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创业
为什么寒冬来临后,他们都不行了?

为什么寒冬来临后,他们都不行了?

作者: 斧投邦 | 来源:发表于2016-07-22 10:56 被阅读79次

文|斧头哥

“你的模式还存在问题,如果改进可能还有不少投资潜力。”

“如果有人领投的话,我们会考虑跟投。”

“对不起,你的项目太早期,我们已经不关注这个领域。”

相信,不少创业者在融资时都听过这些话。是的,这就是资本寒冬,就如你在面谈投资时感受到的丝丝寒意。经纬张颖14年预言资本寒冬,于15年下半年如期而至,不少创业公司都在这一次寒冬中死去。到今天为止也不见好转,除了泛娱乐、SAAS、VR、与AI几个幸运儿,其他创业公司几乎都没有得到VC的眷顾。

寒冬到底有多冷

从去年到今年,投资确实冷清了不少。IT桔子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1-5月份)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与2015年同期相比出现了腰斩式甚至断崖式的下跌。

其中,早期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缩减幅度尤为明显。i黑马统计了险峰华兴、洪泰基金、创新工场、阿米巴资本、联想之星、九合创投、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8家机构今年前5个月的投资次数,有6家较去年同期缩减超50%。其中缩减最显著的两家分别是险峰华兴和洪泰基金,前者从2015年(1-5月份)的42起减少到2016年(1-5月份)的5起,下滑88%;后者则从28起减少到4起,下滑85%。

而较去年同期,红杉资本(中国)、IDG资本、经纬中国等三家VC机构的投资案例在2016年(1-5月份)也明显缩减,前两者均出现腰斩式缩减,经纬中国则从51起下降为28起。

资本寒冬是好是坏

如果将创业者比作挑战者,资本寒冬就是一堵难以翻越的高墙,而VC相当于登墙的电梯。创业本身成功率极低的一件事,如今再度打上折扣,对于大面积发育不全的创业者来说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身边有位创业的朋友,从去年中开始创业做O2O,在风口下很快得到了一笔天使融资。在一片叫好声中崛起,并受到资本的恩宠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推广、商务、品牌、SEO,公司的各项支出也不知不觉的多了起来,人力也开始扩招,业务量与转化率数据虽然没有突破式增长却发展得很踏实。不到3个月,他马上就要开始进行下一轮融资,而正当时是资本寒冬的爆发期。前不可进后无退路,在与投资人沟通后,他只得硬着头皮带着他的商业计划书前去拜访机构。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融资没有任何进展,而公司的财务开始紧张起来,他变得焦虑不知所措。裁员、搬家,神奇百货的套路半年前就降临到他的身上。直到最后宣布清算,30人的公司仅剩下了3个合伙人与2名员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寒冬无疑是坏的。但我们切换为上帝视角,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于机构来说,需要盘整。在14年的创业热潮下,跟风、炒作,许多噪声让机构产生误判,从而出现了“风口上的猪”。在一轮投资热潮下,脱颖而出的创业项目必然是少数。以交通领域来看,15年光是用车app就几十款,现在最终活下来的仅有几家。

资本进入项目是经过了专业分析与评估的,而经过理性分析后剩下的就只能看项目操盘人如何发展了。所以大面积创业项目的死亡,对于许多机构来说何尝不是一拳重击。因此,寒冬并不是机构不愿意投资了,而是清醒了。既然投后风险这么大,那么就加强投前理性分析的环节。

对于创业者来说,活下去就是胜利。创业者最为痛恨的无非是抄袭与恶性竞争,现在的确有不少创业者是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他们被成功学洗脑,在一切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认为先上路再说,借鉴抄袭别人的模式套在自己的资源上发展,再谋求融资。在资本寒冬下,这些创业者如果对项目没有一定的悟性与深度的见解,很难在更加理性的投资人面前体现项目的亮点价值。

一家常规企业的成立一定是本着盈利为目的,在盈利的前提下再为用户甚至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所以,创业时连变现都无法摸清,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非常扯淡的。资本寒冬下,任何没有现金流、没有生产力、没有变现能力的创业公司一定会受到巨大打击,一切为了融资而创业的创业者可能会受到倒闭清算的威胁。所以,对于能够活下去的创业者来说,寒冬又何尝不是一次优胜劣汰的洗礼。

