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作者: oseca | 来源:发表于2017-07-30 20:11 被阅读21次

哲学的目的是什么?--- 为困在瓶中的苍蝇指出一条出路    ---维特根斯坦

    上周的主题是“选择权”,用书中的定义,选择权 = 不对称性 + 理性。可选择性带来的优势就是当你正确时,你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使你不必每次都正确...自由就是终极选择权。今天讲讲“改变”。这周得了非常严重的拖延症,不到最后时刻才开始动笔。

    问题形成的原因是负循环。企图以改造自我或改造世界来完成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就如被困在瓶子中的苍蝇,千万次的尝试,只是找不方向。原因的种类有许多,大概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内射型

     苦于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觉得是个人有所欠缺所导致的结果。如目标是个乌托邦式的,那么设定这个目标本身便无法达成,你不会怪罪于目标的理想性,而只能怪罪自己无能;我的生活应该更丰富,更有收获,而我却生活在平凡和无聊之中;我对生命有强烈的感受,可是我却无法从内心唤醒这些感受。这一类型困境可能使人“退出社会”---忧郁、退缩、甚至自杀。

第二、外射型

      是一种期待,一种道德的,主持正义的立场。抱持态度的人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一边,肩负着改变世界的神圣使命。通过各种方式企图说服别人,认为只要说得够清楚,所有的好人都将见到真理。于是,那些不认同真理,或对真理置之不理的人,就被视为坏人。

第三、内射型与外射型的冲突

     没有内射型那样具有自我毁灭性,它是通过自虐形式达成的。其所谓“痛并快乐着”的代表。并未因为没有能力实现目标的改变责备自己,反而会沉溺于一种比较无害的、几乎是儿戏的拖拉之中。你会觉得,目标既然十分遥远,这一趟旅程也将备为艰辛,而长途旅行是需要长期准备的,至于是否能够达到目标,或一旦达到目标,是否值得如此长途跋涉的恼人问题。

     问题是通过负循环不断累积而成,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把负循环的链条打破,这一方面要依赖于对人性、反应力、觉察力、形势的洞察。另一方面,有一些巧妙甚至匪夷所思的方法取代原来的负循环。了不凡提到改善之法有三,从心上改,从理上改,从行为上改。就如一条奔流的大江,无法用土石等物直接将其截流,必须上溯至源头,将各个源头之水分别阻塞,下游水量自然减少。

相关文章

  • 改变改变改变

    生活中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我一直想要自己更坚强,可是走了很多路却依然发现自己还是那样的懦弱。 1 无论是在家里与父...

  • 改变!改变?改变……

    改变确实是痛苦的一件事情。 那么多年的舒适区里,那么安逸。一下子再走到另一个区里,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渴望着某一天...

  • 改变,改变,改变

    每一年都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子,从没有想改变,现在都40多岁了还混成这个样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搞得自己每天心事重重...

  • 改变

    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变改...

  • 改变、改变、再改变

    ...

  • 改变、改变,再改变

    01范冰冰分手了?我们并不知道 宋慧乔离婚了?我们也不晓得 我们刚结束了一天 忙碌的工作,踏入午夜的,梦想时分。时...

  • 改变,改变

    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就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想要改变,又不能改变现状。想要更美好的明天,又安于现在...

  • 改变改变

    昨天在银基,狂骂了张振一下午。现在想想他根本就没有犯多大的错。

  • 改变改变

    改变很难,毋庸置疑。 家庭里,夫妻关系最大的误区往往就是相互间总想去改变对方,家庭家务庭除洒扫柴米油盐都争男女有别...

  • 改变改变

    今天晚上又不学英语,我要求写的反思还是没写。我又开始心急,又开始吵。不过我是马上按捺住了,他又叫唤了一会儿没声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uklxtx.html