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浅读

作者: 无国界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9-18 13:12 被阅读66次
木心浅读

木心说,一本书如果能三次震动我,我就爱他一辈子。

我读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读一回,震动一回。


木心浅读

1.  《文学回忆录》

如他所说,文化的第一要义,是广义的整体性:如何在这个整体性中取得我们自己的制高点。

我觉得他就是一个站在文化的广义整体性之制高点上的人。

只因一次和一小群中国艺术家机缘凑巧的谈话,木心感慨“原来你们这帮出来的人什么都不懂啊”,赫然开启了一场五年的“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木心在纽约为这一小群艺术家开讲了“世界文学史”,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只要木心在讲话,画家陈丹青就记录,听课五年,累积笔记足足五本。木心大量精彩的文学识见,连同率尔离题的妙语趣谈,都在笔录中悉数呈现。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上来,木心开宗明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读过《文学回忆录》之后,可以保证,你必在世界文学门内,不在门外。木心挚爱艺术,他讲世界文学,随之带出自己的精神家谱和写作脉络。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对于世界文学别出机杼、精彩独到的讲述。

梁文道专文推荐:“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文学史,木心是一位‘金句’纷披的大家。与《红楼梦》中的诗不同,木心的断语,取出水面,便即‘兀自燃烧’起来。但他的‘火焰’,清凉温润,却又凌厉峻拔,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他的一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


2. 过往一生 自我救赎

木心说:“贝(聿铭)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尤甚于反讽——五十年代末,他躲在家偷学意识流写作;六十年代“文革”前夕,他与人彻夜谈论叶慈、艾略特、斯宾格勒、普鲁斯特、阿赫玛托娃;七十年代他被单独囚禁时,偷偷书写文学手稿,令人惊怵不已;八十年代末,他年逾花甲,生存焦虑远甚于流落异国的壮年人,可他讲了五年文学课……这本书,布满木心始终不渝的名姓,而他如数家珍的文学圣家族,完全不知道怎样持久地影响了这个人。木心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和他那个年代的人相比,木心的文字里没有战争年代的枪声炮火人间疾苦,也没有对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的痛诉,只是忍耐着说:“我自得恶果,所以不悲伤;我不抱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偏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

他曾绝望投海,最后想通。《文学回忆录》中他说到早期基督教徒以死殉道,评价说:不死而殉道,比以死殉道,更难得。

他再回到家乡乌镇的时候,姐姐在文革中死去,母亲也心忧而死,房屋倒塌不复昔日光景。真是奇怪,国破的时候家没有亡,国家重新建立倒是家破人亡了……于是木心只身逃往纽约。


3. 忠于文学 醉心艺术

木心还是那个才华横溢只忠于文学和艺术的木心,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汪洋恣睢热情澎湃。19岁那年,木心雇人挑两大箱书,独上莫干山,住在家族废弃的大房子里,每日专心看书写文章,从夏初到第二年雪化,交出《哈姆雷特泛论》等三篇长篇论文。他曾与友人彻夜谈论歌德福楼拜,曾投身反饥饿反战争的大学生运动……经历过文化大屠杀的木心,恐怕是“近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看《文学回忆录》,木心的形象立体而复杂,他喜欢讲俏皮话,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段子手,当然了,几乎所有的大师都有段子手潜质,比如木心把他当朋友,又时不时拎出来吐槽的王尔德。

但这些段子几乎充斥整本书,随便拎出一句就是一个段子,但这些金句有时清凉温润沁人心脾,有时候冷峻严肃犀利透彻。

比如“以前母亲、祖母、外婆讲故事给小孩听,世界性好传统。有的母亲讲得特别好,把自己放进去”、“神话,是大人说小孩的话,说给大人听的。多听多想,人类得以返璞归真”、……就像一位长辈坐在在寂静的院子里讲故事,旁边围了一堆似懂非懂的大孩子。

有时候却尖锐得令人畏惧,如“尼采说,十九世纪上帝死了。我说,二十世纪人类死了”;有时候在不经意间揭示真理,如“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个目的。此即宗教”;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如“再看司马迁那篇序,我奇怪的是,当时竟没人指责他狂妄(细想,有一定是有的,但文学性太差,到底留不下来)”……

