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20岁时候,尽管他与父亲,但是父亲还是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不久以后,吴承恩与同乡的一位叶姓姑娘结婚。,二人婚后的感情特别好。吴承恩虽然狂放不羁,但品德端正,始终忠于自己的妻室。也许是由于妻子的劝诫和勉励的缘故,他重新拾起了四书五经。
几年以后,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这着实让吴家人高兴了一阵子。吴承恩自己也觉得很光彩,一度还踌躇满志起来,时隔不久,他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参加乡试。遗憾的是,平时写诗作文的才华远不如他的同伴都考取了进士,他这位誉满乡里的大才子竟名落孙山。
他这次落第,对父亲的精神影响很大。翌年春天,他的父亲吴锐怀着巨大的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家人的鼓励下,在此后三年时间里专心致志地在八股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夫。然而,在1534年秋的考试中他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并于这年冬天病倒了。生病期间,他有时候感到万念俱灰,真想一死了之。但是,看着床前的妻子、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他又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但是父亲的去世,两次科举考试的失利,对吴承恩的打击太沉重了。在他看来,不能考取举人,不仅无法改善生活状况,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可是,他不认为没能考取功名是因为自己没本事,而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都由天命决定,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正当吴承恩失意之际,生活上的困顿又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并不小于科举的失利。因为父亲过世了,他需要应付全家的开支,但他却没有顶门立户的能力,也缺乏养家糊口的手段。因此,全家人的生活只能依靠他每月从学府里领取的六斗米。
科场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使吴承恩对封建科举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愈来愈倾向于用志怪小说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在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作斗争的过程中,吴承恩怀着满腔热情,蘸着自己的血泪,写下了不朽的《西游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