与老公说:如果有一天,能在这群山绿水之间,随心搭建木屋一处,邀八仙与鳖精来坐,细品人间仙茗,笑谈仙凡佳话。晨起听露水细语,晚间品诗书佳作,偶与老农闲坐,也与顽童耍欢。愚夫曰:梦中而乐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