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天和路人甲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子路说一天有24小时,路人甲说一天有23小时,两人各自据理力争,足足吵了六七个小时未见分晓。路人甲说既然你的老师是圣人,不妨我们请他做个裁决,子路很高兴,认定自己胜券在握。
两人来到孔子面前,把争论的原委前前后后仔细说了一遍,孔子听完陈述,他判定路人甲赢了争论。路人甲得到孔子的首肯后高高兴兴离去,留下子路一脸狐疑站在那里。待路人甲走远,孔子对身旁的子路说,为了不值得争论的事而争论,从一开始你已经输了。
一天有24小时一定不是孔子那个时代尽人皆知的常识,其实话题的真伪并不是故事的主题,孔子因子路不明就里,身陷无意义的争论,浪费时间的裁决,才是故事要讲明的道理。有时候争论并不是人们理解的简单的明辨是非,如何面对争论甚至是比是非曲直更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则故事也很有趣。
有一天,大灰狼和小羊在河边相遇,饥肠辘辘的狼对小羊说:“我要吃掉你,因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小羊看了看周围说:“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我怎么能把河水弄脏呢?” 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它说:“那一定是你的兄弟姐妹把我喝的水弄脏了。”小羊委屈地说:“我是家里的独生子。”这次狼气急败坏地说:“那一定是你去年把河水弄脏了。”小羊大声说:“去年?去年我还没出生呢。”狼忍无可忍,“不管怎么,我要吃掉你。”于是跳了起来,咬断了小羊的喉咙。
大灰狼在看到小羊的第一眼就打定了吃掉小羊的主意,弄脏河水,何年何月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拙劣理由,看来争论的语言并没有涵盖争执真正的意图,识别隐藏在争论中的意图是一种智慧。
在陈述如何面对争论的办法之前,稍微探究一下争论的原因,或许可以理性对待争论,提供的对待争论的办法更容易被人接受。
在这里,我不得不稍微打破主持人关于不要过多卷入大的争端讨论的提议,因为最近阅读的《人性中善良的天使》给了我一些启示。作者斯蒂芬·平克引用大量战争专家,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笔墨描写了人类历史上的种种暴力,诸如涂炭生灵的战争,压抑人性的宗教迫害,歧视妇女,杀害儿童,虐待动物。
面对形形色色的暴力,斯蒂芬·平克能够撇开它们纷繁复杂的面貌,总结出人类纷争的原因:捕食,支配,复仇,施虐狂,意识形态。大规模的铺垫只是为了进一步得出暴力减少的原因:启蒙运动,人道主义,权力革命等等。
如果说我牵强附会地把作者的结论援引至普通人常见的生活争论中,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不过简单的类比,或者是更深一步暴力减少的原因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智慧对待争论。
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人,他会把生存,生活的目标映射成为具体的行为,争夺利益,支配社会是永恒的主题,只不过因所处的地位不同,可操纵的资源多寡,观念意识的影响而导致了表象各异的行为。
手握国家机器的人,争执的方式是世界大战,意识形态迥异的人,促成冷战。便尝人间艰辛,为了一根葱,邻居会恶语相加,为了一个停车位,人们会大打出手,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广阔平台,一言不合,不惜人身攻击。
人们往往给生活的争论贴上“无谓”,“不休”等贬义的标签,“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谦让”常常是人们应对争论最拿得出手的规劝之词,人们用“鸡毛蒜皮”形容争论的主题,鄙视轻蔑之情可见一斑。
我们不妨想想,社会进步并不能泯灭人最基本的需求,每个人必须面对生活最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旦人与人之间出现利益冲突,争论势必发生。使用任何不解决底层问题,转移视线的“诗和远方”的假想,或是道德层面的说教,只是粉饰太平。面对生活的琐碎,接受争论的自然和合理,并不是可耻和丢人的事,是迈出勇敢面对争论的第一步。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会思考,能交流,求认可,展现观点是这几个特点的集中体现。说出观点,撇开独立自由的考虑,单就促进进步的贡献,是应该给与肯定和鼓励的。既然是观点,提出者一方就需要承认会有异议,会面临挑战,而听众一方,既有质疑的权利,也有理解的义务。也就是说,参与的双方有义务明确争论的目的:是为观点本身而辩论,还是为争夺控制权而争论。
《论自由》推崇争论的意义,《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比作和看不见的陌生人的争论,两本书是各自领域的经典著作,尽管议题截然不同,但是它们一致同意遵循争论的礼仪:理解目标,理解话题,陈述严谨的论证步骤,杜绝任何与议题无关的压制。
既然我们无法回避争论,那么不如索性武装自己,识别有意义的争论,识别争论的真正意图,时时谨记应遵循的原则,防止意气用事,避免偏离主题,心悦诚服地获得最终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