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到每一个孩子

看到每一个孩子

作者: 荷笑笑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22:11 被阅读0次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予每一位老师的建议,或者说是忠告。

孔子曾说过“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去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更是提醒我们,看到每一个孩子,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记忆,是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

能使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进步。

如何能使劳动不给我们带来疲惫,以及神经和心脏的无穷尽的紧张。

首先是看到。老师的眼中要又星辰大海,要看得到每一个孩子。他们或者是优秀自律,或者是平凡内向,或者是在原生的苦海里挣扎浮沉,或者……无数可能需求存在,都需要我们看到。看到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具体生动,而不是抽象刻板的。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优缺点,成长点,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他们不应该被贴标签,不应该是某班某组某一排,成绩排名第几,他们应该是那个值得被珍视的“这一个”。

其次,成长。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拥有优越感,建立自信心。许多时候,我们总在责怪一朵花为何不绽放,直到某一天,我们才发现它原来是一棵树。如何选择适合这个孩子成长的方式,帮助他找到最近发展区,让他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就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

而我们为何不能找到适合班内每一位同学的教学方式?为何不能帮助每一个同学都获得成长?

除了学生个人的原因,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精进。

精研教材,用教材教。教材读透了,学生了解了,两相结合,一生一策也许就不是难点。只是这句话说着容易,想要读透教材,不下大功夫是难以企及的。

走进学生内心。读懂教材,还要盘活教材,让教材在课堂上开花结果,就需要我们了解学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你才能给他自助餐式的教学。

最后,教学相长。老师能够看到活生生的人,也就有能力看到自己。这样便不会产生职业倦态,他会在助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使命与价值。获取价值感,便能对抗外界那些消磨你能量的琐碎事。认识不同,看到区别,允许差异,当然也接纳平凡。

相关文章

  •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到

    今天早上到学校后,没过多久就有学生过来拿钥匙去开门,我当时正在写今天要考的试卷,就顺口说了一句:“你帮老师在黑板上...

  • 看到孩子看到自己

    青少年特训营结束了,我是觉得它已经以一种最好的状态结束了。没有“应该”,没有更多的“评判”,有的只是关于自己更深一...

  • 看到自己,看到孩子

    女儿今年大二,本来今天本学期开学的日子,也在半月前就订了今天去学校的高铁。前天下午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因为学校出了一...

  • 看到孩子

    上个星期天,女儿因为太热了不肯穿舞蹈衣服哭鼻子了,还因此翘了一节课。昨天晚上,我看她心情不错,还在跟我分享小马宝莉...

  • 看到孩子

    早上妈妈打电话告诉我们晚一点去,姐姐带她们去趟医院,苗苗听到电话,我跟她说这次不用你跟着去医院了,带着笑笑去,我刚...

  • 看到孩子

    接纳,是如其所是的看到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接纳虽不是养育的最终目标...

  • 看到孩子

    今天放学接娃子回家,往常见了面快乐地跟小鸟一样朝我飞来,今天却气呼呼的,我跟她说十句她回不了一句,回的那一句还能顶...

  • 看到孩子

    文/叶枥香香 今天中午,两个孩子正在做幼小衔接的练习册,而我却想着把老爸和老妈那屋里的纱窗给安上。 于是,我一边催...

  • 看到孩子

    有时,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孩子很生气,可作为父母的我们却觉得孩子莫名其妙。 其实是,我们没看到孩子当下的需求,...

  • 对孩子的教育意义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的天使,每一个天使都等着父母去唤醒,看到孩子天真的笑靥,就不禁想起我们为人父母的初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到每一个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dl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