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十.《出生入死》

五十.《出生入死》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8-07 18:39 被阅读0次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

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老子把人分成三种,他是这么说的: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十有三就是百分之三十的意思。生之徒,百分之三十;死之徒,百分之三十;动之死地,百分之三十。加起来只有百分之九十,还有百分之十,老子把它叫作善摄生者,即很会养生,很会保健的人。

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同样是自然生,自然死,没有特别去养生,也没有自己去找死,这种人占了百分之六十,因为里面有一部分是生之徒,有一部分是死之徒。

换句话说,同样自然生,自然死,有生来就长寿的,百分之三十;也有生来就短命的,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不动则已,一动就自找死路。另外百分之十,善摄生者,他们很会养生,很会保健,但为数不多。

“出生入死”,为什么叫出生?为什么叫入死?出生的意思,就是从无到有。入死就是从有到无,因为老子讲,一切事情都是生于无,然后复归于无。万物生于无,最后复归于无,就叫出生入死。

我们常常问人家,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就是这四个字,出生入死。生从生处来,死往生处去,这就表示中国人很重视生。

我们没有说,死往死里去。所以人走了,我们叫往生,没有叫往死。我们是生的学问,我们的生活很重要,我们所讲究的是人生。

这跟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是不谋而合的。这不是忌讳,不是迷信,而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本来就是生。

“生之徒”,是说自然长寿的;“死之徒”,就是自然短命的。不见得说,我什么都不管,一切顺着自然,就一定会长寿,不一定。

动植物也是一样,有的活得久一点儿,有的活得短一点儿。人的寿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常常讲,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因为有生之徒,就有死之徒。

人自然生,自然死,里面分两类:一类占百分之三十,是自然长寿的;另一类百分之三十的人,是天生短命的,这不能怪他。

还有一种,老子特别提出来,叫作“人之生”,说这百分之三十的人,一生出来,不动则已,动之死地。

“动之死地”,就好比走路不好好走,一只手拿着手机,不停地玩;我就想到动之死地。

夫何故?

其实是老子老子讲完那三种人的比例以后,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他的答案是:

以其生生之厚。

就是说你求生太过了,贪生怕死,而又不得其法,反而加快死亡。太过重视营养的人,最后也是动之死地。人想养生,要得其法。

所以老子接着就说:

盖闻善摄生者。

据说,那些很会保健,很会养生的人,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这种人就算在陆地上到处去走,也不会碰到凶猛的野兽。

其实也不是说不会,老子的意思是说,就算碰上了,它也不会咬他,他也不会死。这种人就算去打仗,到处都是兵器,也不会为甲兵所伤。

下面老子接着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兕无所投其角。

那种凶猛的野兽,它想伤害你,但它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它的角不晓得顶哪里。

虎无所措其爪。

就算很凶猛的老虎,它的爪子很厉害,但是它找不到地方可以伤害你。

兵无所容其刃。

虽然兵刃很厉害,但是你没有可以被伤的地方。 

老子知道我们听了这些,都很疑惑,怎么可能?所以他说:

夫何故?

这是什么道理?一句话就讲完了:

以其无死地。

“无死地”就是没有制造死亡的原因。

我们现在传承成四个字:命不该绝。命不该绝的时候,碰到再凶的野兽,再猛的老虎,再尖锐的刀刃,都不会受伤。因为你自己没有制造让自己死的缘由。真的会这样吗?

其实老子讲的并没有这么具象,他在告诉我们一个观念,就是一个人只要戒除贪念,只要不对死有恐惧,只要谢绝一切声色名利,就很会摄生,很会保养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置之于死地。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跟这个其实是不谋而合的。我已经置之死地了,再也没有死地了,也不必担心了,结果反而不会死,反而会一心向生的方向去努力,这样就不会动之死地。

道是一样的,动物也是道所生,动物身上的道和我们身上的道是一致的。你只要不去犯它,它多半不会来犯你。

老子为什么一直说,人要复归婴儿,就是当你没有任何心思,没有任何杂念的时候,反而很纯真,而纯真就很接近道,那就给你很大的保护,这只是给大家做参考。

我们能不能长寿,谁也没有把握,所以长寿也不必高兴,短命也没有什么好怨的。读完《道德经》,你就知道自然生自然死里面,必然有两种,而且数目都还差不多。我们所要在意的是后面这种,不要让自己动之死地。

我们善摄生,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好好保健,好好养生,这也不容易,不是说花些钱,买些保健品,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真正最要紧的,还是内心的修养。老子说戒除贪念,不该得的不要妄想,不要追求虚名,不要追求不正当的利,更不能追逐虚华、奢侈以及声色,那你就无死地了。无死地就会避免很多意外死亡。

—— 曾仕强讲道德经

相关文章

  • 五十.《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出生入死: 出处 《道德经》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解释 原意是从出...

  • 共学《道德经》第50天

    共学《道德经》第50天2022年4月6日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①,生之徒②,十有三③;死之徒④,十...

  • 《老子》不一样_第五十章_出生入死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诗译《老子》五十 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

  • 人的三种活法,你属哪一种

    走马观花道德经(50) 50.道德经第五十景点——不死之门 第五十章 仁者无敌 出生入死。 生之徒, 十有三; 死...

  • 2019.01.08晨间日记

    起床:8:10 就寝:12:00 心情:生气 午休:30min 昨日感悟: 《道德经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

  • 初识《老子》第50章

    第五十章八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动,动皆...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五十二】人生的根本问题只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 至道学宫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道德经第五十章解读。 出生入死 人生的问题...

  • 道德经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2021.12.28学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十.《出生入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oc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