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语言都分成两个系统,听说系统和读写系统,从听说系统的角度来说,全世界所有的语言都没有难易之分,都是有不同的发音和语调组成的,一连串的声音。当你逐渐明白这一连串的声音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你就具备了听力能力。当你能够把这一连串的声音自己说出来的时候,你就具备了口语表达能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先天具备听说能力。在一种语言环境下,长长大的人对于这种语言的反应就会相当的敏锐。
广东话、上海话、四川话尽管都是中国话,但是从听说的角度来说,他们完全是不同的语音系统,互相之间很少有共同之处,所以听懂中国某一个地方的方言,它的难度并不下于学会了任何一门外语。
中国人绝大多数都能够听懂普通话,是近60年普通话强行普及的结果。如果当年普及的是上海话,而不是北京话,那么今天全国人民都听得懂的就应该是上海话了。中国很多地方的人依然不会讲普通话,或者讲的不标准,就是因为他们平时讲的最多的依然是地方话,而不是普通话。
从读写的系统来说,语言是有难易之分的。世界上的文字大体上来说分成拼音的文字和象形的文字,拼音文字只要会说了,学、读、写就相对比较容易,它的拼写方式也比较容易记忆。英语基本上是拼音文字,当你会听说英语的时候,学会读或者写就不是很难。比如说this is a cat,这句话会听说基本上能够读,再学一点拼写的规则就能够写出来。
我女儿小时候在国外待了两年,上幼儿园学会了一口漂亮的英文,但从来没有学过识字。有一次他抱着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在看,我就问他能不能读懂?他说基本上能够读懂。还指着一个词叫 Allie gator。对,我说这是鳄鱼。我发现她根据此情基本上能够猜出发音,进而理解意思。
然而对于象形文字来说,学、读、写就要难得多,因为文字的形状和发音是完全分离的,中文就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学过中文的读写,任何一个字,你都不可能猜出来如何读,比如说黔驴技穷的黔字,既不读黑也不读近,而是读黔驴技穷的黔,这就需要死记硬背和听说能力基本上没有关系。听说再好,你没学过你也写不出来。
中国教育死记硬背的传统,可能和中文的书写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一个中文字就像是一幅画,小时候老师总让我们一个字抄写100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不写100遍就可能记不住,当然写了100遍,也不一定能够记得住,把中文和英文放在一起比较,讨论哪种语言更难学的时候,人们得出来的结论基本上都是中文要比英文难学。除了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区别以外,英文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句子结构完整,有明确的规则可循,而现代汉语发展不到100年,在句子结构和表达上受古汉语的影响,潜规则多于明规则,所以常常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地。
既然英文比中文好学,那么又有两个问题出现了。第一,我们从来没有觉得中文难学过,几乎每个人都学到了高中毕业。第二,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英文好学过,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在初级的阶段徘徊。这是为什么任何语言的学习原则上一定要先从听说学习学习的顺序,也通常是听说、读、写,孩子一般在一两岁是听的阶段,2~5岁是边听边学说的阶段,5岁以后再开始学、读和写。同时随着知识面的扩大,继续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在走进学校学习书面文字以前,我们所有的日常用语和表达在听说方面都已经达到了比较完美和敏感的状态。
到学校只是进入语言学习的读写过程而已。尽管学习中文读写的过程相对比较艰难,要记住每一个字的写法就更不容易。但我们要面对整整12年的语文教育,每天都在接触中文以及与中文相关的文化,自然就能够潜移默化运用自如,所以我们不会觉得中文太难学,但是学中文的老外就比较难受了,他们没有中文的听说能力垫底,还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形状完全不同的汉字背后又没有语感,表达及文化背景作为基础,所以要学会汉语太难了。
我们学英语觉得难,原因和老外学汉语是一样的,一开始我们就把学习方法给搞错了,中国的大部分英语老师自身就缺乏英语的听说能力,所以在教学生的时候,只能从单词句子和语法结构入手。由于没有听说作为基础,本来可以灵活记忆的英语单词、句子和语法就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的英语学习就没有了基础,不可能产生对英语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语感能力。
