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作者: 极品哥S | 来源:发表于2020-06-01 21:55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朋友,她非常苦恼。

谈了两年的男朋友,马上就要谈婚论嫁,突然觉得不合适,觉得对方不是想要的人,想提出分手。

结果没过几天,又告诉我说准备结婚了。

不是因为多么喜欢对方,愿意忍受对方的坏脾气。

而是自己付出了两年的青春,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有太多的回忆,已经习惯了跟对方在一起的日子,所以不愿轻易放弃

听完后,我苦笑了一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

电影看了10分钟的电影,发现不喜欢,想起身离开。

但是一想到50块钱的电影票,就这么离开未免也太亏了,于是全程瞌睡。

出门旅游,在大众点评上看到这个景区的评分很低,正琢磨着要不要进去。

但是转念一想,来都来了,不进去看看太可惜了,于是花费了100元,逛了一个又小又无趣的景点。

等了20分钟的公交还没有来,正在准备叫专车,但是转念一想,都等了这么久,再等一会又何妨呢?于是又浪费了20分钟,公交依然没来!

本应该早就放弃的事情,因为前期投入太多,迟迟不肯不肯放弃,最后造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

这种现象称之为“沉默成本”。

什么是沉默成本呢?

简单的说,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

50块钱的电影票,到达景区前的车费和时间,等了20分钟的公交都属于沉默成本。

01

沉默成本

是如何影响我们

为什么不愿意放弃不合适的人,因为你投入了时间耗费了自己的青春。

为什么遇到不喜欢的电影不愿意起身离开,因为自己花了50块钱电影票。

为什么去逛评分低的景点,因为旅途太远来一次真的不容易。

人是非理性的。

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还看过去在这件事情上的投入。

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某件事情投入越多,越不容易放弃,没法保持理性的思维去判断一件事情。

而沉默成本就是为了让人们在感性的思考中,回归理性。

经济学对成本的定义: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而放弃沉默成本是没有代价的。

你放弃不喜欢看的电影,没有代价。放弃不喜欢逛的景点,也没有代价。

所以沉默成本,不属于成本。

不产生成本,就不应该成为我们决策中的一部分

判断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沉默成本。

我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得看未来要做的事情,利益是否最大化。

继续在电影院里忍受2小时,和出门点杯奶茶唠唠嗑,哪个更舒服?

花100块钱去没有性价比的景区,和逛附近小吃街淘特产,哪个更愉快?

和现任继续相处下去,还是分手努力提升自己,那种方式更容易获得幸福?

不要让沉默成本对你的判断产生影响,在错误的路上,停下来就是进步

放下手头上的事情,立刻去做对未来有利的事情,把目标放得更长远一点,收益才会更大。

02

理解沉默成本

决策变得更简单

沉默成本之所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无法割舍之前的投入,做决定的时候无法保持理性的思维。

上学时的教科书已经用不到了,正准备扔掉,一想到自己曾经花了那么多精力,就舍不得扔,继续放着又占空间。

怎么办?

我建议你试着从未来的角度去思考。

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机会成本”

通俗来讲就是:

当你做出某一项选择的时候,自己所放弃的其他所有选择中,可以带来最大收益的一项,即为机会成本。

打个比方。

你有一个养殖场可以养鸡、牛或猪,由于各种原因,你只能养其中一种动物。

你选择养牛,但是养猪的收益才是最高的,因此机会成本就是养猪获得的收益。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机会成本是没法用金钱衡量的

想放弃国企工作转行做自媒体,一年的自媒体收入可能远远比不上国企的工资。

但是,做自媒体是自己毕生的愿望,能够让自己成长,结交更多优秀的人,工作起来更加开心。

还愿意选择继续在国企呆下去吗?

你可能不太想继续呆下去了。

学识、人脉、技能都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东西。

也许短时间无法赚钱,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想成功,想赚更多的钱只是时间问题。

你的选择就会变得更加明确。

03

如何利用沉默成本

制造机会

越是愿意“自残”的人,越容易取信于人。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下属对上司、晚辈对长辈说:“您随意,我喝三杯。”因为他喜欢喝酒,所以先干三杯吗?

显然不是,先喝三杯其实是在自残。

自残的目的是什么呢?

获得信任。

先干三杯在上司、长辈心理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这个人无端端地自残三杯,付出了一定的沉默成本,说明他的表达是有分量的,他将来会好好珍惜我跟他之间的关系,否则他今天付出的代价是收不回来的。

你看,这下你在领导、长辈心中的信任度就比其他同事要高一点,领导对你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更容易获得较高的评价。

当然,我并不鼓励大家都这么做,毕竟当今社会信任机制建立得越来越健全,通过喝酒和自残的方式来建立信任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

买衣服也是一样,店长陪着你精挑细选,拿出各种款式的衣服给你试穿,最后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满意的一件衣服,这时候你再去砍价,会比进店直接砍价要容易得多。

为什么呢?

难道是逛了这么久,最终找到了衣服上的瑕疵,以此作为切入口跟老板谈价?

当然不是。

老板为了你一个顾客,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陪你挑选试穿,如果还没有成交,店长就会想。

我废了这么大劲,投入了这么大的时间成本,最终还没有成交,我是不是太亏了?

哪怕便宜一点卖给你,总比卖不出去要好,于是尽可能满足你的要求,给了一个让心满意足的价格。

你看,这就是利用了沉默成本,从心理上战胜的对方,让对方觉得付出的沉默成本应该有所收获。

缺点就是,自己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自残”固然有用,但也不能总是用。

不妨设想一下。

如果每天花点时间提升自己技能,努力工作,朝着升职加薪的方向去发展。

不比每天在某网比价2小时,只为能够省15元邮费的收益更大吗?

最后总结一下。

了解沉默成本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沉默成本并不能对我们的判断产生任何帮助,相反,我们要避免沉默成本对判断造成的影响,让我们的选择更加理性。

人生本就如此短暂,理性选择,才能让自己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gs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