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003574/f7aae160ffb3fc15.jpg)
我也想做一个有周末双休的人。这在平日,是痴心妄想,而长假里,似乎有可能。
于是,暑假排课尽量不排在周末,但还是有少量的课落在周末。
动了动脑子,和家长沟通协调了一下,将周末的课移到工作日,还好,遂愿。
耳闻犁桥已久,非常美丽的名字,早就捕获了一个文艺人的心。前些日子,诗词班又有人提及犁桥邮展一事,我更是兴致勃勃了。
不说家里还有一堆邮票,没人懂,早些年我问津邮市,似乎不景气,也就搁下了。
这回,听说7月6日犁桥有邮市,我可以去犁桥了!
弱弱地在诗词群里问了一声,有没有同行者,没有回声。
我觉得孤单的同时也就倍觉轻松,可以随时随心随性地去,不必刻意选择时间,等不慌不忙地收拾好一切,看了看天气预报,说有雨,于是收回刚晾出去的衣服,穿一条棉麻裙子,一双旧的合脚的夏天的运动鞋,也无需描眉画唇(女人打扮其实是给别的女人看的),草草地就出发了。
网上搜过,3路到城北换乘34路。刚一出门,3路就来了,一分钟也没耽搁,很快就到了换乘中心。
一辆34路从眼前溜走了,错失!一打听,20分钟一班,那就等吧。人生也是一样,捡了一个巧,难得接着再来一个,这不就平衡了吗?命运也不会把所有的幸运都给一个人。
一个小时左右,到了犁桥。下车一看,云里雾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但从小母亲就告诉过我们,路在下巴底下,于是,我开始问路边的住户,问邮展在哪里?她们表示不清楚。
我又拿出手机,翻聊天记录。大致判断在犁桥水镇。导航!貌似还很远。我边走边拦车,停了一辆苏E的小轿车,车主摇下车窗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了过往网上出现的不安全的一幕幕,于是,选择了放弃,还是步行吧。
走啊走,走了大约十几分钟,问了路边的垂钓者,说还很远,又知道了有公交车可以搭乘。没有选择,也就不用选择,继续往前走。一路欣赏乡村美景:小别墅,小洋楼,小花,小草。
看到一拨人站在路边,等车的模样,上前一问,果然可以搭35路公交。才知道我来的时候坐错车了,应该选择35路,而不是34路!今天写出来,希望后来者不要步我的后尘。不过,34路,让我多收获一些景点和照片。绕弯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并不觉得怨。
在漫园下车,才知道漫园所在,本来想进去转转的时候,遇到刚逛出来的几位,说,啥也没有,何况还要门票(25),就放弃了。
转身就到了传说中的邮市,我并没有立刻进去看邮展,倒是边上的徽派建筑吸引了我,一圈绕过来,才不紧不慢地去看邮展。
哪里算得上邮展!
几个小摊位,很少的人!很少的货!亏得今天没将邮票背过来!
人啊,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才死了心!
但说到犁桥,说到水乡,倒是值得一看。大部分景点都还在建设中,规划面积4.2公顷,建筑面积2.6公顷。
就现在而言,小桥流水人家,水榭长廊建筑,飞檐挑台,层层叠叠,就已经让人流连忘返了。那种古朴风雅、清新脱俗的意境更是让人有种穿越时空之感。
乡村的自然之美和岁月的风情古韵相互交织,等到完全竣工,应该是一个值得打卡的网红地!也一定是安徽的民俗第一村!
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挥一挥手,匆匆作别犁桥的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