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所不知道的民国金钱战争(八)

你所不知道的民国金钱战争(八)

作者: 财娘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01:20 被阅读34次

    冯玉祥

在铺开聊蒋介石之前,我们回到前文冯玉祥。

孙中山不在了,是有一个人却不得不提,对于时代的变革,发挥没有人预想到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冯玉祥。

冯玉祥本来是一名底层的士兵,靠自己摸爬滚打,成长为一代将军。

(一)万千士兵出一帅

冯玉祥呢,老百姓出生,他做事情呢,没有那么多框框道道,是比较随性的。

平日里呢,对自己的士兵,那是强调绝对的服从。他的决策,谁都不能抗辩!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士兵一样,穿土布制的军服,从不搞特殊化。在他的军队里面,营以上的军官才允许开小灶,没当大官一律士兵们同锅吃饭。结婚了的军官也要吃住在军营,只有在周末和特批的日子才能回家过夜。

经常对其他党派的领导,奢侈的生活作风嗤之以鼻。他觉得行兵打仗,就应该能吃苦。打仗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是为了享福作乐。按说这样的军官如此亲民,应该非常受人们的爱戴。但实际上,戴季陶曾说:“没有一个人能与老冯相处和合作。”人们虽然很敬佩他,但是很少有人能亲近他。因为他说话不太好听,看不顺眼呢就出言挖苦,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跟别人搞的不愉快。

(二)冯为养兵操碎了心

1920年,当时掌权的是吴佩孚,以太上督军自居。

直皖战争后,冯玉祥成了河南督军,本以为当领导能过上好日子。可冯刚上任,吴佩孚便派人来索要80万元,并要求以后每月20万元。

冯玉祥深感痛苦,一直想要调离此处,却又无可奈何。

一次,冯玉祥去见曹锟的亲信:李彦青。冯希望能发军饷5万元,因为穷啊,军队已经只能靠喝小米粥度日。

可是这位搓澡工出身的李三爷,架子十足,就是不答应。还当场叫进了一个古董贩子,花20多万买了个花瓶。玉祥当时心中那个愤恨,可想而知。

(若是这位李三爷知道,正是眼前这个求着他发军饷的人,后来把曹锟推下台,导致他失去金饭碗,也许他就不会这样嚣张了。)

(二)不给活路只好囚帅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奉命出兵塞外,可是指定拨给他的军械却总不到手。在北京官场,当时办事送礼已成风气。有人告诉他,若想成此事必须送大礼。冯不得不忍痛凑足了10万现款送进总统府,才领到全部军械。

其时秋尽冬来,塞外天气极冷,冯玉祥开拨的经费又被克扣。虽然拿到军械,但无衣无食,上前线无异送死,冯玉祥彻底对直系失望。

他暗中联系奉系张作霖,表示愿意倒戈相向,但需经费200万元。

张作霖心生犹豫,万一给了钱冯不倒戈,岂不养虎为患?可是奉系军队在前线八次猛攻,损失惨重却久攻不下,只能豪赌一把。

冯玉祥拿到钱财后,搬师回京,囚禁总统曹锟,通电讨伐吴佩孚,正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直系至此,群龙无首,战场上一败涂地。

前文有说曹锟贿选才当上总统,又因兵饷问题,导致冯玉祥兵变。

此后由段祺瑞执政,虽然他不是选举出来,不符合共和法,但由于段本人有强烈的社会号召力,所以北京政府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可惜1926年4月,段垮台,虽然后面不断有内阁交替,但西方列强已经对北京政府失去信心,他们转而把眼光投向了南方,承认了广州政权为【事实政府】。