创业者应该做何选择

加速盈利

黄金时代已过,现在时代变了。在资本市场正常的时候,一般是C轮,投资人要求公司开始赚钱。而不好的时候,投资人要求你今天就开始赚钱。创业者都习惯了通过融资获得公司发展的血液。很多创业者的唯一选择就是怀着希望,不断找投资人,希望某一天能感动投资人或者找到那个Mr. Right。可是你在VC市场上花了大量时间,走了一圈还没有结果,就应该好好考虑是不是要开动公司自己的造血功能了。

调整预期

要认识到,在这个环境下能融到资,即使估值低,只要条件不苛刻,已经算是胜利。收购与融资不同,但同样也是股权上的交易,豌豆荚在13年时估值15亿美金都不愿意卖给阿里,为什么现在2亿美金就卖了?时期不同,买家不同,价值不同。对于豌豆荚来说,能够给出高价的卖家只有BAT,然而它们早已完成移动布局,投资重心已经转向别的领域:云计算、O2O、人工智能、文化娱乐、金融……对于巨头来说,眼下豌豆荚已经不是好的标的,不会出现争抢情况。加之整个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阿里巴巴选择接盘豌豆荚,或许更多是买软银的面子。所以豌豆荚在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再坚持原有估值,可能就来不及了。

财务顾问

一个财务顾问无论是否专业,在保证职业道德的前提下,都能够为创业者提高些许效率。专业的财务顾问,不仅能够帮助创业者包装创业项目,挖掘亮点梳理商业逻辑,同时他们一般都掌握着本地投资机构的信息与资源,能够与这些投资机构即时沟通,对投资机构的喜好、特点、投资逻辑、习惯、领域等都有分析,尤其在资本寒冬的环境下,更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不少创业者认为作为创始人CEO融资属于他们的工作职责,但反过来想一想,在资本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创业者应该去打磨业务与思考变现,而不是花大部分时间在融资上,专业的事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

团结团队

牛逼团队无论如何也是能生存下去的,连街边小店都可以生存,创业精英的生存能力怎么能比他们差呢。Airbnb早期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给公司投资,创始团队只能通过卖总统麦片养活公司。Paul Graham就是看到团队的这股精神才投资了公司,最后公司发展成了共享经济的标杆,估值几百亿。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当年也过过苦日子,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腾讯、网易、搜狐等等公司都因为赚不到钱,处于生存的边缘。幸好SP拯救了中国互联网。这些大公司都通过SP业务赚到钱,并奠定了今天的基础。

真正的创业者自身就有强大的能量,融资对于他们来说也一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所以对于资本寒冬,大家也无须看得过重,有寒冬就一定会迎春,活下去,才是王道。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订阅号:斧投邦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寒冬来临后,他们都不行了?

    文|斧头哥 “你的模式还存在问题,如果改进可能还有不少投资潜力。” “如果有人领投的话,我们会考虑跟投。” “对不...

  • 寒冬来临

    每当寒冬来临的时候太阳就像一块超级棒的宝贝一样,不仅仅给大地增添光照色彩,给在寒冬里的人们一股温暖。今年寒冬初来乍...

  • 寒冬来临

    今天是2019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 现在是晚上八点,外面下着嘀嘀嗒嗒的雨了!老天爷也算叫天公作美了,因为今天是一个...

  • 寒冬来临

    昨天看天气预报就说今天有大到暴雪,而且中小学都通知不让到校,改线上教学了。可是我们没有接到通知,只得做上班的准备。...

  • 寒冬来临

    冬雨的侵袭 带来冬的寒气 凛冽的北风 寒彻骨髓,宣告着 冬的来临 户外零下四度 室内零上二十一度 感谢政府 在寒冬...

  • 寒冬来临

    今天看到任正非在hw内部分享了文章,《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核心观点如下: 1)全...

  • 寒冬来临

    前几天还能穿一件衣服出门, 太阳晒的人热乎, 而且是久晴的天气,田里都干旱缺水了 这两天突然降温 呼啸不止的大风,...

  • 寒冬悄然来临

    看到了春季的百花齐放,经历了夏日的璀璨阳光,体会到秋天的硕果累累,猛然间,我已站在冷气扑面而来的冬天,才发现...

  • 寒冬终于来临

    早上起床去买早餐,刚出楼门,就听见嗖嗖的风声,脸上马上就感觉到刀子刮一样,寒冷的冬天终于来临了。看看天气预报,气温...

  • 寒冬将来临

    这几天心情都比较低落,因为疫情影响,公司决定员工降薪一起度过这个难关,早上一早的视频会议,其实是在号召大家与公司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寒冬来临后,他们都不行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ki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