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根本之实践入门

佛教根本之实践入门

作者: 佛天慈佑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5:05 被阅读6次

    对于很多佛弟子而言,烦恼与魔是同义的。人们害怕烦恼,于是企图在佛法中,能够躲避烦恼——魔军的袭击。这是人之常情,却不是佛法本怀。外人多说佛教消极,由此可见端倪。如果一味仅仅是逃避,这会非常被动;如果在某一生后,未能遇到佛法,那还能到哪里寻求庇护呢?当要如何找到真正的皈依呢?

    其次,在比丘僧团中——这是佛法实践的根本团体,这里就一定安全吗?很多人以为,烦恼总是对人感兴趣;并且人们也常常相信,一定有一个地方,可以让烦恼进不去。那里,是他们心中的伊甸园——皈依处——堡垒——保险箱。

    事与愿违,这一定是徒劳的。人们都错误得认为,是烦恼在找我们,其实是人在抓住烦恼。正如脚踩到了口香糖,是谁粘执谁呢?经年未曾洗澡的人,他能找到没有臭味的地方么?他一定会失望。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迨。首先对烦恼解剖,也就是对于魔军的兵法予以介绍。

    众生都有一个“我”的观念。(先不说真假问题。)且看魔军是如何进攻的。当一个人怀执“我”,那他势必会把自己作为裁判者,他会根据“我的”、“非我的”、“适我的”、“逆我的”为标准,对一切东西贴上标签。顺我则喜,逆我则怒;犹如提供了燃气,三毒之火一触即发。

    这是先天因素,怪不得人。大家都是无辜的,不过烦恼却不会因此留情。它不断积极寻找机会,让人们促不及防。正比如有人开枪射击,当他扣动扳机,我才刚刚想着去找东西抵挡,来得及么?说实话,能够躲过则是侥幸,所以十之八九会受伤。

    很多人相信佛法,不过在他们而言,佛法是“如意宝”。实事求是得说,那仅仅是魔军的外衣,因为魔军善幻,人们既然执着于此,那么魔军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契入点。人们执着佛陀、佛教、佛法,似乎这些东西能够自然发生妙用,这是人类的造神习惯,并以为他们是主宰,这就导致迷信。这是人之常情,因为“我”,不想受到伤害。

    佛陀在入灭前说:当自作皈依。这绝对是衷恳的!然而有多少人领情呢?他们不愿受持,把佛陀的话束之高阁;因为“我”的因素,还是存在侥幸,企图通过外力帮助,得到永乐。

    佛法确是人类的大福音。不过这福音,须要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起作用。比如佛陀所说的戒、定、慧三学,如果不去实践,那就像是汤里的勺子,完全吃不到滋味。

    魔军常常运用各种幻化伎俩,通过人为的漏洞来偷袭,防不胜防。最初的探索者发现,用禅定功夫可以暂时抵御。不过,这仅仅是把毒蛇关起来,谁都无法保证,毒蛇何时会复苏。听天由命?当然不可靠。于是佛陀之法教,显得尤为珍贵。

    戒律犹如大地,清净的戒行是一切善法开展的基础。止定是工具,慧观是课题,两者结合便能探究真相。三学紧密结合,可有效抵御烦恼。具体操作,便要落实到八正道法。

    首先要从当下具足正念。正念的作用,好比是岗哨,这是抵御烦恼的第一步。当人们具足正见,可以对防御工程来一次大检测,找到务须改进的地方。凡事都有规律可寻,烦恼进攻,会从六根入侵,所以当在六根上加上警卫。

    暂时先不用考虑毒瘤大本营——“我”的烦恼种子。当正见具足,开始与烦恼宣战,则种子无法继续增长,它将坐以待毙。除非人们放弃,自毁长城。如同捕蛇者抓住蛇头,当他松手,会遭到毒蛇袭击。这是具足正念的重要性。

    严密守卫根门,让存在仅仅是存在,这是唯一的门槛,也是最有效的。当外缘发生,仅仅让他发生,而不要去纠缠,烦恼会自动走掉。当然,烦恼会变幻模样,不过没有关系,不要去纠缠,无论什么都让他去,这是关于防御工作的说明。

    如城有守卫,对于进出城门之宵小必要悉数掌握了解,不能妄念失职。同时不能去抓,如果擅离职守,便无法继续履职。宵小被盯上,便不能再作乱,他们自己会离开。这就是根律仪的原理。

    以上是根律仪成就的阐述。以此为基础,开始要考虑内部的隐患了——沉睡并且饥饿的毒蛇——烦恼种子,任他在六根发生,自然就会走掉,这是极有效的防御。正如火柴远离火源,足可高枕无忧。

    烦恼种子需要养分滋补。当人们紧防根门,烦恼将得不到滋长,他会反抗。烦恼有两个部分——种子和爆发。爆发过程称为三毒,是方便觉察到的,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对治。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这毒瘤种子铲除。在正念之后则是正行,也就是正当得生活,并对身口防范。

    随后当培养止的能力。这就好比是擦亮双眼,或者是磨利武器。在培养定力的时候,魔军会不断来骚扰。烦恼有许多弱点,它害怕被看透。烦恼的弱点,就是人们的机会,利用这些“走卒”(烦恼爆发),防范并且利用,以滋补道资粮。

    这是与烦恼的游戏,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不卑不亢最好。当人们开始静坐,希望能够收摄散乱的心。魔王害怕了,毒瘤开始反抗;一定会有反复,不会一帆风顺。种种困难都来了,就连平时看不见的小情绪都看见了。不要恐慌,这是烦恼魔军开始怯弱与挣扎。

    有个比喻很好,五个野兽同拴在一根桩上。当这个点不能固定,则五个野兽将欲往各个方向而去。哪一头势力强些,就会被牵引去哪里。禅定修习的原理,把木桩稳固。在土地上打桩,一开始不会牢固,这是正常的。那就需要精进、坚持。等野兽们疲惫了,人们的心会得到调伏,这是有关止成就的说明。

    修止有四十种入道方便,都可以尝试。不过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被烦恼利用。大敌当前,自乱阵脚是怪不得别人的。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人们逃避社会,可以找到桃花源,可内在的魔军,又如何逃避呢?

