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麦肯锡工作法

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 jenny_dada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20:32 被阅读0次

麦肯锡工作法—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

除了技术性的要素,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以及思考方式等都与麦肯锡工作法息息相关。优秀,有魅力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所谓的“麦肯锡人”。

对于前景未明的状况与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关键是确定“在了解了各种事实与信息之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即具体方案),仅仅收集信息是无济于事的。

从今往后,是大脑的时代,也就是知识与想法创造价值的时代。--麦肯锡亚洲太平洋地区原董事长

坚持两个原则,即问题驱动(issue driver)和客户第一主义(client interest first),举例来说,不能仅仅因为从客户经理那里听说客户面临了某种状况,就说“我深感为难”,而是要亲临现场,设身处地地感受这种困境。

不要依赖二手信息,自己应该亲临现场,亲自收集信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思考。

无论身处何种情况,绝不退缩,积极应对,即Positive Mental Attitude(PMA),在麦肯锡经常可以听到“PMA是最重要的”。

专业人士应该“尽善尽美地工作”,抱着这种豁出去的态度埋头苦干,凭借自己特有的洞察力拿出成果时,不仅自己喜不自胜,周围的人也会赞不绝口。

要么继续创造,要么离开。

在面临新工作、新挑战或新难题时,不恐慌的情绪本身就是优势。麦肯锡式问题解决技巧的情随在于:掌握这种技巧的人在不知不觉间便具备了镇定自若、强大而达观的精神力量。

关注细节、留心带给对方的印象,这种态度最终将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对客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图表旨在促进对资料信息的理解,故而其时间轴的走向基本上都是从左到右。另外,还必须遵循某些规则,表中数据需注明因果关系、图表等需标注出处、图表的核心内容需辅以简单的口头解释等。关键不是制作自己想制作的图表,而是制作对方能够理解的图表

多问问“这么做结果会怎样”?

展现给他人的成果必须首先得到自己的认可,决定自己工作质量的是自己。这是一种“行家气质”。所谓“行家”,指的是这样一类人:与之交谈的时候,对方能够从不同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许多妙趣横生的想法。

“空·雨·伞”的思考方式,“空”指的是事实,即现状如何;“雨”指的是意义,即这种现状意味着什么;而“伞”指的则是解决方案与对策,即从该意义推导出要做什么。以现状、意义、对策为基础进行思考,至关重要。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拘泥于现状,而应该站在应有状态或希望达到的状态这一更高的角度想办法,即不要过分局限于现在的状况或制约条件。

在商业行为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针对什么样的客户,以什么样的方法提供什么样的商品或服务”,这就等同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灵活的运用框架,就有可能得出苦思冥想也无法挖掘出的见解。

分析问题点、讨论并实践处理的诀窍在于,不要只关注发生问题的那个步骤,应当回到之前的步骤,改善之前应该执行的要素。

“3C”取自于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or),公司(company)这三个要素的英文首字母,该框架是“通过分析自己公司现在所处的经营环境,灵活地开发经营课题、制定战略等”,并非单纯用于明确自己公司的情况。使用“3C”框架这一基本工具有利于了解竞争对手与顾客的情况,保持自己战略的客观性。

希望重新评估组织时,采用“7S”框架,硬件即战略(strategy)、组织构造(structure)、公司体系(system),软件即组织文化(style)、组织具备的优势(skill)、人才(staff)、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该方法同样适用于转变职业或求职活动。

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采用“位置矩阵”,“位置矩阵”指的是有助于明确“紧急、重要的事件”以及实践行动优先顺序的框架,它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希望寻求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时,采用“逻辑树”框架。制作“逻辑树”框架的关键在于,时刻注意第一层与第二层的不重不漏,准确把握探讨该事时绝对不能忽略的因素。如果在核对逻辑要素时,发现了可能成为问题点的因素,需要考虑今后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并将该问题点当做疑问,进一步展开逻辑树框架,击碎该问题。下图的逻辑树中分解了在购买电动汽车的时候应当探讨的问题。

 麦肯锡式处理信息的技巧

为了获取信息或数据,调查必须参照原始文本,到现场充分确认。警察也不是只会默然地执行任务,他们都是先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调查假说,再进行审讯。因为我们知道,做到这个程度之后,就能够使眼睛看不到的数据浮出水面,而这些数据一定会提升工作价值。

拿出好的咨询提案,关键在于思维。从哪一点着手突破至关重要,问题在于坐标的开展方式是否“性感”,比如经常将信息按照“位置矩阵”加以处理,但对于特定的客户而言,或许按照“喜恶”的坐标展开也许更利于创造价值。所谓“零设想”就是放弃已有的想法,尝试崭新的想法。

相关文章

  •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4~15

    【20180705我在悦读】阿惠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4~15 【书名】:《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日】大岛...

  •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2~13

    【0703我在悦读】阿惠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2~13 【书名】:《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日】大岛祥誉 【...

  •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6~17

    【0708我在悦读】阿惠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16~17 【书名】:《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日】大岛祥誉 【...

  •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四~习惯五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4~习惯5 【书名】《麦肯锡工作法》 【作者】【日】大岛祥誉 【篇目】17页~27页 001在...

  • 也许你的努力正是你失败的原因

    开始阅读《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先将部分内容发出来。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的作者山梨广一在麦肯锡工作了25年,作为麦...

  • 麦肯锡工作法

    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作者大岛祥誉曾在麦肯锡工作过,近年来关于麦肯锡工作思考方法的著作...

  • 挑战365天听书计划,第7天

    《麦肯锡工作法》 本书是麦肯锡咨询公司80年来最重要的工作方法的总结。麦肯锡的客户众多,涉及行业广泛,因此麦肯锡面...

  • 麦肯锡的工作法

    《麦肯锡工作法》说起“麦肯锡”就必须说到麦肯锡公司。麦肯锡公司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商...

  • 麦肯锡精英工作习惯之三十五

    今天和大家分享《麦肯锡工作法》~ 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之三十五: 寻找“良师”。 ...

  • 笔记

    《麦肯锡工作法》-结果导向。不断的问为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麦肯锡工作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oe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