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7 周五 晴
教育的本意,教育的最大目的,便是真、善、美这三要件的平均具足的发展。
家庭美育:成人的言语与动作,都要有适当的音调态度,可以做儿童的模范。就是衣饰,也要有一种优美的表示。
——蔡元培《美育实施的方法》
世界万物的物理特性中都透露出美感,通过长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思考美、创造美等的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可以丰富精神生活。
没有审美力,生活暴露出最务实、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殊不知,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有时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指出:“幼年时期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影响他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孩子进行美育,就要不断地培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他们热爱生活,乐观自信。
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直觉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感悟能力、超越能力等。
在帮助他们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他们用眼睛认真的观察。用耳朵仔细的倾听,要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表达感受,并且去思考,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写生、创作。
蔡元培校长曾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下面的问题值得和孩子一起探讨:
什么是美?
美从哪里来?
美一直存在吗?
怎样发现美?
如何把美留下来?
最近孩子常说:“我发现(找到)一个好东西。”孩子说:“这些鹅卵石好漂亮,价值百万,必须留着。”“这闪光的东西好像是钻石。”你看看我做的盲盒、画的立体画,哪个更好看、更好玩?“
每个孩子心中都装着一颗“美”的种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唤醒大人沉睡的感觉,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