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
市场心态回暖,支撑趋势向好,尽管还有反复,但相比之下,操作机会增多,中期复苏势头,也在若隐若现,及时调整思路,逢低择机加仓,优先配置成长。
多方卷土重来,优先配置成长
市场回顾
昨日两市小幅低开,早盘稍作探底,便被强势拉起,科技带头大涨,吹响反弹号角,个股全线普涨,65只股票涨停,多方卷土重来,上演单边做多,强势超出预期。沪指低开高走,再创反弹新高,注意上方缺口,及均线群阻力。受利好刺激,创指大涨4%,让人刮目相看,后市继续向好。板块方面,行业悉数翻红,电器仪表、IT设备、软件服务等领涨,板块轮番接力,激活市场人气,多方大获全胜。市场跌宕起伏,趋势信号混乱,多空快速转换,令人无所适从。比如创业板,周三的中阴线,险些创新低,单看K线组合,是典型空方炮,正常情况下,穿底概率极大,但是不跌反涨,说明资金惜售,内在做多意愿,已在缓慢恢复,结构机会增多,因此,维持谨慎看多。
市场研判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明确指出,三季度中后期,或是重估窗口,并强调:“爱在深秋,不醉不休”,中期方向确定,不用计较太多,不然失去更多。尽管行情诱人,但难以普涨,结构性行情中,还要选对方向,不然到头来,也是白忙活,弄不好的话,跑不赢指数。那如何配置,目前主流观点,大概有两种,一是被动型,想继续死守,等到解套后,再考虑调仓,那这种策略,能否行得通,得看持仓质量,基本面太差,非市场热点,没资金关注,自然受冷落,若选择坚守,会错过机会。二是主动性,对趋势认识,非常的深刻,择时能力强,可波段操作,借助期指、期权等,适当增加杠杆,获取超额收益。另外,不善于择时,那就买ETF,来复制指数,赚个平均数,其实也不错。再想更好点,那就均衡配置,相对看好基建,以及大创新,在回调过程中,考虑战略加仓。
年初以来,市场持续下挫,重塑投资信心,还需要些时间,但是政策边际,确实有所转向,只需坚定信念。至于执行效果,我们先不考虑,至少政策风险,暂时不会恶化,内部矛盾缓解,利于修复反弹,除此之外,只剩外部扰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冲击情绪,但不影响趋势。因此,我们中期看多,那么反弹来了,应该买些什么,前面已经说过,关于看好原因,分两天来说明,首先来说基建,因受政策扶持,不管市场咋变,至少不会踩雷。7月政治局会议,敲定经济政策,积极财政发力,来补基建短板,应对外部冲击。基建领域投资,万亿规模待发,提升行业估值,我们认为,补短板的表述,是用基建托底,而非强力刺激。基建预期改善,向上阻力最小,回顾三轮宽松,中西部区域,铁路、水利反弹最强。因此,可以此为线索,在上述范围内,精选中低估值,基本面优良的公司,进行逢低配置。
后市策略
市场心态回暖,支撑趋势向好,尽管还有反复,但相比之下,操作机会增多,中期复苏势头,也在若隐若现,及时调整思路,逢低择机加仓,优先配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