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秋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在出生不久的时候,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只有0.01的微弱视力,曾经当过搬运工、保姆、踩过三轮车、买过水果、做过乡村教师、当过接线员、成立公益热线帮助过无限的人,成立婚介公司。她的生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对于那么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我更相信那是小说世界,她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可是现实中,在某个角落确实有那么的一个人。也许那些成功的的人,在没有接触接触过的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是他们原来也是社会中微弱的群体。他们用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不平凡的路。
只要是人应该都有迷茫的时候,当失恋之后,秋云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曾经想把自己“学坏”想毁坏自己,到了海南之后,要不是遇到同样身残志不残的知名地产老总的话,或许她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从新找到自我。“成为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成了秋云以后的方向。从午夜电话开始扬帆,为迷失方向的人指引方向,从此小小的电话线便成了秋云认定的事业。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多到远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都知晓了秋云。国家给予的荣誉并没有给秋云带来舒适的生活,反而因为这份荣誉,让秋云压力更大,不但要对得起国家给的荣誉,更要为越来越大壮大的“公益热线”投入更多。越来越多人找这个公益热线求助,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都是得由主办者(秋云)想办法。她只能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可是她又不愿意以国家给予的那份荣誉去赚钱,只能从正常商业中想办法。以致在晚上空闲的时候还得踩着三轮车去进货摆地摊……只是了的壮大公益热线每天的支出远远要大于摆地摊赚得钱。可是秋云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到后来成立了婚介结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别人。
在生活的过程中,无论什么事,一旦发生了,就一定有一种解决的方式。因为,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办不事的人。秋云用她精彩的人生告诉大家:“人,只要坚持了一种归零的心态,人生就没有迈过不的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