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学习《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这本书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讲好一个故事。
为什么要学会讲故事呢?因为讲故事太重要了!
美国趋势专家、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把故事力定义为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之一。
故事有多么大的力量呢?有人说,一个好故事,能抵得上百万雄师。
有这样一个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春秋时期,吴王一心想要攻打楚国,并且放话说:“如果有谁想要说服我,我就让他死!”
这时候,吴王身边有一个年轻的侍从,想要进谏却又不敢,怎么办呢?于是他每天都揣着弹弓跑到后花园去,这样连着三天之后,终于引起了吴王的注意,吴王就问他怎么回事,这个侍从回答道:“我发现,有一只蝉在树上喝着露水,却没有意识到它身后正有一只螳螂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螳螂正洋洋得意着,却又不知道它身后有一只黄雀正伸着脖子准备要去啄它,可黄雀不知道的是,在它身后,还有我的弹弓呢,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及身后隐藏的祸患啊!”
这个故事让吴王意识到自己一心想攻打楚国,却可能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让别的国家有可乘之机。于是吴王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在这个典故里,侍从借一个小故事,从而阻止两国的战争。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唇亡齿寒、鹬蚌相争等等。
故事是有巨大的说服力的,它往往比讲道理有用。在“螳螂捕蝉”的故事里,吴王放言道:“谁要试图说服我,我就让他去死!”也就是说,他拒绝别人说服他,生活里我们是不是也这样?特别讨厌另一半给我们讲道理?这时候要怎么办呢?就要去讲故事。
在写作里面也一样的,少跟读者讲道理,要多讲故事,很多时候,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你还能记得的,往往不是文中的道理,而是里面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作者关于故事的重要性做了很多强调,比如下面的这些话:
“道理只能得辩论,故事可以收服人心。”
“道理只会昙花一现,但故事永远深入人心。”
“没有人喜欢听道理,也没有人能拒绝故事。”
“人们往往会怀疑一个理论,但很少会苛责一个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故事更有代入感,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被记忆,也更容易被传播。
在作者看来,讲故事至少有这么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用故事介绍自己,以获取信任。比方说,如果你这么介绍自己:“我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在世界500强工作,走过全世界100个国家,每年业绩都是部门第一。”这样的介绍,可能会让人眼前一亮,但却不容易赢得信任,那赢得信任要怎么做呢?作者经常在自己的文章里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思考,如此一来,读者就很信任他,因为通过故事,读者就能感受到一个立体、鲜活、真实的人。
第二,讲故事能更好地说服别人。举个例子,如果你孩子单纯善良,容易轻信别人,你可以跟他讲道理:“孩子啊,你要警惕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要注意保护自己。”但这样的道理,肯定不如“小红帽”、“东郭先生”、“农夫与蛇”的故事来得有效。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故事的重要性,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怎么写好一个故事。
作者认为,故事结构的设置有三个要素,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讲,写文章要“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精美,引人入胜;主体部分要充实,要有理有据,像猪肚;结尾则要像豹尾一样,简洁有力,又有平衡感。这个“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对故事的写作也是适用的。
首先,要用悬念、冲突去构建吸引人的故事开头。
前面我们提到,悬念是读者注意力的锁定器,当有一个悬念的时候,受好奇心的驱使,人们会自然地想在下文中知道答案,如此一来,读者的注意力就被锁定了。
电视剧《欢乐颂2》的第一集,开头是这样的一个场景:“安迪躺在床上,打开手机听着关关、樊大姐的语音,睡眼惺忪。突然,她发现床边的被子有些鼓起,好像有人睡在她旁边,她紧张地、小心翼翼地慢慢掀开被子,紧接着,她发出了惊恐的尖叫……”
这时,镜头戛然而止。
看到这儿,你一定非常疑惑:躺在安迪旁边的人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安迪和他男朋友小包总之间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吧?
这个悬念就在你的心里种下了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就会让观众不换台、不离开座位,直到把谜底揭开为止。
好故事应该有一个谜一样的开头,谜的特点是什么呢?有深深的吸引力,让人有探索欲,能极大地激发大家的兴趣。
其次,要用张弛有度的描写来构建场景,渲染气氛,刻画人物。
文学创作离不开描写,描写有三大要素:场景、氛围、人物。所有的故事都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什么样的人?在哪里登场?目前处于何种状态?你都需要在故事里把这些东西交代清楚。
在这个描写里,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是描写没有重点,比方说在场景、氛围和人物上,都描写得满满当当的,这个其实是不对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那些推动情节的关键点上下功夫。否则就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
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在餐厅约见了一位重要客,落座后交流了10分钟左右,就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在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是那个电话,而不是这家餐厅,也不是这位客户。但没经验的作者可能就会忍不住对这家餐厅大加描写,比如花费很多笔墨来描写餐厅的环境、餐品的美味,这些东西可以让故事看起来更真实,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但这些东西却不是最重要的。
这时候,就需要有详有略,张弛有度了,比如在这个故事里,如果跟电话内容有关的是这位顾客,那就可以把描写的重点放在这个人的容貌举止上,而对餐厅环境一带而过,这样才能用文字引导读者去关注他们应该关注的内容。
所以好故事的描写要详略得当,张弛有度,主次分明。
最后,故事的结尾,要给读者制造惊喜的最后一次机会。
表面上看,结尾意味着文章的结束,但可千万不要认为,结尾之后,文章就彻底结束了,实际上最好的结尾是,看似“完了”实际上又“没完”,要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
一个结尾的基本要求是,要传达文章结束的信号,强化文章的核心要点,在激起读者的共鸣之后,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收束全篇。
但好的结尾呢?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些基本的要求了,好的结尾,应该还要带给人艺术上的审美和情感上的回味。
比如说我们小学学的一篇课文,我国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尾是这样一句话:“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这个结尾就特别好,首先它在形式上就呼应了开头,其次,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既明指爸爸喜欢的夹竹桃的衰败,也象征着父亲的离世,最后,这句话里还有一种生命的传承,爸爸去世了,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我要承担起家庭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了,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这样的的结尾意味深长,在读者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久久挥散不去……
美联社国际写作指导布鲁斯•德席尔瓦说:“结尾是你把小说的主旨,钉在读者的记忆中并回想数天的,最后一次机会。”
一个故事的结尾,应该力求把故事的主旨钉在读者的脑海中,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个石子儿,让读者久久不能平静,难以忘怀。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怎么写好一个故事。为什么要学会写故事呢?因为故事有着巨大能量,它往往比讲道理来得有效得多。如果你想让读者专注在你的文章内容上,讲故事绝对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那要怎么讲好一个故事呢?
首先,要有一个谜一样的开头,故事开头要设置悬念,用悬念锁定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产生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
其次,文章中间要描写场景、氛围、人物。要告诉读者,这个故事里是什么样的人?在哪里登场?目前处于何种状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描写的过程中,要主次分明,要在那些推动情节的关键点上下功夫,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描写。
最后,一个好的结尾,应该要带给人艺术上的审美和情感上的回味。应该力求把故事的主旨钉在读者的脑海中,故事的余味在读者的心中久久徘徊,不能散去。
我也要学会讲故事, 更应该学会写故事。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