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这一程,和不同的心魔战斗。昨天完全没想到,就破功了。对的,我是说喝酒。对于交际这回事,我天性冷淡,无所畏惧,充满期待又觉无所不能。需要限制,表达能力的提升,觉察后的觉察,很多事千钧一发。这些年有点喜欢抱怨,别人感觉不出来是我隐藏的很好,其实就是用很强的冲击力把一股情绪推出去。这拜他所赐,或许真的是个好办法,突然的逆转,有时没有经过内心的审核这个状态就已经出去了。失落了最初的平和,至少在表达层面上看是的,但独处时却又更容易定静下来。更容易接纳自我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想法,技术和技巧并进。攻击与超越,攻击到成了上升处就是平和的表态而已。
拆解内心这变态事,对有些人来说密度太大,密不透风。前一秒含有的,后一秒就应运而出,缺乏觉察或有意识觉察。倘若他人做我就会立刻点明,倘若他人有这种想法的会立刻反制。所以说他曾经对我真的很残忍,那也是我需求的经历。可能真的没有爱了,依赖都没有。我就像是他肩上的蝴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爱我,但是日常相处他更接近于对待自己的方式待我。这也算够了。本真比什么都重要,我看重。
他人更多的是柔性的能量,我却很刚性。也是冥冥一直的牵引。很多的时候我不喜欢说话,一说又容易说太多。所以言多必失,少言寡语准没有错。牺牲自我的感觉换来的给予怎样算都不值,不论是什么。搬上台面做表面功夫很没意思,但其实深度层面的除了自我他人也只能聆听。能心无旁骛有什么就说的指哪打哪太难得,越是不断向前越是少见这种稀有的情。感觉是到位的,就看是选择融合还是决断。
我选择赢。想牺牲就成全牺牲,对于拒绝本身的敏感,最初情感的粘稠。没意思,很失落,太多的太多,可能我这样的性格就是会好酒。独孤求败的好胜心,放下,平静的自在,什么也不争不夺。但思维本身就多思多虑,快速做出的决定真的需要事后必须消化吗。我看不必,密不透风的墙壁。沉默背后无人观赏,挺好。接近,悦纳,呈现,表演。不用总是屈居人后觉得自己还是太慢,太嫩。可能是不够自信产生幻觉。对于不喜欢听的话,表演性的层面,我什么都要,我要自尊。是,我已经做出选择,第一时间防御,做出选择能够更好的避免麻烦和思虑万千。所以现在觉得事后复盘消化真是比较多余的事了,前期工作做得好,慢慢的事情繁琐肯定越来越少,也就没有需要事事过问和审核的必要。浪费时间消耗脑神经。
拒绝交流这本身价值斐然。总有一个阶段超越彰显自我的存在。不为什么,自律自身,自己做到了再说,才能拿到更多。对于表达的内容不要有限制,而是自然无碍的奔涌,你承受住就得到更多。再想出新的办法应对这样的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了本质别的都不必在意。精力有限,放在重要的重点上雕琢,一门深入永无止尽攀登前进。
不再以小博大或困惑于某些细节缠绕,超越了细节抵达高地。认清自身的特质,优胜劣汰,发展长项,对于有必要的首先要去掉多余的芜杂枝叶和欲望。有时想给这本身也是欲望也要去除。所以貌似种种克制造成了突然的间不容发飞流直下,保持警惕警觉。唯有自身整体的自控和完整才能博一个美好未来,一个真正需要的未来。
不要有顾虑,不断分析目标,筹划准备,一点一滴安住于过程。让过程美好目的才会真的是需要的那一个,而不会是得到了就觉得无所谓甚至不是自己想要的了。那都是用某种庞大的外物诱惑自己激发自己,长久起来没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