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复述《论语别裁》7 谁说没读过书就叫“没学问”?

复述《论语别裁》7 谁说没读过书就叫“没学问”?

作者: 抗知体 | 来源:发表于2023-03-21 23:02 被阅读0次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这一句跟前面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再一次强调了,“学”不是写文章,也不是见闻广博,而是做人做事的学问(智慧)。


一、“贤贤易色”的真正含义

1、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

两个字连在一起,可以理解——为看到学问修养好的人就想亲近他,或者说对他油然生起恭敬心。(我理解的是,跟上一句的“亲仁”类似。)

2、“易色”,这个词的含义一直被误解。在传统的解释里, “色”,是指女色(或者男色),总之用它来指代男女之间那些情情爱爱。

但是南公说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果真的这样解释,那么他也不认为孔夫子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

孔子在《礼记》里讲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也就是说,饮食(吃)和男女(性),这两者是一个人的生命离不开的两件大事。

所以,如果把“贤贤易色”解释成“为了做学问,把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丢开”,这是于人情上不通的。

3、这里的“色”,南公解释为“态度、形色”。

那么“贤贤易色”的意思也就明了了: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大,就对他肃然起敬,态度也随之转变。


二、“事父母能竭其力”

1、这一句又讲到“孝”了。

这一句的重点在“竭”上。那么何为“竭”呢?

南公刚好也引用了我在上一篇里引用的那句话:“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影响做子女的行孝。穷又穷的方法,富有富的方法,这只不过是表面的区别。

判断“竭”的标准在于发心:这份感情是不是真切的,有没有尽自己的全力。

2、假如一个年轻人偷盗,但是他是为了给母亲看病。外国人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在我们中国人心里对这样一种犯罪总是能够充满同情和表示理解,甚至原谅他。

南公就讲到,这个年轻人当然是好心,但是他不懂得“竭其力”。所以他做了过分的事,也是没有受到良好教养的体现。

3、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总是无比困难的。

就比如当下,无论是在结婚还是生子的问题上,父辈与我们这一辈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巨大的分歧。

他们觉得是在为我们好,而这种思想的鸿沟几乎是无法跨越的。这就导致有些裂痕只能依靠时间来抚平。

每一个人的境遇都是不同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更没有谁有资格对别人的做法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因为我们不在他的境遇里。就比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


我突然想到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了。

可能就是在面对这种时代发展中代际、民族、国别、种族之间的差异,甚至是分歧、矛盾、摩擦时,读过书的人得理所应当地肩负起“包容”的责任。

因为读过书的人,通过前人的智慧,生命的宽度早已被拓宽,视野更开阔的我们自然能明白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差异、分歧、矛盾和摩擦。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修炼自己的包容心和忍耐力呢?


三、“事君能致其身”

1、南公解释了“君”字。

“君”字是象形字,上面一个“尹”,在最开始的图案里,表示手里拿着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

连在一起就是,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仗。

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仗的都是君。直到后来才转变成皇帝专用。

在日本,包括中国有一段时间里,称呼平辈的时候,也会称作某某君。

所以南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只针对皇帝、君主。

2、这句话的重点也跟前面一句一样,在于“致”。也就是尽心尽力。

连起来看,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在非常需要你帮忙的时候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

既然答应了,就要尽心尽力去办。

不可以表面上愿意帮忙,背地里却牢骚不断,甚至使绊子。

这样看来,这句话的意思跟“为人谋而不忠乎”就相应了。


四、“与朋友交而有信”

这句话的意思也与前面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呼应。

意思也非常简单,也就是对朋友言而有信。答应的朋友的事就尽力去办到,而不是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

同样的,这也只是一句道理。在实践中,自己能做到多少呢?

我想到我们现代社会,特别是我自己,朋友之间的感情好像特别的淡。

什么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视为知己者死……这些都在房子和票子的生存挣扎中变成了只有在武侠小说上才能看到的词汇。


五、“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对贤者、对父母、对朋友,能做到上面这些,就算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但我一定说这个人是真有学问。

学问不是在纸上的东西,一定是在每一件事里体现出来的!

相关文章

  • 好好读书,学而时习之

    ————《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五) 面前这本《论语别裁》上册,这好几年来,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它很厚...

  • 享受孤独

    近日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学问内涵的把握才算入门。以前认为学问就是读万卷书,学识渊博,智慧儒雅,现在才明白...

  • 闲话论语

    最近在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先生一直是我比较尊重的学者,是一位本分做学问的先生,关于论语别裁,先生给出了和明代朱...

  • 晨读钱穆先生《论语新解》

    对《论语》的白话译释,读过多人的版本,杨伯峻《论语译注》、《傅佩荣解读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等(于丹的《论语心...

  • 20300929晨课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晨课:南怀瑾-《论语别裁》。

  • 写在后边的话

    跋:关于论语和孔子的一些事情,拉拉杂杂的说了好多,有些地方未能思虑纯熟,依仗着读过南师的《论语别裁》,读过李零先生...

  • 本了老师法语诗 2019.01.10

    什么叫做学问?我在《论语别裁》中首先提出来,大家不要搞错了,以为知识就是学问,事实上学问并不是知识,知识最多只能算...

  • 《论语别裁》 我帮你读过啦!

    《论语别裁》 我帮你读过啦! 樊登老师说过,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把所有的论语,各个版本都读了一遍。为什么樊登老师这么...

  • (128) 颠覆的理解

    进天读书会读《论语别裁》,挺有意思。 学而时习之的学指“学问”,然而这个学问并不是指知识渊博,而是指懂做人的道理。...

  • 择要,你想做那种人

    上两天看文章有这样一段话,我给写下来啦,如下: 《论语别裁》——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述《论语别裁》7 谁说没读过书就叫“没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kv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