英语就是天天听,没有别的好办法。周围人都很浮躁。35岁的人谁还学习啊?但是我必须这么整,否则这辈子就出溜下去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死记了一些单词和语法,实际掌握的英语知识却是七零八落,像一只打碎的瓶子怎么也粘不到一起。
对中国人尤其是成年人来说,要像孩子那样在一个完美的语言环境当中,先用两年的时间练习听力,练习说话,再去学读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既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也没有这样的时间,但成年人学习语言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可以为自己刻意的创造环境。同时成年人对于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也比孩子要迅速和深刻。语言学习因此变得更为容易。
对于成年人来说,在坚持听说为主的前提下,运用综合性的语言学习方法会更加的有效。
坚持听说,每天朗读和背诵。我把每篇文章朗读9遍,我要形成这种行为艺术。
所谓综合性的语言学习方法,一开始就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凡是用来学习的资料和教材,首先一定要有配套的听力材料,对于每一段文章或者对话先反复的听,听不懂打开书本读,直到把句子结构和单词全部弄懂为止,然后再合上书继续听,直到听全部听懂,并且滚瓜烂熟。紧接着就是跟着读,直接直到从语音语调到流畅程度和原文都一样,最后再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听到的东西复述出来。如果运用这种办法20篇文章或者对话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听说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感也大大加强,写作水平自然也就跟上去了。
在英语的学习当中,最容易使人产生自卑感的就是口语当中的语音语调。有的人尽管英语水平不错,但就是不敢开口说英语,口语是一个人的门面,语音语调好了,讲英语流畅了,自信心自然就产生了,人也显得优雅了。不管是申请美国的大学,还是找和英语相关的工作,还是到美国大使馆去签证,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定能够提升你的形象。有人说自己的模仿能力不行,所以学不会准确的语音语调,我认为这些都是借口。你普通话会不会讲?如果普通话讲不好,家乡话会不会讲?只要你能够把一种方言讲的完美,就能够学会标准的英语,学得好学不好的关键是背后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也决定了你的英语是否能够学好。
把英语口语练好
在这一点上,我从小孩的语言习得上得到了重大的启示。
我儿子两岁的时候开始学说话,几乎没有一个字能够说清楚。有一次我和他在外面玩耍,他一直重复着说一个鬼子,我想哪里有鬼,根本就没有理他,回到家他抓起一瓶水就喝,我才知道他说的鬼是水的意思,原来他是sh和h音不会发,所以把水说成了鬼,把喝水说成了歌鬼。我们反复纠正他的发音,一年多过去了,他依然说着哥鬼,但是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他一辈子就只会说哥鬼,原因有二,第一,孩子不会有害羞的心理,所以自己会反复的模仿,直接直到把喝水两个字说清楚为止。
第二,作为父母,我们会不厌其烦地纠正他,哪怕一万遍,我们也不会觉得他笨,有这两个条件,他没有学不好语言的道理。两年后的今天,我儿子终于能够把喝水两个字说清楚,而且其他所有带 sh和h一的字也说得很标准了。
我们自己说学说一门新的语言,比如说英语,其实只要坚持我上面所说的两点就够了。第一,要不怕羞的千万遍的模仿。第二,要有一个不厌其烦的老师来纠正你的发音,这两点现在都很容易做到。第一点,在你自己,你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你怎么讲英语都不会有人嘲笑你,即使有人的地方,你讲的不好难受的,也不是你自己。第二更容易做到,只需要有一台复读机或者MP3之类的设备,让他重复1万遍,也不会嫌你烦。有了这两点,你要是英语学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
1、找个没人的地方天天练
2、找个复读机反复听
3、剩下的还是搞不定,就是我的耐心问题了
总之做任何事情其实都不是很难的,只要把握住两点就行,一个是方法,一个是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做下去,那就是胜利和语言,英语并不难学。
我先坚持365天之后,再放弃
2023年6月21日于鸡泽【毛遂自荐的故事发生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