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哲思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作者: 北岸一苇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5:29 被阅读42次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非构思语文实验课题是基于对当前中学语文课程在哲学层面和现实层面的不满意提出来的。在哲学层面,不满意20世纪的结构主义的哲学理论方法。在现实层面,不满意国内课堂的构思主义、语感教学论、对话主义,不满意国际评价体系的过于实用化,不满意新课标的陈述性知识,以及不满意中庸性、调和性的主观阐释学、偏见阐释学。具体说明如下:

    (一)哲学背景:超越结构主义,走向生成主义

    非构思主义这是建立在时间性、演化性、生成性哲学背景下的21世纪语文行为与语文教学行为的哲学方法论理念。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空间性、符号学、文本学背景下的20世纪的构成(结构)主义哲学方法论理念。

    从语文行为来讲,无论语文的读写、听说及其教学活动,都不是可以预先理性的构思好,预设好,确定好的,而是在写作审美时空、境界的控制下所进行的赋形思维推动下的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运动。

    于是,在写作中,文章写作的材料、结构、语言、主题、标题都是运用写作思维生成出来的,这是一种非构思的行为状态和境界。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随心所欲而不越矩”的“庖丁解牛”状态的现代的科学的阐释。

    在阅读中——语文课文文本的现象学式的自主性阅读中,对于文章的主题、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解读和理解,都不是从课文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背景介绍、作者介绍、标题提示或教师的引导而获得,而是运用写作赋形思维和语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的审美思维——对心灵时空的直观与折射——来生成的。这是基于现象基础上的真正的自主式阅读,但却并非是德里达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阅读。

    生成主义就是非构思主义,非构思主义也就是生成主义。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二)现实背景

    1.国内课堂:构思主义、语感教学论、对话主义

    构思主义

    构思主义的背景介绍、段落划分、中心归纳的“预设性”及文本主题的暗示性,造成了课堂教学的约束性、灌输性、异化性,使学生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乐趣和动力。构思主义在以“应试为王”的中学语文课堂根深蒂固,传统名校名师的语文课堂,都脱不了构思主义的底色。

    语感教学论

    语感教学论又并未解决语感生成的内在机制、原理问题,导致语感无法进入现代化科学化的境界,使当代语文教学回到新的私塾主义的经验化、反科学的古典语文教学法。各样以“表情朗读为主”的表演、抒情的语文课堂,皆有对语感教学论的迷恋。

    对话主义

    对话主义的课堂,或者视文本为话题库,教师择其话题与学生“对话”;或者在阅读时,教师满堂提问,让学生不停回答;或者阅读与创造相位错乱,随意篡改文本,张扬主观感受。它们阅读都不“面向文本本身”——要么忽视文本,要么肢解文本。于是,对话主义最多只有思辨,而没有审美;而更大的弊端是不利于阅读、倾听能力的培养。

    2.国际评价:太实用化及审美缺失

    国际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要求来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复述信息,解释文本信息,反思和评价。PISA的基本优势是,强调高级阅读能力,将阅读转化为写作,重视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但存在问题:①太实用化,人文性不强,阅读和阅读教学缺乏语文审美目标;②经验性,缺乏科学语文或阅读学知识体系的支撑,尤其是语文思维和审美思维的操作技术的支持;③缺乏对言语的表达与运用的教学内容。

    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3.课程标准:客体认识论与陈述性知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公布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其中包含“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具体阐释”,与非构思一样,认同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语文素养”或“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因素(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四个层面)。

    但是,语文新课改主持者们对这四个因素、层次的研究,是站在陈旧的知识背景下,从现代主义的理性的、概念的、客体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言说的,最后的研究成果是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任务角度的陈述性知识。

    课标没有进入到新现代主义的主体行为性实践哲学的层面,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无意识、默会性、附带性、类理性的深度程序性知识的层面进行研究,不能形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因而很难成为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直接实施途径。

    4.阐释哲学:中庸性、调和性,主观的、偏见的

    对国内语文界影响较大的加达默尔所谓“视界融合”的阐释学,是一种中庸性、调和性的主观阐释学、偏见阐释学。但“偏见”毕竟不是阐释、理解的目的,还并不是科学的客观的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学、理解学。这种对上帝、对作者的消解、摧毁,对自我性、创造性的崇尚、迷恋,导致的就是所谓的“个性解读”;后果就是,教师普遍不会阅读,也不会教阅读(包括作文审题)。

    因此,非构思语文课程,无论是与现实语文无论是在哲学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包括国内课堂、国际评价、课程标准和阐释哲学等——都不同的全新的语文课程理论及实践。但是,这种全新的理论与实践,又不是完全没有中国语文传统的基础。

    本课题所谓的非构思,是对马正平先生的写作学、阅读学、时空美学等学术的聚合简称。非构思中学语文课程,是指以非构思学术为核心理论来改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马正平《生成主义教学观: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

    2.马正平在江西教院的“国培”讲学课件。

    3.马正平《言、思、美同行:基于言语学语文学知识观的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科教学思想的创新研究》。

    4.马正平《作为“实践哲学”之知识观及语文知识体系的非构思写作学、言语学、阐释学、阅读学》,首届“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高峰论坛论文集,2013年11月22——24日,  成都。

    5.马正平《“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与体系:我的非主流探索路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验│非构思20年:课题实验的哲学与现实背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e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