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books每日推荐~社会科学类
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北京为什么会折叠?

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北京为什么会折叠?

作者: 文穴LCAVE | 来源:发表于2016-08-23 11:15 被阅读11878次

《北京折叠》的横空出世,就像孙杨后面的宁泽涛一样,占尽了文艺界的眼球。但是被科幻噱头吸引的人们恐怕要失望了,因为这部作品并非是一部科技含量很足的小说,相反她只是套用了科幻的类型来述说社会的分化罢了,因此其在社科文化的意义上是大于应用科技的。

有人说,女子有美貌就好了,这样估计这位文学新星将要成为文艺界宁泽涛了

那么我就来侃谈一下《北京折叠》这部作品。描述之前,我先来帮助大家整理一下这个简短的故事。

故事围绕的人物不多,情节也很简单,主人公老刀,48岁看似已经像是中老年的男人为了给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糖糖)报上幼儿园需要筹集一笔巨款。而世界当时分为三个空间,第一个空间是白领们和他们的随从(高级蓝领)的世界,第二个空间是普通蓝领,包括学生等的世界,第三个世界就是底层的垃圾处理者和一群底层生活者(小摊贩之类的人物)。第一个空间占有24小时,而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共有24小时,但是每个空间之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不可逾越,三个空间其实处在同一个立体空间内,但是当第一空间展开的时候,第二和第三空间就休眠收拢了,反之亦然。主人公老刀为了赚取巨额费用答应帮一个第二空间的大学生秦天送信到第一空间的依言,并且带来回信。而到了第一空间之后,老刀又接受第一空间依言的委托(因为她已经和老公订婚了,她其实欺骗了秦天),所以她要求他隐瞒这个事实,并给了大笔钱款。而在老刀疏于防范被第一空间的人抓住时候,被一个从第三空间升级到第一空间的老葛(高级蓝领)给解救了。老葛带领着他参加了一个第一空间的庆典大会,并听到了关于他们第三世界垃圾工或许会被替换的消息,几经坎坷最终回到第三空间。在租房里看到自己认识的年轻女孩还在和包租婆争吵,他就抽出了一万化解了问题,而他回到了刚醒来的糖糖身边。

炫酷的名字,英文版更有味道。

其实故事简单,没有什么过多的情节起伏和波动,就连主人公老刀的情绪起伏也并非很大,小说指向的其实就是一个社会问题——阶级的分化。

而所谓的折叠空间,不过就是阶级分化的象征表现。可以说这篇作品很有卡夫卡的风格。

那么小说呈现这些的意义在那里呢?

一、阶级分化的危机感

二、阶级界限固化的恐怖感

三、机械取代人类

从商周时代的出土资料来看,那个时代还有奴隶,奴隶等于活动的财富和驴子一样。奴隶不可僭越,奴隶生下奴隶源源不断。而平民就是平民,士族、公卿、天子。这些都是阶级次序不可乱。所谓周礼。而这个礼的意义就在于规范不得僭越,除非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例如战国后期商鞅变法时战争杀敌封侯),但是越到上层越困难。每个阶层有自己恪守的准则。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

但是这只是由于血缘产生的一种更为严格的分化,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阶级分化。因为他们曾拥立了自己的领导,例如商代的成汤带领了自己的族人打败了夏王,于是众人尊奉他为王。而之前的王也正是由此而来。(其实颇像以前的英雄称王的程序),这其实暗合了伊壁鸠鲁、霍布斯以及后来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比如,后羿射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世界。小民欢腾,推举后羿做了王。换成学术性的话,就是后羿和普通人民达成契约,后羿提供了秩序管理和保护,人民则为其提供劳动服务,

射掉那么多太阳,我为什么还不当王?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其实从侧面说明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

所谓的领导由此产生,但是在古代血缘论统治时代,因此龙生来是龙,加上大量迷信色彩浓厚的观念。一旦领导不提供秩序和保护,单方面毁约,人民很难推翻他(类似霍布斯提出的“授权不悔”的观念),从现实意义上讲,因为秩序结构已经形成,领导已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阶层,并伴有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从迷信色彩上,小民更不愿意接受改变,因为物质积累会因此损耗或者直接消失。所以敢于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就只有陈胜、吴广这些底层人民了。

“授权不悔“论,君主设立后,其大臣和民众成了缔约双方,一旦国家出问题,大臣负责。(君主立宪制度原型)

而到了现代社会,某些事物代替血缘,阶层渐渐转化为阶级。生产力成了最为关键的东西。因此血缘论被粉碎。《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奴十二年》等等呼之欲出,生产力得到解放。而生产力成了世界划分的依据。由此清末时期,生产力一下子落后的中国,沦为了底层。大量劳工输出,为上阶层的洋人服务,为什么?

