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秋的中午,孩子做完作业,抱了一堆绘本坐在阳台的暖阳下,有模有样的看了起来。
其中一本,我看他看完一遍,合上,又翻开。
我好奇地探过头去。
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这本绘本1964年一经出版就轰动文坛,奠定了谢尔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这本绘本插画朴实简单,文字浅显易懂,就像弟弟这样刚学会看书的小孩都能看懂其中的故事。
我不经拿起这本绘本,细声读了出来。
读罢一遍,我居然跟孩子反应一样,又忍不住翻看了第二遍。
我诧异于这本绘本的“魔力”。
这是关于一棵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树喜欢小男孩。小时候,小男孩,天天来爬树、荡秋千、采集树叶做王冠,吃树上的苹果,累了就在树荫里睡。他非常非常爱树,树很快乐,只要男孩快活。
孩子长大了,来看大树的数次变少,有次来,跟大树要钱,树说它没有钱,它让男孩摘走树上的苹果换钱。大树很快乐,只要男孩快活。
很久很久,男孩都没来看大树。后来男孩又来了,大树邀请他荡秋千,他说他很忙,他要结婚生子,他需要一幢房子。大树说他没有房子,他让男孩砍走树枝去盖房。大树很快乐,只要男孩快活。
很长时间,男孩都没来看大树。终于来了,大树邀请他来玩,他说他需要一条船去远方。大树让男孩砍断树干做船。大树很快乐,只要男孩快活。
又过了很久,男孩又来了。这时的大树已经没有了苹果,没有了树枝,没有了树干,只剩一个树墩了。男孩说,他现在需要的只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 。于是男孩坐下。大树很快乐。
孩子说那男孩好坏啊!
我笑笑说:“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
我问他:“你现在还小,妈妈天天陪着你学习生活,你快乐吗?”
他说:“我很快乐!”
我问他:“等你上了中学寄宿了,一星期才能回来一次,上来大学,一个学期才能回来一次,一回来也是问我要钱,你会想我吗?”
他说:“我没赚钱之前你养我,我会想你的!”
我又问:“等你工作了,长大了,是不是也想离开家去远方?要结婚了,是不是也要我给你准备房子?”
他说:“我不知道。”
其实,大树和男孩之间,不就如父母与子女这般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只要孩子快活。而作为子女,又来多少人能体会父母的用心?又有多少人像男孩一样只知道一味地索取。
我不经想起龙应台说的,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的目送孩子远行。我想对孩子说:“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我想说:“你的生活应该自己去闯”。我还想说:“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