(三)驻地经济是后盾

早在1925年,苏联就向冯玉祥提供过价值600多万卢布的援助:含18000支步枪、90挺机枪、24门大炮,以及国内罕见的飞机十余架。

话说,冯玉祥出国,到苏联考察。1926年9月,回国。

他的军队数万人已从南口前线,溃败到绥远。那个地方荒无人烟,全军萎靡不振。当时正处于夏季,白天烈日炙烤,晚上寒气逼人,士兵们饥一顿饱一顿,逃亡、违纪之事屡禁不止。

冯玉祥,在五原重整部队,宣布参加北伐。加入讨伐吴佩孚,张作霖的战斗中。

这些兵招募来了,不容易。他们会的就是行军打仗,提着脑袋赚钱,总不能不打仗,让他们就地种地吧?北伐并没有什么问题,当兵打仗就是为了争夺地盘,有了地盘才有活路。

问题出在冯玉祥选的地方,他挥师南下去了陕甘

要知道陕甘本就是贫困之地,冯玉祥的大部队到那一看,这个地方真是啥也没有。打仗是要花钱的,陕西全省的收入每月都只有数万元。

军队每人每月伙食费4元5角,后来增加到6元5角。行政人员的月薪分为10元、20元。士兵们食不果腹,军衣破损不堪。人人满身虱子犹如叫花子,个个面色蜡黄。伤者没有医药,死者没有棺材,用麻袋裹尸,又称为【革命棺】。

1927年12月,军队进入到了河南,但是军费只有500现洋,根本不够军需。

冯玉祥的军队想了个奇招,也真是亏他做得出来啊!他用这500现洋,买来了纸张,印制“流通券”采购军需物品,老百姓和商人根本就不认。冯的军队,只好拿出枪杆子——不认也得认。

其实这和强抢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还不愿担上骂名,最后共发了千万元,才解了军需之急。冯玉祥没有经济来源,靠着枪杆子,控制了西北数省和河南。

(四)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那个时候当兵,在冯玉祥的军队里面,是很苦的。为什么?不是冯玉祥抠门,不给钱。他的地理位置不好,驻扎在贫困的大西北。那个地方本身就物产贫瘠,加上连年战争,要养活20万大军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士兵们没衣、没食、没钱。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有口饭吃,而且大伙都一样,呆在大西北也不觉得自己苦。

可是后来不一样了,后来和北伐军们一起作战了。看人家丰衣足食、穿呢子军衣、月薪丰厚;自己呢,衣服打满补丁、饥一顿饱一顿、拿的还是不好使旧枪。心理落差就大了,有些将军级别的,过得还不如蒋介石部队的连长。

其实打败北洋政府的北伐军,有蒋、冯、阎、桂四派。北方胜利,可以说冯军出力最多,付出的代价最大。如果按军功行赏,不管是加官进爵还是赏金赏银,冯军都应该拿的最多。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公平的。

蒋介石为了限制冯玉祥的发展,采取了以阎养冯的手法,把北方的大权都交给了阎。冯玉祥呢,只得到了北京特别市市长、崇文门统税局的职位,每个月收入20万元。这个薪水,你让冯玉祥养40万军队,怎么可能呢?

1929年发生了蒋桂战争。桂系的领袖是白崇禧,驻扎在平津一带。在这个地盘驻扎的,还有唐生智的湘军。蒋介石采用糖衣弹,唐携带150万的巨款,北上收买军官。最后导致白崇禧根本指挥不动他的部下,没撑多久就逃往广西。蒋介石又收买了桂系的大将俞作柏、李明瑞,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武汉,桂系就此败落。

在蒋桂战争中,冯玉祥一直是静观其变的。戏看完了,他可能没有想到,就轮到自己了。蒋介石知道冯玉祥的军队日子过的苦。他用金钱职权,逐个攻破冯玉祥的军官。

比如冯玉祥手下有名大将叫韩复榘,蒋介石邀请他到武汉,不但热情款待,临别时还送给他200万元。我滴个娘啊,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韩就这样被收买了。蒋介石又用50万收买了石友三。5月蒋冯战争爆发,仗还没打,冯玉祥旗下的三员大将就叛冯投蒋,冯只好宣布下野!


我是财娘子

说不完的古今风云,道不尽的金银韵事

与我一起打开财富的大门,潇洒任性的活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所不知道的民国金钱战争(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qp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