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家杂谭散文读书
千分之一个哈姆莱特

千分之一个哈姆莱特

作者: 易恒40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6:12 被阅读78次
千分之一个哈姆莱特

又是夏天,又到了乘凉说戏的时候!

多年以后,每当独自坐在凉亭里乘凉时,都会想起祖母带着十八个儿孙听祖母三姊妹说故事的那个晚上,那个老姨娘摇着蒲扇在竹床上说的情景,至于他们说了什么,睡着的人并不曾听得真切,更何况二十多年了,内容的记忆,更是廖廖。

其后的夏天,在乡里老了人的时候,跟着父母去看过几次花鼓戏,大凡也只记得热闹的情景,戏的内容,本来就不曾领会,记得尤其稀少。

再随后的夏天,有了电扇和电视之后,不用到外面乘凉了,记忆中也几乎没有了草台的花鼓戏看了。父母看的京剧,居然一个也不曾看。

再后来的戏剧,似乎也在课本里学了些片断,但并没与戏台联想起来。

对于戏曲的了解和记忆,也就只能搜索到以上内容了。

演戏既然搏不了功名,便只能成为一种爱好。唱戏的伶人,似乎并不被人看好,称谓都不慷慨,蔑蔑地称之戏子,连演员都不舍得给,更遑论艺术家了。大抵戏子无情,似与娼妓不分。

演戏的人,也产生了分化:传统和现代。传统的吃力,现代的吃香,似乎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或许大众的口味,吃惯了素的,猛然尝到荤后,便越来越油腻了,再要回到素食的日子,恐怕尤其不习惯。而长期的荤腻,似乎也腻了,还得搭配点素菜。

这兴起的国学里面,也含着传统的京剧。有了这个正名,便可以大而皇之的说说戏曲了。而戏曲的精髓,并无领悟,只好把原本的戏台演出,转化成故事,象老姨娘一样,在乘凉时当做谈资。

于是今夜的夏天,在凉亭里,我对着女儿说起了故事。

    哈姆莱特是个王子,他的父亲老哈姆莱特是丹麦的国王,可是老哈姆莱特被他的弟弟谋杀了,国王的位子也被篡夺了,漂亮的王后也被弟弟占有了,成了新的王后。本来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可冤死的老国王变成鬼魂把真相告诉了他的儿子——年轻的哈姆莱特,儿子当时并不相信这种事实,也难以求证真伪,毕竟此时的国王一手遮天,早已经销尸灭迹。知道真相而且还活着的只有两个人:现在的国王和王后。要想获知真相,就只能从这两个人了解。可是现在的国王正是嫌凶,自然不会说真相。唯一可能说出真相的只有王后,况且王后本来也是受害者,又是王子的亲生母亲,理应母子一起同仇敌忾。但似乎母亲王后被挟持了,屈服于新国王的淫威之下,只好委屈求全。况且哈姆莱特也没有单独见母亲的机会,所以哈姆莱特要想直接从当事人嘴里获知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事本来可能成为千古之谜!如同宋太祖和宋太宗一样,只留下烛影斧声的民间传说……

可是中国人解决不了的悬疑案件,哈姆莱特却聪明地破解了,而且还用起了中国的一连串计谋。先是诈疯,玩起假癫不痴的计谋,迷惑了新国王,让新国王虚实难知,然后哈姆莱特顺手牵羊玩了个木马计:在一出送给国王的戏里安排了一个新国王谋杀老国王后取嫂成妻的剧情,通过剧情来试探国王和王后的反应,结果,不出所料,国王勃然色变,王后也是情绪大动。通过还原情景观察当事人的情绪,哈姆莱特完全证实了阴谋,演了一曲精彩的“打草惊蛇”之计。

