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者,其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而司马懿是其中一达之一。
按说其家族如此显赫,按照现在的说法,司马懿无疑是官N代无疑了。然而,他却没有沾染上当今社会官二代那种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没有说出“我爸是李刚”类似的话,也没有仗势欺人。而是一本正经地过着当时读书人的生活,诗书礼画乐都涉猎,同时也研究着排兵布阵之法,很快就小有名气。
当时,曹操在广招贤士,知道了司马懿的名声,就想召他入朝做官。然而,司马懿却瞧不起曹操阉人的出身[毕竟他是被宦官认作螟蛉子的],就借口自己生病不去。曹操不信,就派人夜间去悄悄探视,司马懿则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好像自己真的生了病一样,探视的人见状,就去禀报曹操。司马懿由此躲过了危险,如果当时他稍微动一下,或者是稍微有一些破绽的话,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惊天伟业了,这是他第一次遭遇惊心动魄的危险时刻。
过后,等到曹操担任丞相时期,召集他入朝做官。随着相互之间的交往日久,曹操发觉司马懿绝非是甘为人臣之人,有“狼顾”之相,因此叮嘱曹丕要提防,由于曹丕与司马懿关系好,于是在曹操面前多说司马懿好话,使得曹操打消了野心。即便如此,曹操死后,其遗诏还是禁止让司马懿掌握兵权,直到曹丕死后,这个禁令才被打破,司马懿终于掌握到了兵权。
让司马懿真正有用武之地的,便是消灭魏国叛将孟达的一战,此一战奠定了司马懿初入江湖的投名状,同时也是他与诸葛亮交锋的前戏,之后的夺取街亭,使得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两位惺惺相惜又相见恨晚的人物第一次碰面。之后围绕六出祁山这个历史事件,他们之间的较量真可谓是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在最后一战中,司马懿从葫芦谷中死里逃生,从此闭寨不出,即便诸葛亮送来胭脂女人衣服,他也依然收下,但却坚决不出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用拖延战术把诸葛亮给累死在了军中,最终是自动解除了蜀军的包围圈。当然,诸葛亮死后弄了一个假木人计把司马懿给吓跑了,也算赚回了一些脸面。
凭着抗击蜀国的功劳,司马懿很快跻身于曹魏政权高层,与曹真的儿子曹爽平起平坐。然而,这哥俩儿表面上和好,实际上却是各自心怀鬼胎:当时形成了两大派系:曹派和司马派,就是以这两个人各自作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彼此之间明争暗斗,堪称曹魏版的“纸牌屋”
在争斗中,曹爽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自己独掌大权。一时间,臭味相投之者立刻聚集,整个朝廷都被曹爽搞得乌烟瘴气。然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硬是用起了当年对付曹操的方法-装病来避祸,并且还小露了一手奥斯卡影帝的精彩表演:曹爽不放心,派了亲信李胜前去试探,司马懿见到李胜后,不仅装耳聋把李胜所说的并州听成了荆州,而且在侍女端来汤药来喂食时故意弄得床边,甚至是自己的胸前都是汤药的痕迹,这一下把李胜给真正忽悠了,赶紧回去禀报曹爽,曹爽才真正放心了。
等到曹爽带着小皇帝去扫祖宗陵墓时,司马懿立刻撕下了自己的伪装,召集昔日的部下带领家兵攻占了武器库,控制了皇宫,以清君侧的名义和太后一起颁布了讨伐曹爽的诏书。一时间,曹魏全国的焦点都聚集到了曹爽身上,然而,曹爽由于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再加上其一直是在父亲曹真的英雄光环下长大,因此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因此荒废了自己的大好时光。在面对自己的处境时,并没有保持理性,对司马懿仍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于是自己认罪,并要求自己离职之后去乡下做富家翁。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了兵权之后,任人宰割就更容易了。很快,司马懿就以谋反的罪名逮捕曹爽,并灭了其三族,很快就以大将军的身份掌握着曹魏的大权。从此,司马家族真正走上了政治舞台,直到司马懿去世后依然是大权在握。
纵观司马懿一生,他真可谓是一位老谋子,无论是他前后两次装病,还是与诸葛亮之间的较量,与孙权的较量,与曹爽的较量和剿灭孟达和公孙渊,都展露了他不为人知的惊人实力,有此能力,何不为自己的孙子能够真正取代曹魏,并完成三国统一的大业呢!真是从心底里佩服这个老狐狸,没有他的出现,中国历史由此会少了一段让人至今回味无穷的精彩画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