那些文学作品,在他的讲述下,挑逗得你不得不再去翻一遍,以前觉得也就那样,在木心的讲解下,突然就变得那么妙趣横生。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看完了《古希腊神话》,并爱伊卡洛斯爱到骨子里。

我爱伊卡洛斯,是想成为他一样的人,木心爱伊卡洛斯,是因为他们是一样的人。伊卡洛斯不听父亲劝告,不遵守中庸之道,奋力飞向太阳,最终蜡和羽毛做成的翅膀被融化,掉进海里淹死。木心也是那个不遵守中庸之道,不懂委曲求全的人,活着活着就活伤了自己,好在他后来学会了说俏皮话,反而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木心以拜伦为兄长,拜伦潇洒倜傥,容貌秀丽令人倾心,一部《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部《唐璜》奠定了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学地位,天才都短命,36岁去世(木心喜欢的莫扎特35岁去世)。年轻时候的木心,也是剑眉如飞眼神清澈,跟拜伦一样也是美男子,同样天才,同样纯粹。

木心浅读

看这本书的时候,你被文学世界的每一部巨著每一个人感动,而真正使你感动的,是木心对这些巨著和人的理解,以及普世的情感与价值。以智慧与柔软之心看待,你也将得智慧与柔软。

木心在书中直言不讳,该爱爱该恨恨,该悲观悲观,该恶毒恶毒,老子写《道德经》就是带着对这个的恶意,孔子就是个精致的伪君子,他的知名度来自误解……他的喜好完全出自个人的理解,并不考虑俗世的政治正确和普遍认识,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别人想要听的话,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了一些书,直到木心,才发现原来一个人可以博学到这种程度,可以智慧到令众生倾倒,可以有趣到让人手不释卷。这么优秀的木心,全世界只有一个,斯人已逝,身后的追随者却越聚越多。而阅读木心的我们,也可以偶尔跳出世俗的藩篱,多一分处事的智慧和生而为人的纯粹。


4. 书摘

谢谢陈丹青!让我等有机会了解木心,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得以丰满。

随屏一些《文学回忆录》的摘录如下。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5. 木心故居 木心美术馆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的他却极少写到自己的童年,只是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我家在当地是有钱人家,父母会请一些当地名教授和名流到我家里来授课。”

位于乌镇东栅的木心故居: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位于乌镇西栅的木心美术馆: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木心浅读

斯人已去,大师长在!

相关文章

  • 木心浅读

    木心说,一本书如果能三次震动我,我就爱他一辈子。 我读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读一回,震动一回。 1. 《文学回...

  • 读《木心谈木心》

    读《木心谈木心》前,我只知其人,不知其字。见了其字,视为奇人,叹为才华横溢。文章可以这样写,文字可以这样搭配,仿佛...

  • 读木心

    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念着或哼着《从前慢》;不知道如今,有多少人怀念着那份“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光。同...

  • 读木心

    读《文学回忆录》,第一次读的时候完全读不进去,心里想“我去,这是个啥?还有神话?”然后就看睡着了我至少三次,后来忘...

  • 读木心

    (一) 读木心 总是觉得 自己很脏 不能,从文字间伸进手去 像掀开一角门帘 问一声:先生你会原谅我吗 想来先生很忙...

  • 读木心

    尘封多年的旧书又得以见天日 已忘却了纸上的文字 今日又读你 被那高贵深处的清澈打动 想必那时的曾经年少是读不懂你的...

  • 读 木心

    生活本胡乱毛燥无趣 在这寻找一丝安稳 微风正起 蕉蕉骂骂咧咧的跑进来投诉 骂完 舒爽 睡 人贪心 咖啡一杯却要一壶...

  • 读木心

    安德烈•纪德在他的《地粮》中,借奈带奈蔼之名,宣示“要爱而非同情”,我读此书时正好是奈带奈蔼的年龄,故而以...

  • 读木心。

    1.我倒并不悲伤,只是想放声大哭一场。 2.平民性格,刚毅木讷,不仅爱,而且是爱上了。 3.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

  • 读木心。

    1.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 走在老街上,我不来,街上是没有这些往事的。 2.果子成熟,不是果子老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心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xb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