接下来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报仇雪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哈姆莱特却发起慈悲来了,认为此时把仇人杀了反倒是便宜了他。“……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正是这段话产生了那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这么一犹豫,正应了中国那句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殘忍!”接下来,新国王知道阴谋被识破,赶紧杀人灭口,如果干脆利落地杀人灭口也就罢了,凭此时国王的权力简直就不是个事,可国王阴谋诡计玩多了,总想把事情干得神鬼不知,这不,新国王又玩起了“借刀杀人”的计谋——把哈姆莱特送到英国,并送了一封国书请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新丹麦国王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正准备偷着乐呵乐呵,只等派出的使者带回好消息。可是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一群海盗把差船劫了,哈姆莱特阴差阳错被劫回来了,不但人回来了,临走前还玩了个“偷梁换柱”的掉包计,把国王的文书改了,结果让押票的人成了替死鬼。

哈姆莱特回丹麦后,新仇旧恨一起算,最后与国王、王后同归于尽。

女儿似懂非懂地问:莎士比亚为什么让哈姆莱特去死,为什么不让他象英雄一样凯旋,这样岂不更完美?

我说:你是不是现代神剧看多了,凭着一个孤胆英雄,把一个国家灭了,自己还毫发无损。

女儿又问: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吗?

我说:莎士比亚并没有告诉我们正义战胜了邪恶!他只告诉我们有邪恶就有正义,正义一定得付出代价,他让哈姆莱特与国王、王后同归于尽就是为了说明正义与邪恶打了个平手,正义并未胜出。就象白天和黑夜一样,如果人们永远生活在阳光的天下,生活虽然灿烂,但没有了黑暗的掩护,嗜睡的人们照样萎靡不振。

可是女儿仍然不理解:“我们弘扬正义,说明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可你说的宋太祖的正义怎么就没有人去伸张呢?邪恶的宋太宗又立了新的正义标准,大宋的道德标准就反了吗?”

“那只是传说,真的事实也许不是那么回事。”我只得窘迫地回答。

我暗暗在想:假如正义是人类的终极真理,那么人类历史的每一页都将改写,“正义”的历史将象流水帐一样成了记录年月的帐单。

后来的尼采,有了新的发现:很多旧有的道德,完全就是弱者对强者的一厢情愿的"立法"。

而这个理论我却不能告诉女儿。

我说:天黑了,我们睡觉去吧。

相关文章

  • 无标题文章

    哈姆莱特最大的悲剧在于哈姆莱特自身的缺陷

  • 哈姆莱特

    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叫哈姆莱特他讲的是一个悲剧,哈姆莱特的父亲死后不是哈姆莱特当国王而是他的叔叔所以哈姆雷特因...

  • 哈姆莱特和国王

    在哈姆莱特这一部悲剧中,我最佩服的是哈姆莱特和国王,为什么我比较喜欢哈姆莱特,是因为,哈姆莱特的态度和他的不急于求...

  • 泽兄评哈姆莱特的延宕

    莎士比亚有一部非常伟大的悲剧,名叫《哈姆莱特》,这本剧本讲述了哈姆莱特为父亲复仇的经历。 哈姆莱特,他...

  • 当代大学生与哈姆莱特

    说到哈姆莱特这个人,屠格涅夫曾经在谈到《堂吉诃德》与《哈姆莱特》的时候,说到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可以代表人类天性轴的...

  • 莎剧《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一剧是讲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母报仇雪恨的故事。哈姆莱特的皇帝父亲被谋害,母亲在父亲的丧葬不到两个月...

  • 哈姆莱特

    阴森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王宫,四处刮起血腥的气息。老王神秘地死去,其弟克劳狄斯登基为王,并娶了他的嫂子为王...

  • 哈姆莱特

    开头:夜色深沉。弗兰西斯科站在台上守望,军士巴多那自远处上。 结尾:把这些遗体都抬起来,这样的情景只适于战场,在这...

  • 哈姆莱特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哈姆雷特》里,“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 哈姆莱特

    世界末日 一万人里只有一个 老实人 荒芜不治的花园里 哈姆莱特捡起莠草 那是一株长满了恶毒的 紫色莠草 地狱的孽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分之一个哈姆莱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ob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