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个网友突然在微信上找我,问我说:“阿伦,你还认识我吗?”
我愣了一下回了一句:“你是?”
他说:“5年前,你刚开始做培训的时候,我们还聊过呢。”
我真的想不起来他是谁,于是我说:“还真想不起来啊”。
他说了一句:“阿伦老师比较忙,理解理解”。
我觉得应该是5年前的某个网友,当时有聊过,肯定也是被社交恐惧困扰的人,所以我直接问了对方,你有什么困扰需要我帮忙吗?
他说:“我有社恐,到现在已经6年了,当时觉得你也帮不了我,所以我就退群了,但是QQ一直加着,今天又回去看了你的朋友圈,发现有你的微信就加了”。
我问他:“你现在什么状态?”
他说:“老样子,反反复复的,早知道那个时候报名你课程就好了,现在都报不起了”。
我发了捂眼睛的表情,有点无奈,本想说花呗可以分期的,之后又想了想,说不定他有困难,算了,给他推荐一节分享会就没有继续聊了。
为什么我要拿这个故事来讲呢?因为他的经历刚好道出很多社恐人的困扰,那就是社交恐惧患病周期之长,是很多人预料不到的。
高三上学期我患上社交恐惧之后,我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悄悄的发生变化,产生社交恐惧之后,从宿舍楼到教室的500米变成我最难熬的500米,因为我跟同学打招呼变得不再放松。
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的问题应该跟身体不舒服是一样的,可能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可万万没想到,这一社恐就是6年。
当我成为心理咨询师进入这个领域之后,我才发现6年是短的,10年,20年,甚至30的人大有人在。
为什么社恐的患病周期会如此之长?
原因不少,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恐症状擅长制造陷进,让我们离康复越来越远。而陷进中有两大主要陷阱,分别是“制造失控感”和“制造敌人”。
第一大陷阱:制造失控感
制造失控感指的让你的身体和情绪感到失控,而这个失控会进一步激发你控制自己的欲望,我们越想要控制自己,就越滋养了内心的恐惧,让社交恐惧变得越严重。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产生严重的失控感是在产生社恐不久之后,有一次跟自己的好基友对视的时我突然发现,我的眼神不听我使唤了,出现了一种说话时会本能的跟对方对视,又害怕对视的感觉,表情也变得紧绷和不自然,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
对方可是我多年的朋友,好到在他面前能够极度放松,而我居然连跟他对视眼神都会失控,此时意识到我身上症状的可怕。
当我出现了不敢看对方的状态之后,我内心产生强烈的对抗。我认为这不是我,我不能是这样的。
我开始控制自己用自信的眼神去看对方,虽然也能够比较自如的与之对视,因为确实在他面前安全感是够的,但是我跟他相处也失去了曾经的自然与放松。
于是,只要需要社交,我就害怕出现失控感,越害怕失控,我就越控制,越控制,症状变得越强大。
这种失控感是我从小到不曾出现的,尽管我也出现过身体的和心理的不舒服,但是社恐所造成的情绪和身体不受控制确是第一次。
第二大陷阱:制造敌人
制造敌人指的是社恐的症状给你制造成的对别人的敌意,从而让你出现不必要的防御性行为。
当我们有了社恐之后,我们对外界会变得极度关注,关注每个人的动作,发出的声音,看我们的眼神,只要有人在的地方我们始终无法放松下来,一旦到没有人的场合便会如释重负。
大二那年,我当上了院自律会的督导部部长,这个部门下面有10几个来自各个专业的学弟学妹,其中有一个学妹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她看我的眼神总感觉不是那么友好。
每次开会我看到她的时候,总会有一种被看穿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很焦虑。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就主动问了她,“你是不是讨厌我?”
她说:“没有啊,我怎么会讨厌你”。
尽管她一直在解释,但是我始终都认为对方是为了息事宁人。
这种类似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的次数我都数不过来。
我总觉得这个世界对我充满了敌意,但事实恰恰相反,是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敌意。我们把内心对自己的攻击,投射到别人身上了。
很多人社恐人都把自己糟糕的人际关系,归咎于自己紧张不自然的样子让人讨厌,但实际上这只占到很少一部分,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对方的敌意使我们主动远离对方。
这里面别人与自己对于社恐症状的看法有着巨大区别:
别人的视角是:
他怎么不是很愿意跟我相处?
他怎么总是冷冷的,好难接近?
她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
我们的视角是:
他的这个眼神是不是讨厌我的意思?
他声音那么大,难道是觉得我烦了?
都过去10分钟了,怎么还不回复我信息,我再也不想联系她了。
她为什么不跟我一起吃饭,跟别人一起吃饭,我有那么讨厌吗?
.........
我之所以把制造敌人称为第二大陷阱,是因为他容易让我们离社交越来越远,而我们越远离社交,社恐的康复就越遥遥无期。
我记得曾奇峰说过的一句话,解决心理问题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比症状更加狡猾即可。
而作为神经症的一员,社恐无疑是非常狡猾的,识别陷阱则是比它更狡猾的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