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根本之慧学指南

佛教根本之慧学指南

作者: 佛天慈佑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5:03 被阅读14次

佛教三学:戒定慧。戒为基础保障,定为观察能力,慧为根本课题。在佛陀时代,有些外道派别认为无色界禅定状态就是解脱,又如婆罗门教以为梵我合一为解脱,这两种观点都被佛陀否定。

佛教中运用特殊观察能力,对世间真理如实观察,对特定课题深入探究。一般有几大课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谛、缘起等。细分抉择,确知名色,破除我见迷思,亲证实相;渐次取得七净华门十六观智,达到四果解脱。

慧学即观智,以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为作用;与善心相应,以知为性。与想、识相比,想只能想知所缘分别,不能通达“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特相;识既能识知所缘,亦得通达特相,但不能获得道的现前;慧是唯一能够达到道果的。

佛教中讲“慧”,除了对世间法明了,对出世间法亦得明了。一般说闻、思、修所成慧,不闻他教而获得的慧,由自己思惟而成,为“思所成慧”。闻他教而获得的慧,由闻而成,所以是“闻所成慧”。依修习而成,及证安止的慧,是“修所成慧”。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赤铜牒部说有二十四色: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女根、男根、命根、心所依处、身表、语表、虚空界、色轻快住、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段食。

在《百法明门论》中,仅列十一种色法:五根、五境、法处所摄色。《百法明门论》是大乘瑜伽行派的入门经典。在其体系中,说色法(非指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心法和心所有法所变现的。不同部派对种种法的不同分类,反映出部派佛教的特色。

色法,即有质碍现象的法,即类物质。这里要说明,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色法概念,与自然界的物质概念不同。纯是内在经验,并非哲学之世界观。相对而言,心法是没有质碍现象的,色法是有质碍的;既然有质碍,便有体积与形状。

色法由能造(基础支撑)的四大(地、水、火、风)与所造的内五根(眼、耳、鼻、舌、身)、外五境(色、声、香、味、触)十种,再加“法处所摄色”。五根以阿赖耶识中自种为因缘,以引业力为增上缘,再以四大种为基本因素造生而成,又称净色根,为各识所依。

眼根:有照瞩色境的功能。耳根:能够听闻音声为用。鼻根:能嗅一切香境。舌根:能尝一切滋味。身根:四大积聚,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等所依止处。

五境,就瑜伽经验中,被体验的,为五根所对之境界。色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色泛指一切质碍,如五根、五尘、四大种色及法处所摄色;狭义的色专指眼根所触、眼识所缘,六尘中的色尘境。

此处色,专指狭义的色尘境。谓有三类:一显色:有青、黄、赤、白四种;二形色:有长、短、方、圆、粗、细、高、低、正、不正十种;三表色:即二表色中的有表色,指身体的动作相。如举手投足,运往奔来;表现于外,能为眼识所现的色相。

声:耳根所触,耳识所缘的声境,属无见有对色。人分三类:一执受大种声:由阿赖耶识执受有情根身所发出的声音,如人为的说话鼓掌等。二非执受大种声: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雷电风雨等。三俱大种声:指有情与器物结合所出之声,如吹奏弹琴等。

香:鼻根所触,鼻识所缘的香境,属无见有对色。人分三类:一好香:即闻后有舒适感,如花香等。二恶香:与好香相违。三平等香:一般不会引起特殊好恶的气味。

味:舌根所触、舌识所缘的味境,属无见有对色。有苦、酸、辛、甘、咸、淡六味。

触:身根所触,身识所缘的触境,属无见有对色。能触即触心所。“触尘”属所触一分,因六尘皆为诸根所触境;而身根所触之触尘,在诸触尘中仅属一分,为其他四境不摄之“触”。

再者所触有二:一能造触;二所造触。能造触即四大种,为基本色;所造触即冷、暖等二十二触,此是假色。此处唯取“所造触”一分,二十二种为:谓:冷、暖、滑、涩、轻、重、缓、急、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病、老、死、疲、勇。

法处所摄色:即法尘境中,意识所缘,无见无对,色蕴所摄之法。有五种:一极迥色:对于极远难见的光影明暗之色、分析到不可再分的极微色处,名极迥色。此色非眼识所见,为意识所缘,所以在十二处中不摄在色处,而摄在法处里。自下四色同样如此。

二极略色:对于青等显色,分析到不可分处的极微色,也即最极细小的难见之色。三受所引色:即受戒时所得之戒体色,就是无表色。四遍计所执色:谓意识依名取相所起的虚妄之色,如外星人、神怪等。五定自在所生色,又名定果色:修禅定者在定中以胜定力自在变现水火等相或色声等境。

五根缘五尘,有五识影像,然后第六意识去攀缘,即是法尘。五根是阿赖耶识“内变根身”所变现,五尘中为前五识亲见亲缘的,则为前五识自带相分种所变现;若为前五识的本质境疏所缘缘,则为阿赖耶识所变现,亦是阿赖耶识的亲所缘缘。五根五尘,皆各由自种所生,属实色;法处所摄色,不由种生,是假色。

一切法无非心色二类。在五蕴中,心法开为四:把一切有觉受相的总括为受蕴,把一切有想念相的总括为想蕴,把一切有行作相的总括为行蕴,把一切有识知相的总括为识蕴。识蕴比较关键,如果能够了别识蕴,其他三蕴便很容易知解了。

南传赤铜牒部除了把心识分成基本的六种(六识)之外,又根据心的所属地和外缘而有另一种分法:八十九心。这种繁杂的分法,是该部派佛教的特色。八十九心,依十四种行相转起,即结生、有分、转向、见、闻、嗅、尝、触、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死。