还是很不错的小说

阶级为什么会产生呢?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表明,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产品剩余,产品剩余的情况下就要出现,由此而来走入了一个分配问题。那么分配按什么来呢,倘若按实际的劳动时间算的,那么恐怕底层人民就会获取更多财富。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所以,你说小四为什么组一个最世文化出来呢?

比如北京某人开一家公司,集合10个人为自己服务劳动,这10个人单独工作,每天赚取300工资,但是公司因为有大额订单以及员工高效配合运转,公司营业额,高达10,000。由此这10人的工资上升为每人500。公司除去开支1000,每天赚取4000。

马克思就称之为剥削。因为资本家控制了工人的剩余时间。简单的说,公司老总其实没有付出劳动,他只是做了投资,开启了公司。1000元的费用里肯定包含了秘书等人的费用。公司作为一个桥梁,架构了劳动力和劳动需求。很显然工资水平上涨,那么整体生活水平自然上升了。

那么这就是第一空间的人存在的意义了,带动我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所以说北京为什么会折叠起来,就是因为我们要走向致富的道路,生产力推动着阶级分化。

可是阶级分化的危机就来了。

大老板下面有小老板,小老板下面有工人。

人们怎么共存,我是资本拥有者我天天入账4000,而工人我每天入账500。我们享有的社会资源不一样,工人和资本拥有者必然开始对立起来。因为资本家实际上获取的是工人创造的产品。只因为资本拥有者掌握生产资料。那工人阶级就要夺取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资本,工人阶级就要夺取资本。这不行,社会必须有国家机器控制,不许触犯私有制法则,东西各有归属。于是阶级就只能走向对立。

而入账4000的人上面有入账8000的,剥削实际上是是一层层下来的。所以唯有快速实现资本积累才是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快捷之路。

于是原本只有一个公司的地方出现了两个公司。B 公司说1万的订单我们只收8000。而最终导致10个工人只收到400。但是B 公司接到了订单,A公司没有。所以工人们只能到B公司来。当然在只有一个公司的情况下,工人数量越多,公司便选择压低工资价格,工人们依旧只能默默承受,毕竟这比他们原有的工资高。当然当生产资料完全被资本拥有者控制的时候,工人们只能选择接受任何剥削。所以最后剥削下来,最底层反而是最严重的被剥削者。

“我们必将走上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又迟早要完”

这不单单导致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危机,同样导致上层人的危机,因为一旦底层人民在严重剥削下生活困难,革命就此爆发,工人集体罢工,没有劳动力,社会就停摆了。上层人民的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转瞬也会编制,安全保障也即刻消失。社会陷于动乱。

因此如何保障社会稳定运转,这历来是个问题。

最好的方式就是阶级固化,当然阶级固化是一个程度问题。也不是绝对的。

在《北京折叠》中第一空间和第二、第三空间在人口上有极大的限制,为什么?和当年美国29年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一样。一旦劳动力增加,而劳动需求不变,必然会导致阶级剥削加重。在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写的那样,我只招100个采摘工人,每个工人2便士,但是突然涌来了1000个工人,于是我降价到1便士。然而又涌来了10000个工人,他们说只要喂饱就好了,于是我便在葡萄园设立一个便利铺,维持一些基本粗糙的食物,于是每个工人都不用钱了。剥削者就能赚取好多。但是问题又来了,水果谁来买呢,工人都没有钱来消费了。上层阶级又不需要那么多消费。因此水果价格下降了,这导致底层生活水平继续下降,于是资本主义的悲剧诞生了。

很好玩的书名,很现实的故事

有人说,那么为什么工厂主要降低工人价格呢,他给了工人2便士,工人就能用钱消费,消费促进生产,于是水果价格维持稳定并且还能上升,那么就能保持良性运转。但是要知道投资者追求的是回报而不是短暂的社会效益。

因为社会在竞争,倘若你不加速资本积累,那么你就会渐渐沦为被剥削者。

由此,保证了第三空间的底层人民的人数,以及第二空间和第一空间的人数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在《雪国列车》这部电影里其实解释清楚了,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因为不断繁殖,势必会有人挨饿,因为上面的劳动需求暂时是定额的,由此。最前一节车厢的领导者和最后一节车厢的暗中领导者就达成一个协议,最后一节车厢人民的起义后使得一部分多余的人被消灭,由此促成了社会的稳定和等量守恒。

