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是内容常常记不住,能以自己的理解记个大概就很了不起了。
以前看到一个问题大概是说:“读书记不住,那读书还有什么用?”答案也大概是这样:“我小时候吃了很多东西,都不记得吃了什么了,但是它们都变成了我的骨和肉。”
当时我有点迷惑,身体是自动过滤食物的,有用的就留下了,消化了,变成身体的营养,最后变成身体的一部分,但是读书如果记不住,那对自己有什么用呢?
今天我对这个答案有了更深的理解。
今天第二次看《微信互联网平民创业》这本书,越看越觉得自己是不是从哪个地方看过这句话,或者那句话,看到最后,知道,都是在这本书里看的,不是从其他的什么地方,就是这本书。
看到一些观点,会非常的认同,再对照自己一看,原来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虽然第一遍的内容都记不清了,需要再看一遍才能觉得熟悉,但是其实,那些我认同的观点,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影响了我的行为,让我在生活中不断的践行,那种思想,最后让我变成了现在的我。
比如说,估计我以前是个有点讨好型性格的人,总觉得别人开心最重要,总想着怎么做能让别人比较开心。如果别人面无表情或者有点凶的话,我会想是不是我做的不对,或者这个人对我有意见,那样的人我一般不太想打交道,非要打交道的时候,思路就有点跟不上的,卡壳的状态。
但是读了一些书之后,一些观点,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我,让我觉得别人没有那么重要。
知道了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别人的情绪就不太能影响我了,只要保持善良,礼貌就好,不必处处小心讨好。
感觉现在身边人都友好了很多。只要你说的是对的,他们不认同那也是他们的事,你只要说对了,做对了,那么就和蔼的硬气的那么做就行了,不必在乎我这么说,别人听了会怎么想,会怎么想我呢,我不在乎!
所以那些书的内容,时间长了记不住很正常,只要我们可以当时有收获,并那样做了,时间长了,她们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
要不然有句话会这么说呢: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