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月惊蛰天气读了陆游的故事,窗外,惊雷炸响,紧跟着淅淅沥沥的寒雨。
陆游正是生活在这样天翻地覆的年代里。
他一生处于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正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他经历了童年逃难,青年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成年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
陆游无疑是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
在他八十余年的生命和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着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诗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他要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
陆游以爱国获罪,一生中屡遭封建统治集团的打击,但他却绝不屈服妥协,在一首《卜算子》小词里,他用梅花来象征自己坚贞的节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作尘,只有香如故!
死前曾作《示儿》一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他至死都念念不忘中原故土没有收回,这首是最能表现陆游创作精神的代表作。
陆游他自幼热爱学习和努力钻研,自称:“我生学语即耽(喜爱)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因此在文学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9300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如: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
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
后人在评价陆游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成就之余,更喜欢谈论他和唐琬的爱情故事。
唐琬是陆游的表妹,自幼文静灵秀、才华横溢。
两人青梅竹马,情愫暗生,陆赠唐家传凤钗作信物,成年之后结为夫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
陆母即唐琬的姑姑,却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儿子休妻。
陆游是个孝子,先是在外找个别院给唐琬暂住,但最后还是被陆母发现后,不得不休了唐琬。
之后陆游另娶,唐琬也嫁给了皇室宗亲赵士程。
但陆唐二人之间的感情依然很深,彼此都思念难舍。
数年后,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游沈园,借酒浇愁时,看见了唐琬与丈夫也来游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
这时唐琬也看到了他,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后,给他送来一些酒菜。
陆游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举杯痛饮。
唐琬走后,他心情复杂地在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一年后,唐琬再次游园看到这首诗,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琬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这两首词,表达了深深相爱的两人被迫分离之后的痛苦和惆怅,又无法反抗封建宗法的无可奈何的心情,一字一句,字字泣血。
太沉重了!插点后话吧。后世在评说这段爱情故事时,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琬粉们批判陆游其实是不够爱唐琬的:在她过早香消玉损之时,陆游照样娶他的妻纳他的妾,还噼里啪啦生了八个孩子,说明对后来居上者哪方面都不冷淡。
给唐琬写的满腹情诗只不过是得不到的伤感之作。
然而没有给她写过一首诗,却用生命来爱她的男人则是赵士程:
一个家世显赫却不曾嫌弃她离异身份的男人,
一个知晓她的往事倾慕她的才华的男人,
一个慢慢抚慰她身心伤痛的男人,
一个自她去世后就未再娶的男人。
从女人的角度看,这种评判是最戳中人心的:爱,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看行动。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道德观念去评判古人的言行。
何况,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爱情,完美的人生!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