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封面写着三给关键词:洞察、共情与联结。我想,现实中为什么那么多的家庭不幸福,孩子不幸福,也许就是缺乏这三个词语的践行吧。
行为是了解孩子内心困境的线索
也往往能反映整个家庭的症结。
理解行为只是冰山看得见的部分
看不见的是孩子无比渴望被理解的整个内心世界。
转变视角:
我们的目标不是塑造行为,而是培养人
只要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改善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
还有整个家庭的运转和成员彼此间的感情。
读这本书,让自己会有更清晰的理解,或者说是对自己思考的一些回应。只有明白这些道理,才能走得更加坚定。
1)让改变发生:把孩子与问题分开
许多父母把行为当作评判孩子的标尺,而非洞察孩子需要的线索。如果我们把行为看作需求的表现,而非本性的彰显,结果会怎样?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张三上学迟到,我们就会说——张三是一个不守时的人。这样的话多说几次后,张三就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守时”的人,他会不由自主朝这个目标去奋斗,就造成了一给很不好的后果。事实上,张三迟到背后有多重原因,不守时只能是其中的一个理由。主观上,张三并不想迟到(如果他真想迟到,那就说明学校没有吸引他),他并不想成为一个“不守时”的人,当我们把问题和孩子分开,解决了问题,人也才能获得成长。
2)真相不唯一
只有具备同时接纳多重真相(例如我们眼中的真相和对方眼中的真相)的能力,关系中的双方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看见,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哪怕两人存在分歧。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两人才能和谐相处,彼此亲近。即使两人存在分歧,对方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作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去接受。构筑牢固关系的前提是双方共同认定没有谁绝对正确,因为人在关系中的安全感来自理解,而非说服。
关于“真相不唯一”,我深有感触。
每学期的师德师风测评,我能看到好些“真相”。那些我们认为优秀的班主任,在学生那里却得不到认可,以至于很多学生会给出“基本满意”的评价,当然也有“不满意”的评价。当一个班这样的学生多了的时候,这个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就会受到质疑。
而当我们去了解一些真相时,便会发现各执一词的双方,都认为自己那就是真相。因为,我们缺少了正向沟通,相当然认为我这样说了或做了,就是那样的一个结果。而这样的信息差之间,会有一个很大的误会在里面。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沟通艺术。
3)要理解,而非说服
理解(“真相不唯一”)和说服(“真相唯一”)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处事方式。
我们也常常遇见一位会来“说服”你的人。能被说服的,并不是说服人的功劳,而是因为被说服人的想法可能恰恰契合而已。
所以,还是需要理解为前提,理解了,才能共情,才能沟通,才能有往下一步发展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