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困惑,你熟知的人为什么总是和你的期望不符?如果你能站在系统的层面去思考,懂得了“系统的本质,是结构影响行为”的道理,可能会找到答案。
在特定位置上,一个人的所见所知都是有限的,在这个背景下,换成另外一个人,结果仍可能是相同的。那么,如果是角色互换,你的行为和对方可能也相差不多。所以,聚焦个人,在评判之前,要先看他所处的系统是什么位置。
处在当下,系统思维更能帮助我们,提高对挑战的理解和应对。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困境往往是系统问题。相似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人们倾向于理性地从自己短期的最大利益出发,但每个人但行为汇聚起来,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比如,众多公司看到有利可图就加大投资,最终导致供过于求和商业的周期性波动。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的“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非整体最优。
各个时代都有在生态位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这些赫赫有名的企业,曾经在一个转折点上神乎其神地崛起,却在下一个转折点上,露出惊人的短视。诺基亚CEO曾说:“苹果不会对诺基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诺基亚专注做手机很多年了,有满足任何价位和需求的产品线,而苹果仅仅只有一款产品。”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从自己掌握的所有信息出发,却得不出对于企业的最优解,这就是有限理性的困境。转型期,尤其是结构性的转型期,更需要系统思维,看到事件背后,那个藏在水面下的结构是什么。
想要认识系统非常难,因为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整体,它由人的思维方式在推动,更由价值观在支撑。搭建起系统的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行为体现为随着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善于思考的人会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当你理解了“社会系统是人类文化思考模式的外在体现,也是深层次的需求、情绪、优势和劣势的反映”时,我们可能就知道如何认识系统了。
1.关注过去。了解了一个系统的来龙去脉,你大概就知道它是如何运作的了。你应该听过,哲学就是一部哲学史,其道理相同。
2.关注过程。系统的成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实现一个系统目标,需要面对系统各部分改变的过程。因为系统的每个部分在开始行动之后,相互之间会有一个时间的延迟。5g的应用生态,要等到5g基站铺设完毕,才能逐渐发育。在对系统做分析时,尤其需要关注时间的维度,关注它过去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也要关注它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自己的成长时间。
如果你对既有各部分的变化速度有正确的认知,就不会拔苗助长,期待食物变化的速度超出其特定规律,也不会过早地放弃,因为你知道一项措施要想见到成效,也需要时间。顾客注意到价格的变化,并据此调整他们的购买行为,需要时间;新技术的普及,也需要时间。我们必须充满耐心地播种、精心浇灌土地,让种子自己发芽生长。你不可能愚弄植物,你更不可能愚弄历史。无论是植物的成长、森林的荫蔽,还是民主的发展,都需要时间。
此外,关注过程,才能更好地把我系统动量所展现的机会“顺势而为”。
3.关注反馈。过程中,正是因为信息和反馈不足,才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信息流的缺失是系统功能不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我们极少能看到自己面前存在的所有可能性,也通常不会预见到自己的行动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选择性地忽略这种影响。因此,我们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视野范围内,从当前几种很明显的选择中进行抉择,并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会考虑整体的长期最优方案。
系统中的大多数错误,都是由于信息的偏差、延迟或缺失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就是权利。所以,在设计系统时,除了搜集做决策的信息,也要考虑行动后的反馈信息。决策及其结果之间建立起反馈回路,决策者就能直接、快速、强制性地看到其行为的后果。直面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就有可能维护真正的社会价值观。因为,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永远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维,它为我们揭示的是最底层的意义,它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以及必须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