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游记魔都读写旅行游记
上海石库门博物馆之行

上海石库门博物馆之行

作者: 新思路111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17:36 被阅读607次

       春意渐浓,上海,这座沉睡的城市渐渐苏醒。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古朴建筑——石库门之上。石库门,是老上海的象征,是上海人百年生活的缩影。他的存在,为上海增加了一派风韵;它的存在,是老上海人心中的年轮;它的存在,凝聚在小小一片天井中。

行走魔都,今日,我来到了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身处其中,历史气息尽收眼底。石库门,上海最具特色的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石库门与墙交接之处的门楣被称作石箍,与上海话中“头箍”的“箍”十分相似。石箍门,石箍门叫着叫着,也就叫成了“石库门”

     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入门便能看到一块大约两三平米的空间,一层与二层联通,顶上有着一块玻璃天窗,被称作天井。小小的空间,曾是邻里间小孩子们游戏的天堂。再进去各种功能性的房间便是一应俱全。客堂间(客厅)、亭子间、书房、老人房、灶披间(厨房)、主人房、女儿房也是各具特色。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小小的亭子间。几平米的房间可能要挤下一家几口。灶披间上方的位置使他冬冷夏热。如此陋室,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多大文豪,茅盾、巴金。当初只身来到魔都,在这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默默写作。身处亭子间,也许,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中,就有些诞生于此吧。亭子间,它小,简陋但充满文艺气息,充满家庭之情。不禁感叹:“何陋之有!” 

客堂间

客堂间的红木椅,八仙桌;书房的一支笔,一坛墨;老人房里的一根杖,一厢床;灶披间的煤球炉、大水缸;主人房里的小小缝纫机、漆雕的胭脂盒……每一件,无不透露出,上海,这座城的精致,这座城的细腻,这座城的气韵。

百年气韵诉平凡。石库门诉说着,不一样的城市记忆。

(所有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上海石库门博物馆之行

    春意渐浓,上海,这座沉睡的城市渐渐苏醒。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古朴建筑——石库门之上。石库门,...

  • 我们(七十三)

    2020.1.11—1.12,上海大世界、上海博物馆、南京路步行街的夜景和新天地、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

  • 上海的石库门文学热《房老虎》作者:邵明

    看来上海石库门是上海人谈不完的话题,我连发了三篇有关上海石库门的文章。从我姐石库门房子的动迁,想到《把根留住》,到...

  • 上海的石库门

    “里弄”是上海的人性化都市景观,独具特色。其中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石库门,就代表了一段历史。 老式石库门住宅,一...

  • 石库门2

    在石库门建筑存在的一个半世纪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它便作为40%的上海人居住的场所...

  • 石库门3

    石库门作为上海建筑的瑰宝,不应该被舍弃并取代。石库门建筑群对于上海文化来讲是一种图腾,它代表了老上海一代人的回忆。...

  • 海上大宅门

    石库门,被认为是上海最有代表性民居建筑,对很多上海人而言,也是独一无二的一份海派乡愁。解放前,上海中心城区石库门建...

  • 乡愁

    乡愁 我的“乡愁”,毕竟不浓。我的故乡就是上海。自小长大的地方是南市的石库门… 如果我有乡愁,那么就是那些“石库门...

  • 上海的石库门·女性

    上海是璀璨的!上海的昨日是一部耀眼夺目的书!上海的石库门与女性,是这部“书”中瑰丽壮观的一页。…… 上...

  • 【都市】爱情往事(6)

    目录 6 弄堂石库门 上海的夏天渐渐热起来,但弄堂里的石库门住宅却很阴凉,尤其是一楼比外面要凉快许多。 戴鸿毅和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海石库门博物馆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nm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