大乘瑜伽行派则说一心开八识:眼、耳、鼻、舌、身识为前五识,第六识为意识,第七识为末那识,第八识为阿赖耶识。又称前六识为“识”,第七识为“意”,第八识为“心”。识为了别义:觉了分别;对境有了别的作用,故名“识”。

末那识:染污意,恒与四根本烦恼相应(我见、我爱、我痴、我慢)。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中自种子为因缘,又以阿赖耶识为根作增上缘而生,然后再倒缘阿赖耶识见分为自我,故名末那。

末那识有四作用:一外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六意识;二内能为根作增上,生起第八阿赖耶识;三向内恒审思量,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四能作前六识的染净依。若有无明相应,生我法执着,则能使前六识染;去除无明,便能使六识清净。

阿赖耶识:汉译藏识,有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能藏:阿赖耶识能受熏持种,堪能含藏一切染净诸法种。所藏: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等现行诸法,熏习成种,能被阿赖耶识所藏。

我爱执藏者:阿赖耶识见分,爱被末那识执为自我,就是末那识爱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此三藏的关系是:能藏犹如宝库,所藏犹如宝库中的宝物,我爱执藏犹如守宝库的人,坚执宝库为我所有。具备这三义,故名阿赖耶。

又称异熟识:指阿赖耶识中含藏有漏业种,能够变生三界五趣根身器界。说异熟,有三义:一异时而熟:业在过去,果在现在;业在现在,果在未来;不同时间变异成熟。二异性而熟:业因有善恶性,业果是不善不恶的无记性,因果性异故名异熟。三变异而熟:谓业因酬果,前生后熟,前隐后显,因果变异,故名异熟。

受蕴:一切有觉受相的总括。受的自性与觉受相虽只一种,但人们依类别而作分类,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和善识相应的受为善,和不善识相应的受为不善,与无记识相应的受为无记。另有苦乐之分别,乐受:享受中意的可触境;苦受:与愿相违,受不可意的可触境。

想蕴:一切有想念相的总括,是对(受蕴)经验的再次缘念。受蕴与想蕴的区别:受蕴是信息的直接取得,想蕴是对取得信息的再处理。《成唯识论》说:“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心识的意象作用,当心缘外境,想蕴即辨别种种境界,安立名言概念。

行蕴:一切有行作相的总括。行有行作的特相,有发动组合的作用,以忙碌为现状,以其余三蕴为近因。行蕴即心所,为伴随心王的种种心念,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依《百法明门论》说,有六品五十一种心所法。

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根本烦恼六:贪、瞋、痴、慢(傲慢)、疑(犹豫不决)、恶见(错误见解)。随烦恼二十:忿、恨、复、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四:有悔、睡眠、寻、伺。

十二处: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四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之道圣谛。苦即八苦。集有三法:欲爱、有爱、无有爱。灭:涅槃,即前述(集)之爱的消灭无余,离贪、灭、舍离、放弃、解脱、无执着。道即八正道。

缘起,如世尊说:“诸比丘,什么是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由生之缘而发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这是一切苦蕴的集(生起)。诸比丘,是名缘起”。

老死等十二支皆为“缘生法”,如世尊说:“诸比丘,什么是缘生法?诸比丘,老死是无常、有为、缘生、尽法、衰法、离贪法、灭法。诸比丘,生……乃至……有、取、爱、受、触、六处、名色、识、行……诸比丘,无明是无常、有为、缘生、尽法、衰法、离贪法、灭法。诸比丘,是名缘生法”。

南方铜牒部说有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亲依止缘、前生缘、后生缘、数数修习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无有缘、离去缘、不离去缘。大乘瑜伽行派仅列四缘(十因、五果)。

以上是关于慧学的略说。运用禅定功能,对实相用功观察,可得智慧与解脱。《清净道论》中总结了四种功德:“一摧破种种烦恼,二尝受圣果之味,三可能入于灭定,四成就应供养者等等”。

相关文章

  • 佛教根本之慧学指南

    佛教三学:戒定慧。戒为基础保障,定为观察能力,慧为根本课题。在佛陀时代,有些外道派别认为无色界禅定状态就是解脱,又...

  • 佛教根本之遗教总结

    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繁耆迦精舍。当时有许多弟子去世,阿难不断询问他们的死后情况。佛陀一一解答后,说:“阿难!人生...

  • 佛教根本之核心教义

    早期原人智力低下,每遇天灾,唯能惊恐躲避。自开始熟食,思维能力提升,才有自我意识。为安抚脆弱心灵,给予彷徨无依的人...

  • 8.13 Scrum指南解读

    敏捷读书之重回根本:《Scrum指南》100问 作者/分享人:glenwang 本文是对Scrum指南的解析,以展...

  • 佛教根本之戒学保障

    《善见律毗婆沙》云:“毗尼藏者,是佛法寿;毗尼藏住,佛法亦住。”“毗尼”即“律”,乃佛陀制定,关于弟子在修道生活中...

  • 佛教根本之定学基础

    印度传统定学是一种专业技术,佛教借用来辅助慧观。一般将禅定二字合用,实际大有不同。后出的佛教,扩充了定学的含义,此...

  • 佛教根本之观智道果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 清净戒行,精进业处,依照特定课题,不断用功。逐渐开展七清净分...

  • 佛教的根本教义

    佛陀的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这样的思想,佛陀的悟道...

  • 佛教的根本教义

    四圣谛:苦集灭道 五蕴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

  • 佛教根本之实践入门

    对于很多佛弟子而言,烦恼与魔是同义的。人们害怕烦恼,于是企图在佛法中,能够躲避烦恼——魔军的袭击。这是人之常情,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根本之慧学指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s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