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修行。
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帮助我们想通一些事情。
1 克服恐惧心理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水中始终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虽然人在出生之前是被羊水包裹着的,但呛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
虽然现在已经有呼吸管,可以帮助我们在初始阶段不考呛水的事情。但成为一个完整的泳者,还是要必须直面那个起伏不定的水。
憋气是大部分人下水时的第一选择。气憋住了,自然就不会进水,但这个时间不会支撑很长。
等你准备吸第二口气的时候,呛水的机会就来了。
憋气也不是长久之计。看看那些自然界的游泳高手,无论是鱼还是青蛙,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找到节奏,水的节奏自己的节奏,慢慢多练习水里换气就不是个问题了。
其实,既是是专业运动员也会偶尔吃浪的,阿乐采访的时候这么说的。放松一点,最多喝口水罢了,只要不是呛水,都不是事。
突破了换气问题,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其实也不是。不论是深水期还是公开水域,都是对泳者的巨大挑战。
我们要对游泳这件事情还是要心存敬畏的,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这种情况不明的时候,还是得多小心谨慎一些。毕竟老话说淹的都是会水的。
2 阻力与动力
在水中的运动比在陆地上还是费劲不少,最大的阻力来源于水。
前进的动力也来源于滑手和大腿,也就是把水往深厚的方向推。
看看电视里的那些优秀的专业运动员们,成功的条件就两个,一是减少水中的阻力,二是提升水中的动力。
减少阻力,主要是保持身体在水中的阻力最小的姿态。增加动力就是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向后的动力输出。
对于业余的,我们还是要多看看那些专业的教学视频。而对于专业的运动员,则通过专门的设备对阻力和动力进行有效的精准的量化分析,逐步优化动作。科技对运动成绩的提升效果也越来越大了。
业余泳者也可以通过对于重力和水波动的周期的理解提升动力的效果。
3 急与不急
在夏天的泳池里,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人满为患。和不同阶段的勇者一起在一个泳道,就不能太着急了。
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和光同尘。其实想一想对于业余勇者,最重要的其实也并不是速度。更多的是有效锻炼的时间长度。在有的慢的时候,可以仔细体会一下动作的效果并不断进行优化,其实也是一件有乐趣的事情。慢慢打磨,慢慢进步,也是游泳的一个乐趣。
4 把握时机
古人智慧告诉我们,做事情很重要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本质就是时机。
看了那些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很多划水和打腿的频率并不是最快的,但成绩又是最好的。
不论做到什么事情,找到适合自己的频率和时机是最重要的。顺势而为,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5发挥合力
客观上的讲,游泳这项运动还是有一些技术含量的。最重要的其实也就两件事,第1个找准时机,第2个身体协调产生合力。
很多去学游泳的人,单个动作做的都很有声有色,特别是大腿水花四溅,噼里啪啦。但一旦进入四驱模式,反而左扭右扭速度降下来了,主要就是没有找到身体有效的合力。
其实游泳和其他的大部分运动一样,都是靠核心技术群发力的,腰腹和肩背的乏力以及传导到四肢,只要把这个理顺了,动作自然就连贯了。这些方法和原则其实对于大部分的运动也都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