    烦恼种子生起也有规律,他们会通过人们色身的先天的有漏来包装自己。他们极善伪装,不过仍然可以寻到蛛丝马迹。比如吃饭、睡觉。人们每天都要吃饭,表面上是要维持身体,不过这里可大有学问。在吃东西的时候会挑食吗?这极易让烦恼现行。

    不能做选择,有什么就吃什么。喜欢的要知量,不喜欢的要知念,让烦恼碰壁,这是很好的方法。当肚子饿得难受,可以先教训它——嘿,身体,养活你是多么辛苦。然后提起正念,满足色身的要求,而不要让烦恼吃到东西。这需要尝试和训练,因为心念发展太快,人们往往会疏忽。

    不过,人们常常与烦恼同流合污。人们往往会给自己找借口,这是放纵自己的表现,这是对烦恼投降。人们会寻找借口,企图吃得好些,甚至会打着神圣的幌子——为了修行,必要把身体养好,那就难免要挑食美味。哈,烦恼大获全胜,愚痴的人们被俘虏了,还在沾沾自喜。

    守住六门,让一切来来去去,不粘执,不纠缠。这是对烦恼爆发状态的处理。清净戒行,使烦恼无用武之地;培养止力,让人们获得力量,以解决烦恼种子。这样,烦恼和种子会受到重创,这就成功一半了。很少有人能完成到这一步,因为他们不会再退步。

    身体与意识,在一般认知中被视为是整体。并且固执得以为,这就是“我”,要让“我”好些,更好些。来看看事情的真相吧。这个身体,人们常常要贪恋它,要把它打扫干净,好要让自己与别人看得可爱,也希望得到一个同样可爱的身体。这是烦恼对眼睛的遮障,于此同时意识也未能幸免,同样受到蛊惑,使得人们无法自拔。

    人们的身体太过脆弱,虽然看似精美,然而容不得一点错误,于是常常会有病痛。身体!人们总是照顾你,不过你却经常折腾。没办法,人们无法控制、主宰,这就是真理。不过人们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人们的潜意识,希望一切都能如意。(趋吉避凶是人性。)烦恼无处不在,他还有蒙蔽作用,人们烦恼不断,通常并不容易察觉。

    意识则更难把握。未曾训练的心,好比纷乱的鼓点。人们会吃惊、慌张、彷徨、不安。不过这都不要紧,任它折腾去吧。一切都会坏灭,一切都不能尽皆如意。要让烦恼失效,便不要随之起舞。随他去,不要粘执,用战争术语就是不要缠斗。因为这是徒劳的,会让人精辟力尽。不过合格的战斗者,会善巧把握一切战机,对他们而言胜利是迟早的。

    很多人企图直接面对烦恼现行,这被称作“打妄念”。试试吧,这会让人疲惫,最终一定会放弃。如同不断袭击爬山虎的尾巴,抓住了又能如何?不要和烦恼缠斗,任他去,自然会灭,不必操心。

    当人们完善了戒行与业处,应按照佛陀教导的慧学,针对烦恼种子而战。烦恼,只是种子身边的“武器”。如果分心缠斗,那会削弱战力。分清主次,保持理性,是赢得胜利的必要品质。

    最后要阐述的,文字真理同样可能受到污染,同样可能被烦恼利用,成为卧底。很多人会忽略,甚至为虎作伥。比如热衷供养有形象的三宝,这本是福业,甚可赞叹。但烦恼并不会因为它是三宝就退却,我见引起比较,烦恼导致黑业,不得不防,不得不慎。

    如果执着一个真理,那么真理已变成理论,烦恼能让一切非现量的东西变质。于是,人们会因为某个见解,固执得脱离现实,则一切不再如实。这是关于“真理”不再可靠的说明。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如实、踏实、切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烦恼的侵袭会不断变化形式,所以要以不变应万变。对于禅修者而言,不要预先设定什么,尤其不要背负太多理论,这会阻碍战略的顺利进行。(容易变成先射箭,后画靶。被烦恼愚弄了,还在沾沾自喜。)

    人们多会畏死,这是极大的软肋。害怕的情绪一起,如千里长堤的溃口,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不能突破这一点,人们将永远是烦恼的手下败将!烦恼总是侵略那些“小人”——胆却者、懦弱者、感性者、易纵容自己并原谅自己者,烦恼在他们的身上最能找到缺口。所以不要姑息养奸得放纵自己,人们当大雄无畏!

    智者无恐怖,圣人不怨尤。

    如上所谈的,都是修行须知,不过是一种告示。具体操作,当去前辈那里,认真学习业处,开始自己去实践。总结而言,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非现量,不要执持任何东西。让存在就是存在,一切仅仅是明了。不必纠缠、干扰、消灭,轻装上阵,向烦恼宣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根本之实践入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s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