总有一批人要死,不然哪里来空余的空间

由此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务必需要存在定额的人数,因为一旦多出来,城市的社会结构就会发生奔溃。所以一方面,人数要稳定。所以三个空间不能随意转换,为了维持稳定,三个空间的流通必然会更加受到限制。

《北京折叠》里指出了,第一空间是500万人口,而第二空间是2500万人口,第三空间是5000万人口,其实里面不难保证有老葛这样从第三空间跳到第一空间的,但是绝对不能出现大的波动。因为一旦发生变化,社会秩序就乱了。正好比处在战争的年代,生命朝不保夕,生产力极速下降,人们又都退回到原点。

相信我,战争是可怕的,不信你从手上割一刀试试,看看疼不疼。

还忘记提醒各位,这就是现实。

那么固化之后,社会怎样继续前进呢,两个方向,净化和进化。基本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一要可持续,而要发展。怎么发展呢——机器取代。

《北京折叠》里的吴闻主任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一旦底层5000万人由机器取代,垃圾由溶液制剂消耗(虽然有些小污染,但是随着技术改良,必然会消失的)。那么我们的生产力又能上升一部,而且上层人民就不会看到这些人受苦了。但是白头发老人却充满了人文关怀,那么这5000万人中至少3000万失去了就业岗位,他们不可能涌入第二空间。也不可能自动被消灭。这要怎么办。他们反而成了牵制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问题了。

施瓦辛格嘿嘿一笑,世界颤抖。

而试想第三空间的人能够被取代,那么第二空间的那些蓝领为什么不能呢,既然第二空间也能被取代,那么第一空间的如老葛这样的高级蓝领能否被取代呢,也可以吧。既然如此,最后可能世界就只剩下第一世界的一批人了。而或许在他们的竞争下。只需要几个人留存在这个世界上享有最高资源,发展到生产力的顶端就好了。

So,世界真的成为了Lonely Planet。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好了,社会科学本不是我的专业,但是文学是反映生活的,因此我也不妨作一些诳语,与大家共赏,以上并没有涉及隐射政治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火土土:现在觉得比较惊慌? 我的天。难道你们以前都不看小说的吗?这种现象,应该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吧。。
  • d1bd634578fb:人分369等很正常,就算有一天真的出现了打破这个格式,人人平等的乌托邦社会,那我相信,一个高级女博士绝对不会嫁给一个拾荒专家: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d1bd634578fb:@FindmyownYX 好的
    e998df704321:@CloudDu 嗯...想起一本书《塞氏企业》作者:里卡多·塞勒姆;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 第七集》可否分析一下并分享出来?还有一部电视剧《北京青年》及 片尾曲;Teach for Taiwan -- 刘安婷

    五个可以一起来看,也可以分别看,然后仔细分析一下。欢迎碰撞~
  • 陈醋Alexander:不管是西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不论什么制度,关键一点还是防止腐败,近百年的西方经济史也可以说是防腐败史。况且资本论里面也强调了这一点
    陈醋Alexander:来源郎咸平的一本书《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 像疯一样自由:没学过经济学相关知识,但是感觉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有一点要说的是第一空间的人总是少数的,第三空间的人总是大多数的,所以社会才得以正常运转,还有阶级固化这东西本身就一直存在,古代的君王和百姓,现在的城市精英和农村人民,为什么说有老葛这样的人存在,就是说我们平明百姓也是可以通过努力从第三空间变为第一空间的人的,但也是少数,社会总会提取那么一些人上来维持自生稳定
    文穴LCAVE:说得很实在:blush:
  • 780200fef2ed:雪国列车,政治含义而已
  • 小蜗小:在简书里看到了知乎样的文章。先mark,有空细细看
  • 千劫尘土一杯沙:折叠的背后是阶层固化和限制。所谓的官方通道,是给有上层途径人准备的,老刀一样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儿,亲近上层的老葛也只是知道,自己想回三空间探亲也要借助老刀。
    文穴LCAVE:@三五个伴儿 :blush:
  • 马期门阅读:很喜欢这样的文章,很有见地
  • 陌夌:虽然细思极恐 但是 很真实
    文穴LCAVE:@陌夌 :blush:
  • 949f63f516dd:这部作品得了诺贝尔奖是吗?
    949f63f516dd:@莫菲魔法索 好吧是雨果奖
    苏遗桐:@莫菲魔法索 。。。。。。。
    文穴LCAVE:@莫菲魔法索 。。。。。
  • 月下山河:与雪国列车类似
    文穴LCAVE:@月下山河
  • 08f10375b055:完全不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那啥“剥削”,没这个,工人就会过好了。
    文穴LCAVE:@三寸枯树皮 剩余时间为关键。亲,自己不懂别瞎说。
  • 葉卿泠:所谓的人人平等,最后感觉回到了历史洪流的最初的等级制度:mask:
  • aa0ff1330c39:面临利益,争先抢后的成为该阶级
    面对迫害,歇斯底里的维持该阶级
    然而只有面对幸福与享乐,才会忘记自己的阶级。
    利益让阶级显现,阶级支配你追逐这样的利益。
    文穴LCAVE:@墨执锋 可惜圣人少,不能听汝言;再叹圣人多,田叟应嗤笑。 :blush:
  • 大胖鱼:换一个角度理解,为什么资本家能够获取高额利润?因为他承担了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的风险,高风险带来高回报,理应获得更多的分配额。而作为职员,工人的劳动者不需要承担企业失败的恶果,最多再找一份工作。社会经济如此运行,自然有着其深刻的道理,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像作者这样的思维方式所忽略,基于片面、老旧的观点和理论得出的结论,容易将人引入歧途,如果类似观点还大量传播,那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将是很大的,下笔写文,请慎之又慎。
    e998df704321:@大胖鱼 嗯...想起一本书《塞氏企业》作者:里卡多·塞勒姆;一部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部电视剧《恰同学少年 -- 第七集》可否分析一下并分享出来?还有一部电视剧《北京青年》及 片尾曲;Teach for Taiwan -- 刘安婷

