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泠月小苑】
撰文‖黄油饼干
序
世人皆道安定大将军骁勇善战,年少有为,应当为国四处征战,扬我国威,可是少女的心事无人知晓,没有人知道他也是少女辗转反侧的夜里所魂牵梦萦的人。
正
那年阿雩正值髻年,梳着一个小小的辫子,跟着七里街年龄相仿的孩童们玩家家酒。
“应该我来当阿爹,你来当儿子!”
“你上次当过阿爹了,这次该轮到我了!”两个不大的男孩争论不休。
“既然你们吵不出个结果,就我来当阿爹吧!”一道突如其来的嗓音夹杂着清晨的雾霭打断了孩子们的争论。
“凭什么呀?”
“对啊,凭什么?”两个男孩突然站在了同一战线。
“凭我比你们大”声音从上方的屋檐传来。
阿雩应声向上望去,只见一个身着华服的半大少年正蹲在屋檐上探身向下望,晨光镀在他的脸颊,打出一道虚幻的光影,瞬间摄走了阿雩的心魂。
“阿雩,你说吧,到底谁来当阿爹?”两个男孩问道。
“那,那就他吧”阿雩一边回答一边低下瞬间变得通红的脸,试图用大声说话掩盖心脏快蹦出胸腔的事实。
一个男孩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也抬头向上望去。
“豁,我算是明白了,阿雩,你就是个见色忘义的主,阿宝,我们走。”
两个男孩离开后,原本吵闹的氛围,瞬间变得寂静和缱绻,时间似乎被无限拉长。
阿雩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快从喉咙蹦了出来。
等到两个男孩快走出巷口,屋檐上的少年才轻笑一声,从屋檐上跳了下来。
“原来你叫阿雩,现在他们两个也走了,只有我能当阿爹了,是你做阿娘吗,来吧,教教我怎么玩。”
自那个清晨初逢后,少年常常会跑到阿雩母亲的冰粉摊子上找阿雩玩,
时间转眼即逝,阿雩似乎一夜之间就从曾经羞涩的孩童,瞬间就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少年也已束发。
“你是不是跟人打架了?怎么连脸上都有伤?”阿雩急忙拿出帕子擦拭他的脸颊。
“阿雩,我要去参军了。”少年没有回答她,反而冒出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
“啊?这么突然?不过我支持你,去吧,男儿应报国!”阿雩一时反应不过来,不舍的情绪却涌上了眼眶。
少年启程去了边关,每隔一月,阿雩便能收到一封他的来信。
“阿雩,大漠虽荒凉无比,但落日余晖尤美,可惜边关军营里都是一群同我一样的糙老爷们,无人懂得欣赏。”
“阿雩,近来安好否,风渐凉了,及时添衣。”
“展信佳,阿雩,今天我们打了个漂亮的胜仗,主帅大悦,说要请我们吃酒喝肉,离别已久,甚是思念。”
“阿雩,开始议和了,我们就要班师回朝了。”
天知道阿雩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有多高兴,连隔壁巷子的耳朵也不太好使的王二婆都知道,隔壁巷子阿雩她家莫名其妙地爆发出一阵大笑。
可是没人知道,她当天晚上就收拾包袱,远赴从边疆班师回朝的路途,只为与他早点相遇。
大军在班师回朝的时候被敌袭,镇国大将军身亡,其小儿子生死不明,斥候拼死冲出重围,将消息带出,为迅速抵达,甚至将所有的家书与补给丢弃。
消息传至帝都,朝野皆惊,陛下龙颜大怒,御驾亲征,军心大振,直逼敌国割地和亲。
三月后陛下班师回朝,并将身受重伤落下残疾的镇国大将军小儿子带回,念其功勋,封为安定将军。
不日,安定将军婚讯传来,对方只是一介民女,传闻此女子将其救回,并细心照料数月,如今,二者结为伴侣,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安定将军大婚当日,满城红妆,世人皆称其为盛世大婚。
吉时已至,新郎却还端坐房内,听着身旁人的汇报“阿雩已与阿宝有了婚约?如此甚好,我已身残,不能拖累她,我也不必再演这场戏给她看了,这些东西都撤了吧,终究是我负了她。”
话音未落,一盛妆女子女子推门而入。
“哟,不用我陪你演这场戏了,但出场费可能不能少啊。”
“放心。”
“我也是搞不明白,你们两个,那女孩不远万里跑到边疆,把你从死人堆里刨出来送到我那治,最后又跟别人定下婚约,你又为了让她死心,跟我合伙演这出戏。”
“我知道是她救了我,她的声音我太熟悉了,可是我那时候知道自己非死即残,又怎么好意思去拖累她,所以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对她说“我认识一个很好的女孩,我一直把她当妹妹,这辈子我没有什么遗憾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她成婚。”
女子抚案叹惜“唉,世间情愫怎说得清呢?”
可是阿雩不知道的是,被那斥候丢弃的家书里,有一封属于她,此时正被一个中年男人拿在手上。
“哟,好锦缎,写了些什么玩意,让我来看看,阿雩,班师回朝后,我们成婚吧,大好河山,我想与你一起看,啧啧,瞧这写的,肯定是哪个公子哥谈情说爱的东西,可惜了这好锦缎哟。”
男人一扬手,锦缎随风飘向远处,落入河中,渐渐被水波浸润,墨迹晕开。
这世间再无人知晓曾有一纸云书承载了两个人的万缕相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