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祀节

作者: 苏州的蔷薇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24-08-12 16:18 被阅读0次

今天最高气温35度,虽然还是热的,但是比起前几天到底还是感觉好多了!

9点钟上班,9点45分,队友来接我,出发回老家过祀节。

隔夜,一家人准备了不少东西。我准备了黄桃、人参果两样水果,女儿买了两袋泸溪河的鸡蛋糕,一卷肉月饼,叮嘱我回去过节的时候帮她上供。尤其关照我,要向爷爷通诚一声,这次她顺利如愿生了个女儿,感谢爷爷的保佑。

到达老家已经10点15分。两个妈都在倚门盼望,嘴上不说,心里已是望眼欲穿。先到婆家,一看桌上已经酒菜俱全,就等我们一到就开工。

马上把水果摆上,另取一个大碗,拿出早上在食堂买的芝麻包,两个鸡蛋糕,一个肉月饼,装作一碗作为点心。

婆婆一看,戏称:今朝点心花式格!

我讲:一直豆沙馒头,今朝调调花样,让祖宗们吃点高级点心。

摆好弄好,跪下通诚:阿爸,奕奕叫我对你讲,感谢你保佑她顺利养了个女儿,称心满意。

小姑在一旁搭腔:阿爸,你接下来再保佑她养个儿子啊!

我讲:后半句没有叫我讲啊!她说了,一个就够了!

一家人嘻嘻哈哈,过祀节就当是寻常的家庭小聚。虽然天人永隔,就当天上人间,彼此依旧是心意相通,这个气氛,甚好!

这里忙完,马上去隔壁娘家,我妈已经隔着围墙在问我:豆沙馒头阿有买到?其实就是婉转地催我,

来了来了,馒头买好了!马上就来!我隔着围墙回应她。

隔夜讲好了,我今天会买食堂的豆沙馒头回去。七月半过节,点心要用豆沙馒头,也是旧俗。

我讲:今天买到的不是豆沙包,是芝麻包。大家都讲,这个芝麻包太甜了,我是为了过节,不然也不敢买的。

老妈讲:我就喜欢甜,芝麻包肯定比豆沙包更好吃。

也是一只大碗,一个芝麻包,两个鸡蛋糕,一个肉月饼装一碗点心。水果是黄桃和人参果。

过节小菜,两个妈肯定也是商量好了的,都差不多。一条小黄鱼,一碗红烧肉(婆婆是酱肉),一只炒青菜,一盘盐水鸭,一碟切开的咸鸭蛋(婆婆烧了半只鸡)。两个妈都说,天气太热,尽量简单省力点。

这个菜式其实各家都差不多,总归是一条鱼,一碗肉,蔬菜、蛋、豆制品,都这点花头经。我们这里过节菜碗是单数,一般5个菜,冬至这种大节是7个菜。所以,我们这里请客吃饭,讲究的人家就是家里吃饭,桌上的菜碗也必须双数,就是这个出典。

两处同时开工了,才有空看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又是半个多月不见,柿子和石榴已经挂满了果子。今年天气太热,雨水太少,院子里的花草都蔫了,往年吃不完的丝瓜,今年也减产。

酒过三巡,上白饭,化锡箔。烟飞灰灭之后,撤下酒菜,过祀节宣告结束,总共历时大概一个半小时。

两处忙碌,兜来转去,虽说今天凉快,到底也是热得满头大汗。尤其过节要门户大开,还不能开空调。直到吃饭的时候,才打开空调凉快了一会。此刻天空已经阴了下来,似乎又在酝酿着一场大雨了。这场雨,已经期盼了好几回,回回落空,这次也不抱希望了。

吃过午饭,乌云密布,一场盼望许久的雨,总算淅淅沥沥下了几滴,用我老妈的话讲就是:黄铜纸(纸钱)都没有打湿的!

1点半出发回去上班。开到半路上,雨越来越大,到达单位附近,真是大雨如注。感叹:果然下雨隔片田,城里居然下了这么大一场雨!今天晚上不用给花儿浇水了!

相关文章

  • 过祀节

    在我老家,七月过的节叫“过月半”。“过祀节”,这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苏州的叫法。 “七月半,鬼...

  • 过祀节与上坟

    敬上祖 敬自己 转眼又到清明了,清明节要过祀节、上坟,这是传统。老妈提前和我约好,周六过祀节,我们一家都要回...

  • 七月七,买个西瓜切一切

    上周,母亲就和我约好,这个星期六要过祀节。江南风俗,七月半之前要祭祀祖先,称为过祀节。 周五从安阳...

  • 返乡记(16)

    3月26日,雷阵雨 老规矩,清明节之前,又要祭祖过祀节了。 每年三次(清明节、七月半和冬至)的祀节必须认真对待。这...

  • 返乡记(92)

    8月5日 过了初七,就可以过七月半祀节了。倪先生说:我今天休息吧! 一早他去晨跑,顺便把过祀节的所有物资买齐,然后...

  • 过祀节的一天

    为了七月半的祀节,我和先生很早就计划开了,这计划自然是以女儿为主。双休女儿在家。周六是七夕,女儿说七夕过节不合适,...

  • 七月里过祀节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七夕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传说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跨过银河,在天上团聚。 但是...

  • 家祭无忘告乃翁

    冬至在即,过祀节,简称过节,便是日常生活的重大事件,需排进日程表。自婆婆去世,一年多次的祀节成了我这家庭主妇必须承...

  • 回家过粽子节

    五天的培训顺利结束,带着三袋金丝菊花,三盒红米酥,三包鸡头米,六袋井冈麻花历经九小时路程,总算赶着下午晚饭时间到家...

  • 七月半,鬼乱窜

    今年是润月年,“过祀节”相对来说已推迟了一个月。这个节在我们老家叫“过月半”。长大后才知道,其实普通话叫法是“中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过祀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c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