    五个可以一起来看,也可以分别看,然后仔细分析一下。欢迎碰撞~
    文穴LCAVE:@大胖鱼 可以可以,却是他承担了投资失败的风险,高风险就高回报的说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因为投资和劳动不同,请仔细看看清楚。但是这不代表他在学术定义上就不属于剥削了。你这个逻辑漏洞自己考虑清楚吧。而且请看清楚,我并非在说资本运作不对。但是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文章已经说清楚了。所以某些人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拿出社会和人民的噱头来说别人。难不成你是想为自己澄清一下。不要站在浑水里说自己干净。可悲的人。
  • xwp:现在的资本通兑规则存在剥削,人的非正能量欲望严重。所以最后要趋于机器规则下劳得相当,并且人对自身道德(欲望克制:懒惰,压迫,投机)都要达到一定水平,古时有圣人,那就有可能大部分人就有可能成为类圣人。
    xwp:当然,只是基于当前环境,现有认知的设想。未知的世界会发生什么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人类基因选择的沉淀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先天差距了。
    文穴LCAVE:@四季树 有些道理
  • 那啥v:为啥举例全是1920年代的美国,这都快100年了好不好?能不能说点有用的?
    文穴LCAVE:@眼镜Z :+1:
    54b05068c605: @那啥v 如果从资本还不懂得掩饰自己的年代,都没有看到问题。这文章暂时对你来说是没用……
  • 刘振杰:拍成电影吧,肯定好看
  • Nudge:阶级固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有一天智商、情商、外貌、寿命都是基因工程都可以赋予的,那第三空间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发生跃迁了。我们会发现科技让我们最终变得不再像人类了,而是进化(净化)了 :smile:
  • c510fd213f3e:理解很到位
    文穴LCAVE:@田坤FC 谢谢呐。
  • fc6b1ec4f071:发展还是不断跑偏再趋于平衡的过程。文明拥有强大的自我愈合性质。
    fc6b1ec4f071:@木左儿 ( •ิ_• ิ)毕竟科幻是生命的三大支柱之一。
    文穴LCAVE:@很俗很俗的一个盲者 这句话挺好。
  • 7495726f6781:交给编剧把,故事大把大把的
    文穴LCAVE:@骑行在路上 :blush:
  • 6a317b483bf7:那么搞什么的社会科学尽然被你这么解读大体了解下
    文穴LCAVE:@仍需坚持 ??
  • 5c50ef5c8e34:感觉这本书挺有意思的
    文穴LCAVE:@风d缘 :smile:
  • 张子溪Steven:这个题材拍成电影的话,我会去看。
    文穴LCAVE:@陆枫 我也觉得值得一看。就是情节太弱。
  • 81194acc1236:那现在经济萧条或缓慢是不是就是到了分化的起跑线上了呢?但到终点也就还是在起跑线上,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定论是个圈咯,那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不会有走到头了……
    文穴LCAVE:@JonnyQuest 并非如此。你仔细看完文章的话,会发现我指出了市场是盲目的这一点。国家机器很大程度上和分配方式有关系,但是政治不是不涉及,是不应该多言。
    JonnyQuest:@木左儿 您的文章其实涉及不到政治,就是经济问题,自由市场正常发展,国家尽可能少干涉,金融危机就算来了,市场自己就会调节
    文穴LCAVE::smile:政治的事情可不能乱说。这样会导致无政府主义的
  • 渭予:可以这样理解么? 在分工过程中,因为高效率者和低效率者 必然产出盈余者和亏欠者,因为资本是分工的提前,马太效应下 盈余者盈余 亏欠者亏欠 ,所消费和控制的经济社会资源差距加大,阶层由此产生。
    文穴LCAVE:@开尼文 键盘侠总是愿意蹭我的热点来这里说事,自己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可怜,无趣。
