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二意
(一)树立服务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对象就是接受教育的人,其兜售的产品就是教育——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在商业场上有“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那么在学校教育上呢?虽然,我们不可能将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人当作“上帝”,但是,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困惑地来,满载而归,让他们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最起码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还是可以做到的。学校教育需要切实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
1. 树立对学生的服务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向所有教育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掌握优质服务的方式方法就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看家本领,研究优质服务的方式方法是我们的成长之路。学生就是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就是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学生受教育程度的优劣直接反映了教育质量的优劣。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现在小孩子从3岁左右就开始接受教育,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虽然也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更多的是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所以,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重任。而传授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就是学校教育向学生兜售的产品、服务项目。所以,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我们的服务,满载而归,就是学校教育要研究的问题。学生想不想、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教育提供的服务就成了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某一位或者某几位教师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从事这一职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学校,就是全体学校教师的共同责任,特别是负责学校建设、管理工作的教师的刻不容缓的责任。那么,当我们遇到个别特殊学生不愿接受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时需要怎么做呢?首先,第一接触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各种合理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服务。当然,不能是“强买强卖”的关系,而是“你情我愿”的关系。其次,当遇着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主动寻求其他教师的帮助,共同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法。第三,遇有典型案例时,提请全校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法,也可以向教育专家寻求解决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愉快地接受学校教育提供的所有优质服务。
2. 树立对其他教师的服务意识
教师站在三尺讲台的时候,在学生眼中你就是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既然从事这个神圣的职业,就需要具备从事神圣职业的职业素养。最好的教育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同时,也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学生的监督。我们只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给学生美的展示,塑造偶像的形象效应。所以,我们教师之间也需要具备互相服务的意识,从而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