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的时候,一个群里有一个朋友发的一则投票的消息,已经被湮没了。因为这个活动操作比较复杂,要先安装一个小程序,然后还要手机绑定,才能投票。群里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专业上可能比较深入,对于玩弄手机这些新鲜的玩意儿,都不大在行。所以都是先看一看,再试一试,因为太麻烦,大都放弃了。
到了晚上,我又翻出来这个消息,从应用商店里找到这个APP,然后按要求才找到相应的链接。这是一个戏曲类的程序,里边的内容很丰富,如果我再有一点时间可以多爱好一点的话,也会沉湎在其中,忘了此行的目的了。但是我找到了,没有先点那个应景的投票,而是先打开看一看,看看我费了这么多的周折,将来投这一票值不值。
这是豫剧《挑山女人》中的一折《雪夜挑山》。
《挑山女人》讲述了单身母亲王美英当挑山工抚养双目失明的残疾儿和一对龙凤胎。17年里磨破140多双解放鞋,挑断70多条扁担,终于用柔弱的双肩将孩子们抚养成人的故事。沪剧《挑山女人》取材于真人真事,故事的原型汪美红是安徽休宁县齐云山脚下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17年前,汪美红的丈夫意外身亡,使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为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她毅然当起了令男人都望而生畏的挑山工,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养家的重任,并将三个孩子抚养成人。
《挑山女人》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沪剧电影,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首部现实题材戏曲影片。由上海宝山沪剧团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华雯主演,2012年首演。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10月30日晚,中国首部彩色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荣获第14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年度最佳戏曲电影。
我所看到的《挑山女人》应该是由沪剧移植过来的豫剧,主演是朋友的女儿,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演员。当年曾经在《梨园春》打擂台,有比较高的关注度,是我们这块小山村走出去的,现在已经是河南省豫剧院三团的一名骨干演员了。
看完后,我毫不犹豫地点开了投票链接,投了一票。
这么多年来,我不关注投票,很少投票,甚至比较反感投票,觉得那是一种商业行为,完全不必要。但是今天投出这一票,我自己觉得很舒服。总结了一下,有以下点:
第一,当然是因为这是朋友的女儿;
第二,是这个女孩确实唱得很好,演得很好,用我们的话说叫得劲;
第三,是戏词写得很好,很流畅,不做作,没有那么高大上和假大空,很有生活,很有意义;
第四,是因为这个女孩的行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年轻人愿意参加这样的省级大赛,她的未来不可限量。一个人不会孤独的成长,需要大众关心、支持和帮助;
第五,这个戏故事很感人,用戏曲来演绎,传递真情,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
第六,这段戏听起来很舒服。沪剧固然好听,但是最好不过乡音,用河南豫剧唱出来的那种大气,酣畅淋漓,是罕与匹敌的,那种风味是其他剧种所缺少的;
第七,戏曲要传承,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国家正在号召戏曲进校园,而这样优秀的段子,正应该占领那一方宝贵的阵地。
第八,这样的竞技方式是可以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走进课堂的,让更多的学生勇于进取,积极向上。
家乡戏浸润家乡人,家乡人讲述家乡事,家乡事传递家乡情。
最后,我冒着被批评的危难,把这个链接转到学校的一个家长群,期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女孩是我们学校两个学生的姐姐,我想让家长见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所以想要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不是所有的投票活动都支持,但这次,我支持了,还推广了。
我把这段唱词一字一字地记下来,期望家长能够读到,跟着这个挑山的女人,来学习教育自己的孩子,然后反省我们自己的教育,看是不是缺失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
顶风冒雪上山道
风雪骤 疾风寒 拉老树 吹草翻
扑面恰似刀剑穿
一步山阶一步喘
一阵风雪一阵寒
一步一滑一声唤
二牛、三妮,雪天路滑仔细看
(三妮爬山丢掉年货)
砺雨山笋拔尖早
经霜的松柏分外娇
孩子呀,收起泪水莫长抛
妈妈为儿女乐操劳
愿你们来日小鹰飞天去
人之根本要记牢
记住了 要记住日月星辰是天上宝
要记住五谷花草是地上宝
忠臣良将是国中宝
爱心孝道是齐家宝
并非妈妈看中钱
让你们雪夜把山挑
并非妈妈不疼儿
都是妈的心中宝
妈要儿明生计 肯勤劳
尝辛苦 志气高
懂体谅 知报效
走上正道路迢迢,路迢迢
(孩子跟妈走)
伴唱:挑山哟上坡又下坡
做人哟有恨也有爱
世道要平众人踩
山花要美经霜开
2019年10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