    开尼文:@渭予 唯一一个有点水平的评论,提到了马太效应导致的分配失衡
    文穴LCAVE:阶层还算是好的。阶级就会有矛盾了。毕竟嫉妒之心人皆有之。看见人家高薪但没看见人家努力。
  • 神探糖三角:为了看女神进来的。。。拿过新概念一等奖,清华毕业,投身公益事业,也业务时间写写小说还得了雨果奖,有比这更完美的人生么
    文穴LCAVE:确实呐。第一空间的依言
  • JonnyQuest:这部小说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天天讲情怀,把想当然的概念生搬硬套,且不说马克思今天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我只举一个例子,所谓垄断真的是不健康的吗?真的不是自然产生的吗?真的是剥削吗?世界在变,所谓物质极度匮乏时代的思维方式已经是行将就木,再坚持也只是做遗老遗少,徒增笑而。
    文穴LCAVE:同学,你显然是看了几眼就开始瞎说了。请仔细看看文章。到底我是什么观点吧。什么马克思主义都弄出来了。难不成引用海德格尔的观点就成了纳粹。哎,评论请走心。
  • 笨二儿:北京折叠是一部小说?
    文章很有意思。
    文穴LCAVE:最近继三体之后获了国际科幻大奖的一部中篇
  • 诸子百家谁的天下:想要资源?去争去夺吧!
    诸子百家谁的天下:@木左儿 桃花源里面的人对于我们来说便是死人!
    文穴LCAVE:资本积累是竞争,能处乱世而心安者。少之又少呀。
  • 想吃甜食的小胖叔:很有意思
    文穴LCAVE:@想吃甜食的小胖叔 有意思就好:)
  • 霜晨月_ScY:受教了
    文穴LCAVE:互相学习进步。
  • 文穴LCAVE:这个确实是很可怕的。
  • 狂武:就和古代种地一样,人越来越多,地越来越少。最后就只有战争了。然后地广人稀,又开始慢慢繁衍。
  • 文穴LCAVE:恩。确实如此。但是更多力量型的。
  • EvilDr:阶层分化。不只人类世界,动物世界更是如此
  • 54e242970843:恩格斯的著作都看完了么
    JonnyQuest:@京华烟云 这个时代没必要看他了,一部物演通论足矣
    文穴LCAVE:哦哦。没有没有。看了也有许多不懂的。许多妄言之处还需多多指教。
  • 源先:最底层的阶级学会使用利器, 刺激整体社会的需求就好?
    文穴LCAVE:这个我也很难找到解决方法呐。
  • d87430cdfd5b:社会经济学,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相对人口的过剩,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过剩人口存在,使在业工人感到一种压力,资本家借此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文穴LCAVE:说得很对。
  • 小强溦:像我一样的没背景没资源的大学生该怎么办呢?
    文穴LCAVE:@小强溦 客气啦。加油!
    小强溦:@木左儿 谢谢你,让我能了解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文穴LCAVE:抓紧努力。大学生其实是一个跳板。就像军队一样。你可以跳在第一空间,也会落在第三空间。看你发展。机会相对平等。
  • cbac625176da:那张图反映的不是资本控制政治吗???
    文穴LCAVE:政治很大一部分就是生产方式分配和国家机器。这个就少谈一些了。
  • N年度最佳先生: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不过我居然看下来而且看懂了
    文穴LCAVE::smile:。看懂就好呐。
  • 李默遥:一治一乱
  • 扣舷:倒是想看看《北京折叠》了
    文穴LCAVE:软科幻,建议读一下学术人物王德威关于此的论述。
    EvilDr:@扣舷 实在搞不懂怎么会扯上科幻奖,这就是一部反应现实的小说而已
    文穴LCAVE::smile:。其实批评的言论会比较多一点。

本文标题: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北京为什么会折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wg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