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者【美】约翰·戈特曼.本书讲了如何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能对父母敞开心扉有了初步的认识,本书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情绪管理的重要作用及父母截然不同的4种教养方式;第二部分则讲了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
四种教养方式中,觉得自己属于压抑父母,允许孩子做事情,随着自己的心情而言。当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但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之前允许做的事情,现在就不允许去做。会给孩子造成没有规则性。父母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直接影响孩子。听了这一部分后,自己深有感触,明白自己该如何去把控。
无论是家庭教育成功还是失败,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在我看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非常重要。观念改变了,那我们的教育的方法就会随之改变。
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和孩子共情,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感受,去用心感受他的内心。这样才能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无条件的去接受孩子,是无条件的接受孩子并不是说放任他的所有错误和蛮狠霸道。而是去接受他的感受,不是接受他错误的行为。这一点我们必须区分开来。因为很多家长认为无条件的接受就是放任孩子,放纵他的所有行为。
第二部分情绪管理的五步骤:
1、觉察到孩子情绪;我们要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他的内心需求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一些满足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做到真正的关心她,爱护她,接纳他。
2、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当我们和孩子进行沟通后,我们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他一起分析如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与这孩子的关系又增进了一步。
3、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和孩子沟通以后我们要去感受孩子当下的感受,倾听他内心的真正想法。并认可她当下的情绪,接受他的情绪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4、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当孩子表达出情绪时,去告诉孩子这种情绪是生气,愤怒,伤心还是什么,让孩子知道这种情绪的名称是什么?
5、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当我们把这种情绪的名字说出来告诉孩子,我们就知道如何去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